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王熙凤有事要求黛玉,指的是什么?-趣历史网

红楼梦中王熙凤有事要求黛玉,指的是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34 更新时间:2023/12/18 20:31:03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王熙凤和林黛玉亲近胜过薛宝钗,有目共睹也毫不掩饰。虽说薛宝钗才是王熙凤的亲表妹,林黛玉是贾琏的表妹,但一来有贾母疼爱的关系,二来性格相投,黛玉和凤姐经常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第二十五回)凤姐笑道:“你要爱吃,我那里还有呢。”林黛玉道:“果真的,我就打发丫头取去了。”凤姐道:“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观凤姐和黛玉之间言语无忌,以王熙凤的“酸脸子”,林黛玉的目下无尘,双方能够互相直言快语,不用留心顾忌,代表着极大的信任。

而且,宝黛姻缘就是王熙凤一直在卖力鼓吹。贾母有意亲上加亲,王熙凤自然乐见其成。古代“媒人”很重要,她若撮合成宝黛姻缘,林黛玉自会感恩她一生。两人感情又好,不愁日后妯娌不睦,各有算计。

王熙凤的想法要比此时还是小女孩的林黛玉更多,但适当的算计无损二人感情,她为自己利益谋划,都没有损害黛玉之心。

有意思的是王熙凤说“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随后遭遇“五鬼魇魔法”,折腾一个多月没有下文。也不知王熙凤到底要求林黛玉什么事。

《红楼梦》中很多线索非常生活化,有些断了就仿佛断了,有些却“雪鸿泥爪”伏线在“后文”不经意间揭晓。若不细读细思很容易忽略。

王熙凤求林黛玉的事,按理说应该非常多。二人生活在一个围墙之内,有太多事互相照应。王熙凤日常关照林黛玉更多,真正求林黛玉帮忙的事并不多。

首先,针线上的活王熙凤不会求林黛玉。后文袭人说林黛玉,“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贾母都不让林黛玉做针线女红,王熙凤更不会劳动林黛玉。

其次,给巧姐取名,巧姐出生两三岁了还没名字。王熙凤最后逼不得已找刘姥姥取名字。林黛玉博学多才取个名字很容易。

问题是巧姐名字刘姥姥取得,代表认干娘借寿,好养活。林黛玉不适合,也不可能参与表哥家事越俎代庖。

最后,剩下的也实在没什么是王熙凤能劳动林黛玉的。看她说得郑重其事,一定还是个正事,但她又说派人送过去,表明既不着急也不那么重要,不需要她亲自嘱咐林黛玉,不排除之前已经在这件事上打过几回交道。两人都没说破也属于心照不宣。

说到这里,读书人估计都会好奇是什么“事”让凤姐求到林黛玉。这要从贾宝玉生日林黛玉一句话说起。

(第六十二回)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林黛玉说她替荣国府“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她一个深闺小姐是如何“算计出的多进得少”?这事就算问贾探春也不会知道特别清楚。唯有王熙凤这管家才知道。

基于此就能推测出一个事实,王熙凤的账本,林黛玉一定看过。那她求林黛玉的“事”,有没有可能是账本呢?非常有可能。

王熙凤能力出众,吃亏在不识字。虽然有小厮彩明做助理,到底是小孩子帮不上忙。王熙凤生性狐疑多虑,又是替王夫人管家,就怕出错担责任。

她不相信账房的账目,想要核账自己又力有不逮。贾宝玉不是此中人,与探春一样都是王夫人儿女。迎春、惜春都不行,薛宝钗是客更不行。唯有林黛玉最适合帮助王熙凤检查账本,查漏补缺。

林黛玉值得信任,又不是贾家人,无损王熙凤管家也有无能之事的尴尬。兼且贾母有意宝黛姻缘,王熙凤让林黛玉尽早熟悉账本,贾母知道只会高兴。

贾母有心促成宝黛姻缘,对王熙凤培养林黛玉作接班人的用心,当然开心。而且若日后两妯娌如此和谐,也是“家和万事兴”的体现。贾母乐见其成,对王熙凤也更满意。林黛玉身体不好,有王熙凤帮衬,也是好事。

所以,王熙凤求林黛玉的事,从林黛玉熟知贾家往来账的情况看,就是检查账本。您觉得呢?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皇帝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和大理寺少卿-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关于编钟这种古代乐器,它有什么起源与象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编钟是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编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材料

  • 编钟属于古代乐器中的哪一类?它的原理又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编钟是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编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

  • 二胡的起源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二胡,就其所属弓弦乐器家族——中国乐器发展史上第四大类的确立,追溯其根源,应始于唐代。据有关文献记载,二胡的前身就是。奚琴"。在千余年的历史流变中,二胡经历了从奚琴(秘琴)——马尾胡琴的交互演变过程。"奚"是唐代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先秦时期,中原居民便自称。华夏",而称北方居民"胡胡"至此被用来称作

  • 二胡是什么时期开始流行的,为何现在作品少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二胡相对琵琶、古琴等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起步较晚,但就发展速度、程度而论,却数民族乐器之最。究其根源,其发展离不开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产生的时代作品。自《病中吟》出世,二胡开始作为独奏乐器活跃在音乐舞台,历经时代变迁,在民间艺人、“学院派”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二胡艺术迅猛发展,成为最具民族性的国乐代表

  • 二胡真的是由胡琴演变而来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是弓弦类中流行最广的乐器,欢迎阅读下面关于二胡的发展历史,一起了解二胡知识。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歌舞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历代禁忌颇

  • 茶文化在唐朝的发展有多繁盛?产生了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茶叶,如同一个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

  •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萱草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

  •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麦门冬具体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

  •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牛膝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