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胡适批蒋介石:老百姓因为穷才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

胡适批蒋介石:老百姓因为穷才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3/12/15 5:35:12

1934年年初,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这个运动以儒家的“礼义廉耻”为中心思想,以蒋介石的“三化”为行动指南,其目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场“改造国民生活形态以及行为模式”的教育运动。

蒋介石和胡适

蒋介石的“三化”,是指“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所谓“生活艺术化”,是以“艺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六艺”)为国民生活准绳,达到“整齐完善,利用厚生之宏效”。所谓“生活生产化”,是以“勤以开源,俭以节流,知奢侈不逊为非礼,不劳而获为可耻”的教育,达到“救中国之贫困,弭中国之乱源”之目的。至于“生活军事化”,则正如蒋介石所说:“所谓军事化,就是要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也必须如此,才能合乎礼义廉耻,适于现代生存,配做一个现代的国民!”他还说,“勇敢迅速”、“刻苦耐劳”、“能随时为国牺牲”、“可以与敌人拚命”……也是生活军事化的内容。

为了掀起这样一场运动,蒋介石在《新生活运动发凡》的演讲中说:革命就是依据一种进步的新思想或主义,用人的力量彻底改进每一个人以至整个国家的生活形态。“简言之,革命即生活形态之改进也。吾国革命之所以迄今尚未成功,即在于全国国民之生活形态始终无所改进。”他强调:“新生活运动”既是使国民革命得以成功,中华民族得以复兴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要求全国国民在衣食住行方面能够彻底改进的一种社会教育运动。1934年7月,“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在南昌正式成立,蒋介石自任总会长,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任总干事,并设立调查、设计、推行等三个部门。与此同时,国民党中央党部也作出决议,要求有关部门共同拟定这个运动的推行办法,希望用党和政府的力量大力推广这个运动。

“新生活运动”开始后,立刻引起舆论的议论。1934年2月26日,北平《晨报》载指出:“自革命军兴,‘打倒孔家店’之呼声,传遍全国,国民政府成立,且明令废止祀孔。曾几时,之主张废孔者,今又厉行尊孔。抚今追昔,真令人百感丛生,觉人事变幻,殆有非白云苍狗所能喻者,孔氏有知,度与吾人有同感矣。”

一个多月之后,胡适在《大公报》发表题为《为新生活运动进一解》的文章,点名批评蒋介石的这一举措。他说:“蒋介石先生近日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一个月之中新生活的呼声好像传遍了全国,各地都有军政各界的领袖出来提倡这个运动。”尽管蒋先生是一个有宗教热诚并能身体力行的人,我们也看到南昌印出来的《新生活须知》小册子,所开96条(规矩54项,清洁42项)都是一些柴米油盐、家便饭的事情。但是根据我们最近的观察,却不能不“感觉一点过虑”,故提出以下意见:

第一,我们不可太夸张这种新生活的效能。《新生活须知》中所列内容,“不过是一个文明人最低限度的常识生活,这里面并没有什么救国灵方,也不会有什么复兴民族的奇迹。”做到其中规定的所谓“钮扣要扣好,鞋子要穿好,饭屑不乱抛,碗筷要摆好”之类,不过是学会了一个做人的本分。这就好像做官不贪污乃是做官的本分一样,强调过分,“那是会遗笑于世的”。

第二,新生活运动应该是一个教育运动,而不是一场政治运动。生活是一种习惯,生活习惯的改革,要依靠教育的进步,而不能依靠政府的强制。“若靠一班生活习惯早已固定的官僚政客来开会提倡新生活,那只可以引起种种揣摩风气”,虚夸应付的恶习也会由此而生。

第三,“我们不要忘了生活的基础是经济的,物质的。许多坏习惯都是贫穷的陋巷里的产物。人民的一般经济生活太低了,决不会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政府的第一责任,是让老百姓能够生活下去;第二责任,是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最后一步,才是教他们如何去过所谓的新生活。

同年9月,着名学者吴泽霖在《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说:“民族复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决不是单靠传单、标语、口号等宣传所能济事的”。在这篇文章中,他还指出:“中国的文化确有种种的特长,惟与西方各国来周旋,那根本无法可以抵抗他们的强力。所以民族复兴的文化条件,并不在什么保存国粹,而在怎样吸收一种文化使我们能抵抗他们的武力和经济侵略。”这显然是对胡适批评的一个补充。蒋介石和胡适

标签: 一个生活我们运动蒋介石国民新生活全国

更多文章

  • 中国人拜关公是啥时候兴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崇拜,关羽,荆州,关公

    虽然关公崇拜在建国后逐渐淡出了大陆人的日常生活,但八、九十年代香港警匪片中频频露面的关羽神龛还是给观影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一种本土信仰,关公崇拜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连满洲、吐蕃等少数民族聚集区也受到过影响。严格讲,关公崇拜的准确起点已无法考证。但从目前掌握的史料证据推测,其兴

  • 清朝末期青楼女子长什么样?难怪男人都爱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妓女,上海,我们,男人,女人,女子,皇帝,青楼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离我们生活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加之一些现代映像技术的使用,很多的史料都比较容易考证。让我们先看一看清朝末期贵为皇帝妻子们张什么样吧!这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淑妃"文秀的定妆照,是不是和现代人的审美观不一样吧。接下来我们看一看“青楼女子”的工作照。广州喝花酒的富商与

  • 根据《论语》中的一句话推测孔子的酒量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酒量,不能,无量,不及,孔子

    《论语》中“酒”字共出现过五次,其中有三次都在《乡党》篇,“惟酒无量不及乱”一句话就出自此篇。对现代人来说,很多规范已成为历史遗迹,但“惟酒无量不及乱”一句话却甚得人心。围绕“惟酒无量不及乱”这句话,在历史上还引发了一个关于孔子酒量的有趣讨论。《论语》对孔子的酒量没有具体记载,最早明确记载孔子酒量的

  • 中国元旦习俗及庆祝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旦,就是,庆祝,传统,中国

    元旦剪纸一:中国元旦的习俗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二:联

  • 世界各国庆祝元旦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人们,元旦,他们,新年,第一

    元旦每个国家都有,大家跟随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小编学习一下各国的习惯。元旦舞狮英国 :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

  • 指桑骂槐的故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处理,法官,将士,严明,命令,军营,全军,所以

    春秋时期, 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就是运用此计。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宋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管仲“敲山震虎”,不用大的损 失就使鲁、宋两国臣服。 另外,作为部队的指挥官,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法令严明。否则,指挥不灵, 令出不行,士兵一盘散沙,怎能打仗!所以,历代名将

  • 成语夜郎自大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设置,使者,成语,不是,夜郎,自大,贵州,汉朝

    夜郎自大是最难听的贬义成语之一,因为这个成语,夜郎国为人熟知,但一点儿光彩也没有。可是,我们看看历史,就觉得夜郎自大并不是简单的自高自大,而是情有可原。我们是通过《史记·西南夷列传》才知道曾经有个夜郎国的。其实汉王朝及汉之前的王朝也并不知道有个夜郎。是汉武帝想要通过西南地区寻求到一条通向身毒(印度)

  • 对症下药成语的主人公是华佗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发明,非常,手术,当时,华佗,对症下药,病人,什么

    对症下药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对症下药解释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患者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的典故东汉末年

  • 夫妻之事为何被称作是“周公之礼”?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婚姻,核心,家庭,制度,性生活,就是,性关系,周公

    “成之以礼得幸福、成之非礼得不幸”,这不是道德律,而是价值律。人们会把夫妻之事戏称“周公之礼”,其来有自。须知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从古及今,便是性教育,一则需要养成正常的伦理,二则需要养成优美的感情。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远古洪荒时代,人民野生土长,女不知有夫,子不知有父。男女成年,性生活

  • 成语空中楼阁的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空中楼阁,虚幻,事物,木匠,比喻,一座,富翁,第二

    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语本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后以之比喻明澈通达、虚幻的事物或空想。《朱子语类》卷一百:“问:‘ 程子 谓 康节 ( 邵雍 )空中楼阁。’曰:‘是看得四通八达, 庄子 比 康节 亦髣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