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赏析《续英烈传》?对后世造成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如何赏析《续英烈传》?对后世造成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49 更新时间:2023/12/24 7:03:41

《续英烈传》是明代佚名(一说纪振伦)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故事从明太祖确立皇太孙朱允炊为继承人开始,至燕朱棣夺取政权,登皇帝位,改元永乐,建文帝流亡为止。该小说揭露了封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人物形象鲜明。小说所铺叙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史实,但也吸收了一些民间传说,这主要表现在“建文逊国”后的内容上。它的引入,在某种程度上给作品带来了几分浪漫情调,使得该部讲史小说虚实结合,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赏析

主题思想

《续英烈传》将史学家关注的“削夺诸藩”“燕王靖难”“壬午殉难”“建文逊国”等明初重大历史、军事事件艺术地再现,从而让人们看到明皇朝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乃至整个封建社会内部争斗的残酷、复杂、尖锐性。这样一幅展示封建社会上层争权夺利的残酷无情的画面,在客观上起着揭露封建社会固有的腐朽性、虚伪性的作用。在这场殊死的斗争中,什么“纲常”“仁孝”,都撕得精光。为了皇位,燕王朱棣早就暗怀异志,蓄意夺权,他明争暗斗在先,火并鲸吞在后,直到屠戮建文帝旧臣,无一不是充满血腥味;建文帝一向以“仁柔”姿态称世,但在其皇位时,就不惜置诸叔于死地,他的“削藩”之举,除了阴险的废置,无情的谋杀以外,更没有一点“仁柔”可言。小说以具体可感的形式,描绘这一场叔侄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为后来人提供了透视封建社会形象而又生动的“课本”。

传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

《续英烈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摒弃了《英烈传》人物描写的空泛和缺乏鲜明性格之处,比较生动地塑造了燕王朱棣、建文帝朱允炆姚广孝景清方孝孺铁铉、徐辉祖等人物形象。

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是这部小说中敌对双方的代表人物。作者通过叔侄俩为了争夺皇位这个万钧之座的险恶斗争,把这两个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在作者笔下,燕王是一位精通权术,深懂机谋的雄杰,而建文帝则是一位具有文人气质,柔弱、温厚的贤主。书中第一回,作者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描写了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太祖为了测试皇太孙(建文帝)的学问,出了“风吹马尾千条线”的上联,建文以“雨洒羊毛一片毡”以对,而燕王则以“日照龙鳞万点金”相对。通过简单的属对描写,人们不难觉察到建文帝的柔弱和燕王的博大。再如第六回,太祖驾崩第二年,燕王单骑入京师,借吊丧之名,窥探建文帝的虚实。燕王深知建文帝的禀性,竟视朝中文武如偶人,故“进入朝门,径驰丹陛,步步龙行虎跃,走将上去。到了殿前又不山呼万岁,不行君臣之礼,竟自当殿而立,候旨宣诏。”当有御史弹劾他时,连忙跪奏假辩说:“臣棣既已来朝,焉敢不拜。但于路伤足,不能成礼,故鹄立候旨。”而建文帝则说:“皇叔至亲,可勿问说了。”及待又有人参劾燕王无礼时,建文帝再次委曲求全。侍郎卓敬向建文帝“晓明大义”后,建文帝听了默然良久,说道:“卿且退,容朕细思。”而燕王在宫中朝见后匆忙回北平去了。这里,作者采用强烈对比的手法,把燕王睥睨不可一世的性格和建文帝柔弱寡断的性格描写得判然有别,相映成趣。小说描写燕王和建文帝正面冲突的文字仅此两处,虽落笔不多,人物的个性且生动鲜明,可扪可触。

小说还通过燕王假装疯癫逃避朝廷削藩的诏书,以及在“靖难”过程中足智多谋、诡诈多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和在得意后屠杀建文帝旧臣等场面的描写,深刻地揭示出这个在政治上明争暗斗,军事上火并鲸吞,集机谋和胆气于一身的雄杰形象。相比之下,建文帝则处处被描写得懦弱柔顺,当断不断,最后落得个祝发逃亡结局的哀君形象。

情节设置

《续英烈传》的情节设置,一扫《英烈传》模仿前人(主要是《三国演义》)的弊端,在矛盾冲突处理上颇具匠心。无论是建文帝的“削夺诸藩”,还是写“燕王靖难”“建文逃亡”等,均详略有致,跌宕有姿。读者可以从小说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激化中,充分领悟到这场斗争的残酷性。《续英烈传》在构结情节的“扣子”上也较《英烈传》巧妙得多,回回都有扣子,再层层解开来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后世影响

《续英烈传》虽然鲜为人知,小说史也很少提及。但据陶君起的《京剧剧目·初探》,以及一些地方戏剧目可知,《续英烈传》其中的故事,在民间仍有流传:如《千忠戮》,又名《搜山打车》,汉剧、高腔名为《打车》;《方孝儒》,又名《碧血十旗恨》,昆曲名为《奏朝草诏》;《无瑕璧》,又名《铁铉扑油锅》。这些戏剧都与《续英烈传》的内容有关。由此可见,《续英烈传》的影响和价值还是有迹可寻的。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续英烈传》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有哪些主要人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续英烈传》是明代佚名(一说纪振伦)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故事从明太祖确立皇太孙朱允炊为继承人开始,至燕王朱棣夺取政权,登皇帝位,改元永乐,建文帝流亡为止。该小说揭露了封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人物形象鲜明。小说所铺叙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史

  •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鱼跃鸢飞名字是怎么来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是我国古代园林的巅峰之作,那么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鱼跃鸢飞是什么样子的?其实该景位于圆明园北区中部,北面不远处就是圆明园大北门。该景建于雍正时期,是清帝欣赏圆明园北部景区及四周田园风光的绝佳场所。文物景观该景观建于雍正时期,是清帝欣赏圆明

  •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多稼如云名字是怎么来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是我国古代园林的巅峰之作,那么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多稼如云是什么样子的?其实本景南面是荷花池,种了大量的荷花,是皇帝率大臣或同嫔妃、皇子、皇孙观赏荷花的地方。文物景观多稼如云位于圆明园北面,在汇芳书院东北面,在鱼跃鸢飞之西。占地面积105

  • 圆明园中最早运用泰西水法的景点是哪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圆明园中最早运用泰西水法的景点是哪个?此景就是水木明瑟,它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后湖以北小园集聚区中央,在映水兰香东北,本景为仿扬州水竹居。室内用西洋式水力机构驱动风扇,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用“泰西水法”水声造景的先例。文物景观水木明瑟景区位于濂溪乐处东南,正好建在中部水道中段,雍正时期就已建成,起初

  •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濂溪乐处在哪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濂溪乐处在哪里?本景是圆明园中面积最大的园中之园。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所围绕的大岛,岛略偏西北,东南水面较广,湖四周被山环绕团团围住,山水连成一片。文物景观本景位于圆明园北面,汇芳书院之东南。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是圆明园较大的园中之园。本园中心是一个被湖

  •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映水兰香在哪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映水兰香在哪里吗?其实此景位于谵泊宁静西侧。原名多稼轩,东西长100米,南北长160米,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文物景观映水兰香位于澹泊宁静之西,正殿五楹,西向,东南为钓鱼矶,北为印月池、知耕织。本景建成于雍正早期,原名多稼轩,单体建筑

  •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宁静有多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宁静有多美吗?此景位于后湖水面以北,舍卫城西南。此景雍正5年1727年已建成。这座宫殿的外型是一个汉字的形状:“田”。“田”的意为耕地,农业是封建帝国的命脉,皇帝每年都要在这儿举行犁田仪式。文物景观澹泊宁静又称田字房。雍正初年就已建成。主体建筑是一个田字殿,

  •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日天琳宇有多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日天琳宇有多美?此景位于武陵春色西北部,雍正年间就已建成,最初叫佛楼,乾隆九年(1744)改称日天琳宇。日天琳宇为一处大型皇家寺院。建筑布局日天琳宇为一处大型皇家寺院,分西、中、东三部分。西边为并排两组佛楼,两座佛楼后部各建有后罩楼,前后楼由穿堂楼相连接,正面作不对称

  •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汇芳书院有多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四十景之一的汇芳书院有多美?此景位于圆明园西北隅,紫碧山房之南,鸿慈永祜之东。本景平面为眉月形(眉月轩),内有抒藻轩、涵远斋、随安室,隔溪有“断桥残雪”,仿杭州西湖十景。文物景观汇芳书院,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汇芳书院位于圆明园北面隅,紫碧山房之南,安佑宫之东

  •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鸿慈永祜有哪些特色?-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鸿慈永祜有哪些特色?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皇家祖祠。仿景山寿皇殿建造,为圆明园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重檐歇山顶,九楹,黄琉璃瓦。殿内中为康熙帝神像,东为雍正帝,西为乾隆帝。殿门前为两道琉璃牌坊,各有华表一对。文物景观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皇家祖祠,位于圆明园西北隅。仿景山寿皇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