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浑:曹魏司空王昶之子,“魏晋八君子”之一-趣历史网

王浑:曹魏司空王昶之子,“魏晋八君子”之一-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843 更新时间:2023/12/24 7:10:09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豫州刺史等职,积极筹划伐吴方略。咸宁五年(279年),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吴国,迁征东大将军、左仆射、司徒公,晋爵京陵县公。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加任侍中衔。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有意寻求支持,遭到严词拒绝。楚王司马玮死后,复任司徒、录尚书事。元康七年(297年),王浑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元。《唐会要》尊为“魏晋八君子”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浑曾任大将军曹爽的掾属。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爽,王浑循例遭到罢黜。尔后复出,先后任怀县县令、参安东将军(司马昭)军事、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

甘露四年(259年),王浑的父亲王昶去世,王浑承袭其爵位京陵侯。咸熙(264年-265年)年间,改任越骑校尉。

主镇地方

泰始元年十二月(266年2月),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予司马炎,西晋建立,王浑加任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在徐州刺史任内曾开仓赈济饥荒,而深得人民信赖。后来,王浑又转任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并镇守许昌

王浑后又转征虏将军、改监豫州诸军事、假节,领豫州刺史。因豫州与东吴接壤,王浑就在当地宣扬西晋政府的威信,令很多不满孙皓统治的东吴人士前来投靠西晋。后东吴将领薛莹和鲁淑号称领兵十万,分别进攻弋阳和新息;当时正值各州兵马休息的日子,各地都少了一旅的兵力,东吴都不提防晋军会到临。但王浑则率军悄悄渡过淮河,出其不意地攻击东吴军,并将其击破。王浑后来又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并镇守寿春。此时东吴又在皖城大举耕作,意图为进攻储蓄军备。王浑于是派扬州刺史应绰督淮南诸军进攻皖城的田地,不但击破在当地镇守的军队,更烧毁大量谷物、稻苗和船只。王浑自东面边界列兵,观察东吴的地形和城池,准备筹划进攻方略。

平吴一统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司马炎决定发动灭吴战争,王浑奉命领兵从横江出击,又派部下进攻东吴各城,将其一一击破,东吴厉武将军陈代和平虏将军朱明见晋军所向披靡,遂前来投降。此时,东吴荆州已大致落入晋军之手,各路军队又攻向建业,孙皓于是派丞相张悌督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和副军师诸葛靓等率三万兵抵挡晋军。张悌领兵渡江到牛渚,并围困王浑所派的城阳都尉张乔,王浑派安东司马孙畴和扬州刺史周浚进击,并将吴军击破,张悌、沈莹和孙震等战死,七千八百多人,震惊东吴。

及后,孙皓派使者,分别送降书给晋军三位主将王浑、王濬和琅邪王司马伷,但王浑因按兵不动,而王濬则一路沿长江到建业,并受降后才渡江。王濬当时因从蜀地直攻至建业而威名远播,但王浑却认为他自己率先攻破孙皓中央的军队,功劳应当最大,只因当时按兵不动才令王濬比他更快到建业;故此王浑非常不甘心,后悔没有在击破张悌后立刻进攻建业,更加多次上奏要揭发王濬的罪状,称他不受节度,要求要用槛车押王濬回洛阳,但司马炎都不应允,而王浑此举更被人讥讽。战后,司马炎称许王浑的军功,让他进爵为京陵公,增邑八千户。王浑在此后转任征东大将军,重新镇守寿春。当时王浑不常用刑,处事果断,而且又妥善安抚了当时心中畏惧西晋政权的东吴遗民,令江东安定,民心归附。

位至三公

太康三年(282年),王浑受召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此时,司马炎听从荀勖等人的建议,打算让一直在洛阳任官的弟弟齐王司马攸送返封国。王浑上书谏止,但司马炎不听。

太熙元年(290年)正月,王浑升任司徒。不久,司马炎逝世,太子司马衷继位。司马衷加授王浑为侍中,封国又获赐士官,享受与睢陵郡公王祥同等的殊荣。

闭门拒玮

元康元年(291年),皇后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诛除了辅政的太傅杨骏和他的党羽。铲除杨氏的势力后,司马玮意图杀新任太宰的汝南王司马亮夺权。手下公孙宏劝说司马玮寻找旧臣王浑支持,以稳定众人心志。但王浑却以患病为由回到府第,命府中一千多名家兵闭门抗拒司马玮,司马玮不敢强逼。同年,贾南风诛杀司马玮,总揽朝政,王浑带兵入宫,被授为录尚书事。

王浑早前任官都有非常好的称誉,但自从任司徒后,声望却日渐减退。

元康七年(297年),王浑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元公,后世称其为“京陵元公”[1]。有二子,长子王尚早亡,次子王济嗣爵,但王济也死于王浑之前,于是以庶长孙王卓嗣爵。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崇祯如果让太子去南京的话 明朝历史会改写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崇祯为什么不同意太子去南京?如果太子去南京,历史会被改写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在位十几年的时间,却把一手好牌打烂了,最终在1644年,被李自成攻破了北京,自己也上吊自杀了,导致大明最后灭亡。但要说他有机会没有,其实还是有机会的。

  • 清朝喜欢封太子少保 这个官职到底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对清朝很爱封“太子少保”,它到底是多大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随着清宫宇宙影视系列的壮大,“太子少保”这个词十分常见,一般出在鲜花着锦的能臣身上,表示帝王对此人的看重和信任。太子少保自汉朝起就诞生,属于资历颇为悠久的官职,跟少师、少傅被统称为“东宫三少”,与之相对应

  • “红丸案”作为明末的一大疑案 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明朝的“红丸案”真相究竟如何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620年,当皇帝不到一个月的泰昌帝朱常洛死了。本来就因纵欲过度而病重的皇帝,因吃了两颗红丸才39岁就死了,牵涉到皇帝和后宫,这事变得扑朔迷离,这就是明末的一大疑案“红丸案”。窝窝囊囊的泰昌帝——朱常洛在

  • 古代北伐到底指的是什么地方 古人为什么要坚持北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北伐指的是哪儿?为何要坚持北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等武侠电视剧相信大多数朋友都看过,“中原各路英雄豪杰”这句是里面开大会的时候经常说的话,那么大家知道这里面说的中原具体指的是哪儿吗?中原主要指是黄河以北的洛阳一带地区,古代

  • 碧约牛腿琴外形是怎样的?演奏方法有哪些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来历传说碧约牛腿琴传说很古的时候,在云南省的哀牢山区就居住着哈尼族的一个支系碧约人,有个纯朴的小伙子爱上了一位美貌的姑娘,当小伙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说:“我最喜爱竹簧、竹筚和动听的牛腿琴,你如果能做出这三种乐器来,我就嫁给你。”小伙子为了得到姑娘的爱情,精心地制成了竹簧和竹筚,唯有牛腿琴使他发愁。经

  • 红楼梦中宝玉为何要撵宝玉去陪贾母摸骨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里,宝黛钗三人的关系,一直是世人眼中最为关注的焦点,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很有意思。薛宝钗上赶着贾宝玉;贾宝玉上赶着林黛玉。贾宝玉给薛宝钗吃一百个豆都不嫌腥。贾宝玉多次让薛宝钗下不来台,可是薛宝钗完全不介意,她对贾宝玉依然如故。贾宝玉

  • 红楼梦秦可卿的葬礼,为何会又如此多的皇亲国戚来参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秦可卿之死直到其丧葬,包括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是全书的第一场高潮戏目。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秦可卿葬礼三大害之戴权“龙禁尉”秦可卿被贾珍“造衅”侵犯后在天香楼自尽。贾珍为了遮掩侵犯儿媳妇致死的罪名,借“爬灰”丑闻转移视线,造成秦可卿道德沦丧而死假象,借以脱罪。

  • 太平广记·卷九十一·异僧·稠禅师如何理解?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太平广记·卷九十一·异僧·阿秃师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翻译?-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太平广记·卷九十一·异僧·阿专师如何理解?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