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留下来的八个小故事惊醒意义深远

古人留下来的八个小故事惊醒意义深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3/12/15 7:05:58

《猫头鹰搬家》

西汉·刘向《说苑》

猫头鹰碰见了斑鸠。斑鸠问:“你到哪里去啊?”猫头鹰说:“我打算搬到东边去住。”

斑鸠又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西边的人们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想搬走。”

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叫声,搬走是可以的。不然的话,迁到东边,那里的人一样会不喜欢你的叫声啊。”

点评: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选择逃避的态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猫头鹰搬家

《狂 泉》

南朝·沈约《宋书》

从前有一个国家,国中有一条河流,名叫“狂泉”,国人饮用狂泉里的水,都毫无例外的发狂。

只有国君饮的是井水,没有发狂。但由于国人全都疯了,反而觉得国君是个不正常的狂人。

大家商量,如何来治好国君的“狂病”,于是抓来了国君,给他针灸吃药,什么方法都用到了。

国君被折磨得受不了,便取狂泉的水来喝,结果国君和大家一样,也得了狂病。这样一来,该国再没有一个不一样的人了,全国人一个个都非常高兴。

点评:要警惕群体性的疯狂,在群体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下保持清醒,那是极其困难的。

狂泉

《赵人患鼠》

明·刘基《郁离子》

赵国有一户人家被老鼠害苦了,就到中山国去借猫,中山人给了他一只。

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是也喜欢捉鸡吃。

一个月之后,他家的老鼠被捉干净了,而鸡也被吃光了。

他的儿子认为这只猫是个祸害,对父亲说:“为什么不把它除掉呢?”

父亲说:“我们的祸患在于家里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烂衣物,钻穿墙壁,啃坏家具,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挨饿受冻,这比没有鸡更糟!没有鸡,我们只不过不吃鸡肉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呢!为什么要把猫除掉呢?”

点评:古人云:“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意思是两种利益同时放面前,当然是选择利益较大的那种;两种损害放面前,当然是选择伤害较轻的那种。简单地说,就是权衡利弊,首选利重害轻。

赵人患鼠

《许金不酬》

明·刘基《郁离子》

济水南边有一个商人,渡河时船翻了,他大喊救命。

有一个渔人驾船去救他,船还没有开到,商人大声叫道:“我是大富翁,你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人把他救上岸,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银子。渔人说:“你刚才说的是一百两,现在怎么只给十两?”

商人大怒:“你一个打鱼的一天能挣多少钱呢?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知足吗?”渔人沮丧地走了。

过了一些日子,这个商人渡河时船碰到石头又沉了,恰好这个渔人又在场。有人问:“你怎么不去救人呢?”

渔人回答说:“这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结果商人被淹死了。

点评:做人要讲诚信,否则最终会害人害己。

许金不酬

《认 真》

明·陆灼《艾子后语》

艾子到郊外出游,两个弟子跟着他,一个名字叫“通”,另一个名字叫“执”。

艾子感到口渴,便派执到村舍去要喝的。田舍中有个老者迎着门坐在那里看书,执上前行过礼,说明来意。

老者指着书上一个 “真”字问道:“你若认识这个字,我就给你喝的。”执说:“这是‘真’字。”

老者听了很生气,不给他喝的。执只好回去告诉艾子。艾子说:“执不懂变通,还是通去吧。”

通见了老者,老者又像问执那样问他。通说:“这是‘直’‘八’两个字。” 老者很高兴,把家里酿造的最好的酒拿出来给了他。

艾子喝了之后觉得很可口,说:“通真是聪明!如果像执那样‘认真’,一点喝的也没有!”

点评:人活在世上,到底该不该认真,认真到什么程度,如何变通,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兄弟争雁》

明·刘元卿《贤奕编》

有一个人看到大雁飞来,连忙拿弓箭去射,一边拉弓,一边自言自语道:“射下来就煮了吃。”

在他旁边的弟弟听了急忙说:“鹅是煮了好吃,大雁却是烤了好吃!”这个人就放下弓箭,与弟弟争论起来。

兄弟俩争执不休,就去请社伯评理。社伯告诉他们可以大雁平分成两半,煮一半烤一半,他们都同意了。

等他们再回去找大雁时,大雁早就飞得不见踪影了。

点评: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未成功之前不要急着考虑享受成果。

《按图索骥》

明·杨慎《艺林伐山》

伯乐的《相马经》上有这样描述千里马的话:“额头高高隆起,双眼像铜钱一样又大又圆,蹄子又大又端正。”

伯乐的儿子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看见一只很大的癞蛤蟆,带回来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好马,样子跟您书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还不够端正。”

伯乐又好气又好笑,说:“可惜你找的这匹马只喜欢跳,不能驾车。”

点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只依赖书本知识会闹出笑话的。

《翠鸟移巢》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翠鸟为了避免灾祸,开始时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

小鸟孵化出来以后,翠鸟非常喜爱它们,生怕它们不小心掉下来摔坏,就把鸟巢移低一些。

等小鸟长出了羽,翠鸟更疼爱它们了,把鸟巢移得更低。这样,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小翠鸟捉走了。

点评:父母过分地溺爱孩子,反倒会害了孩子。孩子终久要成长,要独自面对危险和困难,所以孩子也要追求自我独立。

标签: 一个国君点评渔人没有老鼠有一老者

更多文章

  • 古人常吃哪些蔬菜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品种,我国,种植,蔬菜,传入,原产,现在,印度

    蔬菜自上古时代便已成为人类的食物。《诗经》里提到的132种植物,其中作为蔬菜的就有20余种,随着时代变迁,其中部分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战国及秦汉时期,我国人民食用的主要蔬菜有5种。葵,称为“百菜之主”,现在有的地方称冬寒葵或冬寒菜,植物分类学上称冬葵,因口感及营养欠佳

  • “不求甚解”的本意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先生,有时,自然,一个,读书,陶渊明,提醒,喜欢

    陶渊明,晋代诗人,喜欢随其自然。他穷得有时吃饭都成问题,有时冬天还穿着单衣,却怡然自乐,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当过一个小县令。一次郡守派人来视察。县吏提醒他要去迎接,他正在饮酒赏菊,有些不情愿。县吏又提醒他要穿官服,系冠带,不可违了体统。陶渊明长叹道:“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屈身呢

  • 元旦节的由来与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太阳,新年,决定,正月,农历,正月初一,元旦

    "元旦"最早的由来最早的元旦由来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

  • 烟雨楼台:南朝简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南方,公元,建立,统治,武帝,发展,文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九十五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此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南朝与

  • 三寸金莲 缠足始于南唐后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性感,不可,男子,还有,今人,一个,女子

    中国古代对女子实行性禁锢和性压迫的一个表现是女子缠足。此风始于五代(公元6世纪)时南唐后主的宫妃娘,她的身体十分纤细,以绫缠足,能作掌上舞,李后主十分宠爱她。以后此风就逐渐由宫廷传入民间,宋朝有些女子已开始效仿,到了明、清两代就越来越普及了。实行女子缠足的目的有三:一是使女子不便出远门,只能在家乖乖

  • 古人九雅:读懂它们就懂了古人的极致浪漫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浪漫,自己,之上,文人,品茗,四季,听雨,古人

    古人雅事,皆在于“闲”,一有闲工夫,二有闲情趣。古人之闲,绝非现代人的咸鱼之闲,清代张潮说:“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群览名书,遍寻山川,饮酒品茶,听棋子、落灯花,天下之乐,莫大于是。闲适中生雅事,雅致中显浪漫,古人九雅,皆是浪漫。焚香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

  •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法家的思想主张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主张,君主,就是,社会,法家,政治,荀子,思想

    所谓“诸子百家”,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变革出现的各种学派。其中就有法家,法家学术主张只爱君主,不爱平民。一切只对统治者负责,不用管老百姓的死活。这样看来,法家就有一点冷血了,无疑也是反动的、血腥的!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管仲、子产、桑弘羊、子产、吴起、赵鞅、荀寅、士匄、秦始皇、乐毅、剧辛、

  • 1931年9月18日那天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北,沈阳,铁路,进攻,柳条,日军,北大,关东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以日本军官河本末守中尉为首的7名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按照预定的阴谋,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村一段。日军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军队,随即向沈阳东北军精锐第七旅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日军袭击了北大营火药库,守护火药库的众多中国士兵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着装,便

  • 南朝帝王世系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子,南朝,武帝,时年,第三,文帝,在位,即位

    南朝-宋(420-479)武帝刘裕(363-422)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小时家贫。后因战功逐渐成为东晋的权臣,420年,他迫晋恭帝禅让,建立南朝*宋,在位3年死,时年60岁。420年称帝,在位3年。少帝(406-424)少帝刘义符,刘裕长子,即位3年,被杀,时年19岁。文帝(407-453)文帝刘义

  • 孔子相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什么,什么,难道,因为,它们,孩子,没有,孔子

    《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孔子师项橐的传说一天,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回答:“咱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