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后世是如何评价赵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趣历史网

后世是如何评价赵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52 更新时间:2023/12/24 7:02:32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

轶事典故

常胜将军

赵云被称作常胜将军的称号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出处难以考证,明清一些学者在自己私撰的个人作品里有说到过,但也并未直接说“常胜将军”四个字,而是用诸如“身经百战未尝败”、“无敌之将”等来表述。

1984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的评书《兴唐传》里,罗成被比为是常胜将军赵子龙。

2008年由李仁港执导,刘德华主演的电影《见龙卸甲》里,将赵云塑造成常胜将军。

五虎上将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这五人虽然各自有着勇猛一类的评价,但还并未说有五虎上将,五人共同的评价是都被比作“国之爪牙”。

五虎上将一说何时出现已不可考,元代戏曲里他们被称为“五将军”或“五兄弟”,《三国志平话》称其为“五虎将军”,《三国演义》称“五虎上将”。

除了民间艺术,五虎将也见于一些史料记载,如《山堂肆考》、《历代名臣录》等,至清代,五虎将一说被收录于《四库全书》。

蜀主八剑

据《古今刀剑录》记载,章武元年,刘备在金牛山采得铁矿,铸造八柄宝剑,一把刘备自己佩戴,其余七把分别赐予刘禅、刘永刘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每把剑都由诸葛亮在上面铭字,但剑名却难考。一种说法是剑上刻的就是“章武”二字。诸葛亮那把剑后来被李师古所得,改名为师古剑。

桂阳轶事

历史上记载赵云随刘备攻占桂阳、零陵、武陵、长沙等江南四郡,战后被任命为桂阳郡太守,小说《三国演义》里有“赵子龙计取桂阳”的情节。桂阳城西南面有一座山名叫芙蓉峰,据传赵云曾经在山上屯兵,石壁上曾有唐代摩崖石刻,上面写着“赵云屯兵处”,唐宋时期,山上还建有“赵侯祠”。赵侯祠又叫护英祠,经历朝代更迭,赵侯祠屡被破坏,又屡屡修葺,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城关镇街道居委会在芙蓉峰开辟社队企业石灰窑、砂石场,将赵侯祠及石刻炸毁,只有碑记石刻、碑文、谒诗等流传下来,碑记石刻叫《汉顺平侯赵将军庙碑记》,被收藏在蒙泉亭内。诗为顺平熊虎将,遗垒至今传。界憾潇湘水,人思战伐年。却婚轻国色,携胆镇蛮天。祠树闻啼鸟,还疑拜杜鹃。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人生产的商品喜欢贯以赵云的名号,如赵子龙酒厂、赵子龙坛子肉等等。

赵云防羌

大邑县城北有一静惠山,山顶有一望羌台,相传赵云曾驻军在此,并筑一土城用以防羌。赵云去世后,蜀汉后主刘禅就将赵云葬于此处,并建有赵云墓祠。

人物评价

刘备:子龙一身是胆也。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姜维: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杨戏: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旧唐书·薛登传》: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捴;周勃虽雄,乏陈平之计略。若使樊哙萧何之任,必失指纵之机;使萧何入戏下之军,亦无免主之效。斗将长于摧锋,谋将审于料事。

《大唐平百济国碑铭》:标秀气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阙四字)而难(阙一字)心悬水镜,鬼神无以蔽其形;质过松筠,风霜不能改其色。

萧常《萧氏续后汉书》: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舍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

朱黼《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论赵云伐吴之谏):可谓深切著明。知天下大体矣。

陈造《江湖长翁集》(论汉水之谋):皆可为法矣,彼皆大不得已,所谓出死入生转败为功者。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郭崇韬屡立奇功,为何却落得被灭门的下场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因为遭受猜忌而被君王诛杀的名将数不胜数,而在局势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这种情况更是严重。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他曾经屡立奇功,可最后却落得被灭门的下场,他就是郭崇韬,接下来趣历史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郭崇韬是代州雁门人,起初侍奉昭义节度使李克修,李克修死后又转投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深得信任

  • 嘉庆曾问和珅贪钱的理由,和珅给的回答让嘉庆无话可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在乾隆时期,和珅权倾朝野,嘉庆皇帝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无实权,终于有一天,嘉庆帝忍不住了,直问和珅:“你贪这么多钱,用得完吗?”随后,和珅给的回答让嘉庆无话可说。那么和珅说了什么话让嘉庆闭嘴不言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第一个回答是:“自己的钱有很大一部分是花在太上皇(乾隆)

  • 古代十万兵马到底有多少 人数十万还是兵和马十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军队所说的十万兵马,指的是兵和马加起来等于10万吗?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古代十万兵马,指是十万兵的人数,古代的兵和马不是分开的,是一起的作战单位。古时候讲兵马大意讲的是人头数,用现在话就是讲军队的战斗力人数。因为古代军队士兵,分为步兵与骑兵,骑兵作为战场上的军队重要部分,

  • 古人打井为什么要井里放乌龟 古人这么做有什么目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人打井饮水,为何要在井底放两只乌龟,不是迷信而是大智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往往都是他的道理的。”相信在很多地方,都有着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习俗,比如说在新婚之际,需要叫两个小孩去新婚夫妇的床上打滚,寓意就是新婚夫妇早得贵子,即便是在如今看

  • 古代离婚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流程很复杂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人如何离婚,最著名的两个离婚案件,居然是他们?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今社会呀,离婚率非常高,拿上户口本到民政局,领上离婚证,就算是离婚了,那么在古代,能不能离婚呢?想要离婚的话又有哪些步骤呢?其实在古代也是可以离婚的古代的离婚呢,其实就是休妻,不仅

  • 清朝妃子为何要带着长长的指甲套 古人是为了美观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对清朝后宫娘娘们为什么都养长指甲戴指甲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论是看历史文献还是清宫剧,相信大家都会发现,在清朝时,后宫娘娘都会带着长长的指甲套,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保护指甲?清朝后宫嫔妃为何都带指甲套?据说这是后宫宫斗的一件宝物,只要是

  • 古代诛九族是着呢么时候出现的 九族指的是哪些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所说的诛九族,指的都是哪些人?又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各种古代的电视剧和电影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皇帝,下旨处死罪犯的时候都会加一句,诛其九族,那么,所谓的九族具体都有哪些人呢?九族的来历?从秦朝变法之后,才出现了夷三族这种说法,当

  • 古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古人会有什么方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人炎热的夏日是如何避暑的,他们的方法,你想象不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代社会,在炎热的夏日,我们都有空调来,消暑降温,再不济,还有电风扇来吹点凉风,就这还有很多人感觉酷热难当,那么在炎热的夏日,连电风扇都没有的古人是如何来消暑降温的?古代人避暑都有什么方法?

  • 古代有男太监会有女太监吗 女太监又是怎么净身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对太监一般是指男性,那么古代有女太监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监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产物,太监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无论从哪个朝代的史书中都能够看到太监的身影,他们是皇权威慑力的体现。穷人家的孩子要是想一辈子衣食无忧,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净身入宫当太

  • 曹操和刘备,到底谁才是更正统的存在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在生产力尚且不发达的古代,吃饱饭对大多数来说都是奢谈,逞论说上学读书。在那个识字率较低的年代里,很多人都是通过戏剧等演绎方式了解古代人物,难以正确的读懂曾经有着鲜活形象的历史人物。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们,大多都是以脸谱化的形象在民间流传。如提起妲己,人们就会联想到祸国殃民和妖艳;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