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死诸葛吓跑活司马是真的事情么?死诸葛吓跑活司马故事介绍

死诸葛吓跑活司马是真的事情么?死诸葛吓跑活司马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74 更新时间:2024/2/19 2:02:19

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北伐期间的对决一直是人们非常喜欢讨论的事件,虽然最后的胜者是司马懿但其实司马懿心里是非常忌惮司马懿的,所以才会有死诸葛吓跑活司马这样的故事,那诸葛亮去世后为什么还能吓跑司马懿呢?因为诸葛亮以神机妙算著称,所以司马懿也是避其锋芒,采用拖延战术,一旦踏入诸葛亮的陷阱那司马懿也是没辙了,毕竟像在上方谷那样让老天在救他一次也非常的不现实。一起来看看死诸葛吓跑活司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

作为千年中国智慧第一人的诸葛亮,自然也是智虑周全。发现自己身体不行了,也开始做各种准备。首先做的是政治准备。诸葛亮向从成都赶来的李福交待接班人的问题,属意丞相府留府长史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向后主刘禅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诀别信:“若臣身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

接下来就是关于军事方面的事情。这个问题最重要也最急迫,毕竟不远处就有十多万魏军,然而这个问题有争议。一种说法是:

“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 (《魏略》)

另一种说法是: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三国志?魏延传》)

这两种说法最大的区别就是由谁主持军务,把北伐部队带回汉中。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认为《魏略》的说法靠不住“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三国志?魏延传裴松之注》)但是《三国志》本身的说法也有不合情理的地方,因为蜀国的北伐军中诸葛亮以下官职最高的就是魏延——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也是名震天下的战将,而且还有假节的权力,杨仪只是丞相府属官正式职位只是绥军将军和魏延差好几级,不让魏延统领全军任用杨仪就好像让一个中将去指挥元帅,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诸葛一生唯谨慎,怕是不会这么干。

最可能的情况应该是诸葛亮最初还是把指挥全军的权力交给了魏延,并且命令魏延带兵撤退,并提醒他“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但是接下来杨仪、姜维应该提醒了诸葛亮:丞相,您不在了魏延不听命令南撤,怎么办?我们怎么指挥的了魏元帅呢?于是才会有“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是一道预备命令,预防的是魏延不听杨仪招呼的情况。

遗憾的是这种情况最终发生了,诸葛亮一死,魏延有了掌握大军的权力本来是想大干一番的,所以才对来劝他的费祎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三国志?魏延传》)魏延准备把杨仪踢回成都,自己和司马懿接着干。这是诸葛亮最担心的局面,所以这时杨仪、费祎、姜维三个人合计了一下,准备动第二方案。久经战阵的魏延马上侦查到了其他部队的异动,大发雷霆,这时候他做了一个决定,“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魏延传》)最后正是这个决定要了他和全家人的性命,他做这个决定应该就是为了和杨仪争一口气。

但魏延这个决定给姜维带来了大麻烦。因为预备断后的就是姜维的虎步中军。这魏延一撤,姜维就直接暴露在了司马懿大军之前。魏延烧毁了栈道,蜀军撤退的时间陡然变长,断后部队的压力更大了。而且杨仪这个人“性狷狭”不厚道,派王平在前开路去追魏延,把费祎带在身边做人证去告魏延,但不相信姜维,让他单独断后,去面对魏军。

于是姜维率领着5000自己精心操练的中虎步军精兵为大军断后,退往褒斜谷北口。公元234年9月,司马懿在经历了一番反复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亲自带兵追了过来。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死是由准备的。先前双方在五丈原对峙了数月,互相派使者,司马懿“问其寝事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临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三国志?诸葛亮传引注魏氏春秋》)所以,魏军对诸葛亮的死做了准备,关键追还是不追,这才是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最尴尬的人却是司马懿,因为他有选择,但是无论怎么选都像选了一瓶毒药:追击蜀军吧?在魏军看来这就是送死,前头王双、张郃坟头上的草还没长齐呢!谁还愿意去?不追击蜀军吧?面子上面实在过不去,当我大魏是公共厕所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关键是还挥一挥衣袖带走不少人口!老子兵力国力都是你几倍,被逼得穿女装都不敢作战,人死了都不敢追,怎么咽得下这口恶气。追,老子兵多,一定要追。

看着远处掩杀过来的虎豹骑。本该快逃的姜维发布一个惊人的命令:全军调转旗帜、排开战阵,虎步军以长矛、连弩组成战阵与敌骑对战!步兵阵型在一瞬之间由后退转为前进,全军号令一致是需要长时间训练的。三国时代以步兵阵对抗骑兵首先是需要锤炼步兵们的勇气的,面对冲上来的敌人不被吓到,把阵型组织好彼此照应,按照统一的号令前进后退,在得到命令后从容的发射手中的弓弩,姜维麾下的虎步军做到了。司马懿第一波冲上来的骑兵一个冷不防,在长矛手、连弩和弓箭的联合攻击下几乎全灭。

原本准备补刀的司马懿没想到碰到了一个硬茬,思想激烈斗争诸葛亮是不是还活着?他假装死了框我的?好怕怕!于是调转马头就跑了。

姜维还有点不过瘾。啥意思,来了就这样打就走啊?有种你再冲我阵啊!(其实魏军不冲蜀军军阵,蜀军步兵拿魏军骑兵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司马懿那个脸皮有城墙厚,立马回馈:不来不来就不来,捞好处我上……背锅别人去(张郃表示我已经背锅了,下面轮到谁?)但回头一看没一个人愿意上,目光扫到哪位将军那位将军就低头。张虎!你爹张辽当年在合肥800破十万,现在是你立功的时候了,你上啊!乐琳!武皇帝说你爹乐进“奋强突固,无坚不陷”(《三国志?乐进传》),你上啊!大都督您儿子司马师在,他厉害(敢废皇帝)你让他上。爹,我还没生儿子呢!

既然这样,撤吧!当然司马懿给自己找了个好理由“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晋书?宣帝纪》)带着在曹操手下无敌的虎豹骑回了大营。“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晋书?宣帝纪》)过了一天,来到蜀军驻扎过的营垒查看,发现自己着了道,赶忙又带着兵去追。“追到赤岸,乃知亮死。审问,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晋书?宣帝纪》)司马懿的表现可谓丑态毕现,而且看《晋书?宣帝纪》会发现这人是个话痨,干什么都喜欢找理由说一堆话。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各为其主是什么意思?各为其主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各为其主和各司其主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各自为各自的主公效力的意思,其实这个成语是曹操说出来的,那你知道各为其主的典故到底是什么么?这个故事就和曹操还有关羽有关,曹操本想把关羽收入麾下,但是关羽一心只有蜀汉和刘备,绝不会降于曹操,最后曹操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放掉关羽大家各司其主,虽然这段历史不全是真的,但

  • 刮骨疗毒典故出处介绍,刮骨疗毒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场景和典故,就算大家没看过三国应该也会对这些故事有所耳闻,这次就和大家讲讲刮骨疗毒的故事典故。刮骨疗毒其实就是发生在关羽身上的一件事,因为关羽并不想用麻药,但是又必须刮骨去掉箭毒,所以就一边和别人下棋一边刮骨治疗,也是体现了关羽的勇猛。如果是一般人可能开个口子就要被疼晕过去

  • 拊掌大笑什么意思?拊掌大笑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孙策是东吴政权的奠基人,如果早年不是孙策打下东吴这片领地那也不会出现后来的吴国了。只是孙策不幸英年早逝,自己的儿子也没办法接替自己的位置,所以只能让孙权继位。不过孙策的确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才,在战略方面也凸显出了超越常人的能力。这次要将的成语就和孙策有关,如果你号不太了解孙策的话就一起来看看他到

  • 古人喝茶有什么讲究?喝茶时候有什么规矩?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非常传统的饮品,也正是因为古老,茶叶在中国的历史相当长远,人们在慢慢的发现,认识,到饮用,普及的过程中,对于茶也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不管是泡茶的方法 ,水的选用,还是茶的品赏,喝茶的礼节,都有一定的规则。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喝茶时候有什么规则,或者说那些需要注

  • 覆巢之下无完卵是什么意思?覆巢之下无完卵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孔融是三国时期的大学士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但就是孔融这张嘴经常会的罪人,这也和他不吐不快的性格有关。不过孔融面对曹操也是毫不收敛,照样我行我素,终于有一次把曹操给惹怒了,直接下令捉拿孔融。但是孔融的两个儿子也被波及到了,这次要为大家讲的“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典故就和孔融被抓有关

  •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也有非常知名的历史著作。我们知道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十大悲剧,而且很多都是家喻户晓,故事内容也都令人赞叹。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我们更加希望从网上获取信息和知识,但老的东西也不能丢掉,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还是过于浮躁没办法静下心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

  • 狼顾虎视什么意思?狼顾虎视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中形容司马懿有一个非常好玩的词语叫“狼顾之相”,就是说司马懿这个人谨慎多疑,心怀不轨。那今天讲的成语狼顾虎视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讲的也是三国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不过主角不再是司马懿而是蜀国这边了。当时诸葛亮为了北伐可以说奉献了自己的后半生,但这个时候却有人出来怀疑诸葛亮的忠

  • 东床快婿是什么典故?东床快婿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东床快婿”这个词,你一定听说过,不管是文学作品当中的引用,还是影视剧里的一带而过,它的出镜率着实不低。但是,听说过并不代表理解,东床快婿的背后是一段历史典故,讲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臣郗鉴为自己的女儿挑选女婿的故事。那么,他挑中的女婿是谁,又是如何挑选的,为什么会选中这个人呢

  • 乐极哀生什么意思?乐极哀生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应该是三国时期整个诸葛家族发展最好的一位了,但是其他诸葛家的人下场都比较惨烈,例如诸葛亮的侄子就被夷了三族。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乐极哀生背景故事就和诸葛亮家族有关。虽然诸葛家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诸葛亮这一代出来的人也都非常的有才华,但在乱世之中什么问题也都没办法得到保证。一起来看看乐极哀生

  • 山海经历史真相揭秘,山海经其实是本百科全书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山海经就算大家没看过肯定也会听说过,山海经的创作背景是在先秦时期,但是具体的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了,据说山海经的作者也不止一位有很多人都参与到了其中的创作。毕竟山海经的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其中的想象力简直突破天际,很像是把大家脑中想象出的东西都结合到了一起。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山海经的历史真相,包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