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汉小皇帝频出都能维持195年 曹魏出现一个为何就出问题了-趣历史网

东汉小皇帝频出都能维持195年 曹魏出现一个为何就出问题了-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65 更新时间:2024/1/13 2:30:19

还不知道:东汉和曹魏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东汉频出小皇帝能维持195年,曹魏只出了一个就大权旁落了?

东汉虽然小皇帝频出,但皇权一直由太后代掌,没有落入豪门集团手中,且在皇帝成年后又夺回皇权。而曹魏的皇权被司马家族掌控了,改朝换代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东汉195年,共计14帝,除了头三位,剩下的皇帝即位时年龄最大的是14岁的汉桓帝,最小的是汉殇帝,才出生一百天。

皇帝未成年,皇权必然旁落,而获得皇权的大臣绝不可能轻易交出大权,由此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成年后的皇帝重新夺回权力,二是权臣架空皇权,完成改朝换代。

皇帝要想重新夺回权力难度不小,比如汉宣帝,一直熬到霍光去世才敢对霍氏集团下手。东汉连续出现11位娃娃皇帝,就意味着经历了十余次的皇权回归,这太不可思议了,否则它就应该跟曹魏同病相怜。

司马家族只用了16年时间就跨过三道坎:司马师曹芳司马昭杀曹髦,司马炎废曹奂改朝换代。事实上,这个结局从7岁的曹芳即位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为什么东汉接连出现奶娃子皇帝、在位不足一年的皇帝、被权臣毒杀的皇帝,却依然挺立了将近二百年,曹魏出了一个小皇帝怎么就再也无法翻身了呢?

那是因为曹魏政权的权力结构太单一,缺少了外戚、宦官和士族集团三股势力的支撑。

东汉的外戚政治避免了皇权的下沉

人们通常认为,外戚政治等同于皇权旁落,这个说法有点片面,它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太后虽然是外戚利益的代表人,但她首先是皇权的代言人。

也就是说太后与外戚的利益并不一致,他们是紧密合作关系。本质上讲,外戚掌握不了皇权,它是太后行使皇权的工具。

举个例子,比如窦宪,他虽然是大将军,曾经领兵灭了匈奴,创下“燕然勒石”的丰功伟绩,但军权不在他手上,而是在他的妹妹窦太后手上。窦太后要依靠窦宪,但窦宪不是她的唯一,她还需要平衡其它各派势力。

再比如汉灵帝死后,皇权在何太后手上,她与哥哥何进就既有合作也有矛盾,尤其是在对待宦官势力的问题上,兄妹俩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何太后需要宦官以维护皇权,何进却想灭了宦官以削弱皇权。

我称东汉的权力结构为三元对立,而曹魏则是二元对立。东汉的皇帝虽然不掌权,但外戚政治保证了皇权不会被外朝架空。

当皇帝成年后,太后们又在与皇帝的斗争中被迫交出皇权,从而实现了皇权的回归,同时又诞生新的外戚势力。东汉的十几位小皇帝,除了早夭的几位皇帝,都经历了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因此,东汉的外戚其实一直扮演了一个角色——皇权的临时保管员,它很容易被摧毁。

曹魏政权就惨了,失去了外戚这个“保管员”,皇权直接被豪门集团掌握了。豪门集团可不是“临时保管员”,他们的政治遗产是世袭的,于是皇权变成了司马家族的私产,再也交不出去了。

东汉的宦官势力是皇权的坚定支持者

东汉的皇权之所以还能回到皇帝手中,跟宦官势力有直接关系。

皇帝年幼的时候不懂权力有多美妙,当他逐渐成年,品尝了权力的妙用后就中毒了,于是一心惦记着如何从太后手上夺回权力。

有意思的是,东汉的太后(除了光武帝、汉明帝和汉少帝)都不是皇帝的生母,所以皇帝对太后也下得去手。

由于太后与外戚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太后需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于是近水楼台的宦官势力得到蓬勃发展。

宦官基于独特的环境,天然就是皇权的最坚定支持者。当皇帝年幼时,他们支持太后执掌皇权,皇帝成年后,很大一部分宦官转而支持皇帝亲政。

于是后宫内就会形成太后、皇帝和宦官的“三国演义”。

历史惊人地相似,那些成年的皇帝们,最终基本上都依靠宦官势力发动政变,从太后手上夺回了皇权。太后失去皇权,外戚就是一堆渣,于是皇权回归了。

这就是宦官集团人恨的地方,外朝的大佬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借助皇权呼风唤雨。要想分享皇权,他们必须要砍掉宦官势力,这也为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乱”埋下祸根。

再看看曹魏政权,皇帝就是一根独苗,太后没权,宦官更没权,皇权早就被外朝架空了,直接暴露在司马家族的刀口下了。

东汉的士族阶级阻止了权力的垄断

东汉帝国建立在豪门政治的基础上,初期开国功臣集团是核心,他们轮流以外戚的身份占据外朝的C位。后期,以袁氏、杨氏、陈氏、荀氏、司马氏为代表的关东士族集团迅速豪门化,而老军功集团则在皇权的轮番打压下反而沦落了。

可见,东汉的权力是皇权与豪门集团分享的模式,皇权虽然不算强势,但基于豪门集团内部的矛盾,导致没有哪一个家族可以独霸权力。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模式。

曹魏则不一样,接管皇权的是门阀家族。请注意“阀”字,它意味着高度垄断。比如司马家族,人家军政大权一把抓,早年的关东豪门士族大多沦落为他们的附庸,失去了对司马家族的掣肘。

更可悲的是曹操的子孙们也不争气,没有拿得出手的人,只好把权力交给“假冒伪劣”的曹家人曹爽

要说起来这跟曹操“理念太超前”有关,我们知道,曹氏本就不是豪族,曹操又极度反感豪门政治,所以他一直试图建立庶族阶级的政治模式。

可惜那是一个豪门政治的时代,曹操脱离实际的操作,以及曹丕对宗室子弟的打压,导致曹氏一族始终处于政治边缘,这给司马家族等门阀势力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单极世界”的结果大家都能想得到,司马家族想不改朝换代都不可能。

所以,请不要但从某一两位皇帝的得失看待这段历史。事实上,曹芳因反抗而被废,曹髦因武力反抗被当街弑杀,他们的个人表现绝不比东汉的皇帝差。

所谓“时也,势也,命也”。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鲁肃真的很厉害吗 周瑜死后他为何会被任命为都督-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对周瑜和鲁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周瑜去世后,鲁肃会被任命为东吴新任都督?鲁肃很厉害吗?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鲁肃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都是一个才能平庸的老好人的形象。但实际上,这是对鲁肃的严重误解,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其实是一个最顶级的战略家。鲁肃在东吴政权的

  • 汉献帝作为汉朝最后一个皇帝 汉献帝是什么样的皇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汉献帝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汉朝最后的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很罕见的并不是一个昏君。相反,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不过,汉献帝遇到的情况,难度实在太大,从母胎开始,就一直是地狱级难度。以至于不管换谁到他的位置上,都绝对没

  • 雍正和果亲王的关系到底有多少 雍正临死前为何让乾隆照顾好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对雍正和果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原因是什么?身在帝王家的儿子,要想让自己长命百岁,或者成功的拿到皇位,站在权力的最顶峰,必须要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因为如果个人表现的十分仁慈,就很有可能变成其他皇子手中的鱼肉,而纵观整个

  •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下手 吕雉为何要放过薄姬-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对薄姬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薄姬:这个能逃过吕后手掌心的女子,并不是单纯的“白莲花”。公元前203年,刘邦忽然想起被自己冷落一年多的薄姬,便将其召来。薄姬害羞道:“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陛下您说这是何意呢?”刘邦邪魅一笑:那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刘邦

  • 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 赵云如果和曹真交手又会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对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云堪称常胜将军,但他真的很厉害吗?若与曹真交手,肯定必败。汉代末年,全国战乱,百姓生活不好,他被推荐加入公孙瓒的军阀。于是,他遇到了三国英雄刘备,并跟随他走遍全国,打了无数次仗,如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等,是赵云一生的大部分。刘备

  • 为什么说明代的宫廷饮食既奢靡而又无度?-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都说“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而在明朝,宫廷饮食可谓是经历了一个由俭入奢的转变过程,据《明宫史》载:“天下繁华,咸萃于此”。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什么说明代的宫廷饮食既奢靡而又无度?在明朝开国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因为自身的缘故,对民间的疾苦深有感受,于是要求官员们要勤俭节约,并且还以身作则,他规

  • 刘备为何让张飞驻守阆中,而不是像关羽一样驻守边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何有人说刘备闲置了张飞7年,直到他死在阆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接受张松的建议,请刘备入川,帮忙抵抗张鲁

  • 水镜先生对刘备是什么态度?为何会将诸葛亮推荐给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中,水镜先生明知汉朝气数已尽,为何还把诸葛亮举荐给刘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水镜先生看好刘备刘备这个人,虽然起点低,但是他很会

  • 徐晃是一个非常机智的猛将,为何却直接冲向了孟达这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时期,此人是如何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徐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史中徐晃是得到了善终的,所以谈孟达杀徐晃这件事,我们仅以三国演义为讨论

  • 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平时应该如何保养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箫笛同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那么作为如此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平时应该如何保养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竹制箫有北方使用时,常常有干裂的现象,这是由于北方气候干燥,尤其在冬天,北方室内有炉火、暖气等设备,使空气更加干燥,湿度很低,这样拿出箫来就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