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爱玲:一口任由各路人士尽情来淘的古井

张爱玲:一口任由各路人士尽情来淘的古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29 更新时间:2023/12/28 17:08:49

生前死后,被碧华比作“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的张爱玲,迎来过包括李安、许鞍华、田沁鑫、关锦鹏、林奕华、但汉章等影视戏剧名导在内的“淘井者”。她一如李碧华的形容,“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

“祖师奶奶”眼写尽男女在两性关系上的自私与算计,笔下人物一面受制于俗世层面上“社会的眼光、妈妈的眼泪”,一面又不愿在尊严上有半点受损,心里念着只有自己能听到的互相攻讦的独白,在世俗与超然之间摇摇摆摆,随着情感以及人生天平的倾斜,渐渐步入自设的死角。

“淘井者”窥到这份洞察,即便往张爱玲身上投射暖光或干脆把她“改头换面”,也能得到她的认同一笑。相反,如果心存太多敬畏,以为绝对的忠实是护身符,却只会让她用惯有的眼神,斜睨双膝跪地的奴仆。

许鞍华三度对话“祖师奶奶”

1984年,原想将张爱玲《半生缘》改编成电影的许鞍华,囿于无法赴大陆取景,改将目光对准张爱玲23岁写就的《倾城之恋》,开张爱玲作品银幕转化先河。

可是因为错把她放在题旨里的反讽,会意为浪漫(张爱玲拿战争当背景嘲讽男女情斗,许鞍华借战乱成全儿女私情),让“居庙堂之高,处民间之远”的“祖师奶奶”的首批拥趸,蹙眉摇头--男女主人公慌里慌张搬出书中的台词,仓促应对爱情随堂测验,哪里还有互为猎人猎物的两人,心理交锋的半点妙趣?

当许鞍华得以到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南京实地勘察,她于1997年拍完电影《半生缘》,总算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影片对沪宁两地上世纪30年代旧情旧梦的再现,让原本对电影期望值并不高的“张迷”们惊喜不已。许鞍华跟着松了口气:总算对喜爱多年的张爱玲有了交代。

及至2011年她将《金锁记》改编成话剧,一份执迷不悔终于换来偶像犹如亲临的“特别眷顾”。许鞍华删繁就简的舞台处理,让阴森毒辣的曹七巧活像刚从张爱玲原作中走出,却也有着可被现代视角同情的爱而不得的原由。

张爱玲在《金锁记》里塑造的曹七巧,心里藏着一把刀,随时伤着自己,时刻准备割人。

话剧舞台上,焦媛裹足上阵,一步三摇,未开口已被书中的姐妹附体。待用忽尖利忽低沉的粤语,讲出心底深处的不甘与欲望,对身边人扎下一根接一根针,这把刀外化为更为锐利的武器。台上包括她在内的所有角色,皆被割得伤痕累累,无一幸免。

但就像许鞍华处理《半生缘》时,把原着中曼桢一段自我堕落的经历(曼桢被姐姐陷害,遭姐夫强奸受孕之后,对整个世界丧失信心,为了孩子下嫁姐夫,但姐夫并不因妻子更换对象,改变花天酒地的本色),以悲悯的笔触刻意避去一样,她在解读曹七巧时,同样投入温润的目光,加入能被现代观众原谅的前史。

大概因张爱玲有时冷到不近人情,李安2007年改编《色|戒》,同样往凉水里引入暖流,让易先生对佳芝动了真情,主动奉上戒指。不像原着中他逃命成功,在安全护栏下,方将她视为红粉知己,却又想着如撇清与她的关系,不被各方势力拿作把柄毁了仕途。

张爱玲用《怨女》“关照”曹七巧

许鞍华《金锁记》序幕,曹七巧被姜家三爷代替患病的二哥,背着迎娶进家门,一背让她情定三爷,始终不得,渐成心魔。

代替过世的父母做主曹七巧幸福的兄嫂,为了钱财把她卖给大户人家,病夫与小叔让她在情欲上双重不得,姜家上下又集体拿她当仆人,即便心里一直住着前麻油店女儿的朴拙,也只能任由“阴毒”拖拽,愈行愈偏。张爱玲如果活着,一定会对许鞍华的这种处理点头赞许。

1966年,她将23年前发表的小说《金锁记》的内容扩充,把曹七巧更名为柴银娣,改写为小说《怨女》。故事框架虽然基本没变,但交代她出嫁前曾与药店伙计小刘互生情愫。嫁到大族之后,小叔在情感上,对她也有明确的回应,而小刘在她老年回忆起来,仍是年轻时的样貌。

话剧《金锁记》的前情设置,很明显是受了小说《怨女》的示。

更有趣的是,话剧《金锁记》的舞台上,不见曹七巧的儿子长白,只有被许鞍华颠覆形象的女儿长安,她不再是张爱玲书中和曹七巧越来越像的继承人,代言的是试图挣脱母亲禁锢的单纯少女。

小说《怨女》,却有着迥异的处理,只保留了曹七巧的狠毒对儿子的影响--大概是张爱玲“幡然一悟”狠毒不该“绵绵无绝期”,由女性一代接一代孕育。

而但汉章1998年将小说《怨女》改编为同名电影,却不为“张迷”捧场的原因之一,正在于但汉章太过老实,犯了和许鞍华拍《倾城之恋》时类似的错误。虽然一笔一划遵照原着叙事,可是忽略了上海作为背景的功用,人物开口浓浓的台湾腔调,怎么都难与张爱玲沾边。

把“张小姐”淘上来换个容器新盛

许鞍华的《金锁记》尽管对曹七巧注入暖调、把长安“改成好人”,但原着结构,在仅由屏风桌椅、窗台烟榻构建的舞台上,依旧清晰可循。

比照田沁鑫2008年导演的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把淘上来的“张小姐”换了新的容器来盛,原作架构了无踪迹,却在精神上与张爱玲贴得不能再近。

与张爱玲大部分侧重写女性情感与命运的作品相比,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剖析了男人在情感上的成长,蚊子血或明月光,饭粘子或朱砂痣,映照的不过是“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佟保,对“社会的眼光与妈妈的眼泪”的屈服与不甘。

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佟振保以及红白玫瑰,皆是一角两人,由两名演员演出性格里的天真与世故。他们在透明玻璃长廊一分为二的舞台上自由穿梭,时而游走于现实,时而沉迷于回忆。

佟振保的两面性,更被并重设置,在被颠倒或迭加的时空,时而兄弟时而敌手,为热烈的过去的情人和无趣的现在的家妻,互相掣肘、握手言和,在“迷失自我”这条道上越行越远。

振保在公车上与王娇蕊偶遇,眼泪滔滔不绝流下。原着中刺激到他对自己的婚姻与生活有更为清醒的认识,话剧舞台却将之作为结尾,让世故的他“杀死”天真的他,成为俗世层面的一个好人。观众被狠狠冲击,关照自身,全剧却戛然而止。

这种对张爱玲现代性的解读,延续到田沁鑫两年后创排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时尚版)》,同样由两名演员扮演的职场丽人振宝,游走在两朵男玫瑰之间,成为“阴盛阳衰”时代的寓言。女振宝的情感困惑与选择,仍是张爱玲笔下的男主人公,以及现代人在情与欲上的两难。

相比之下,关锦鹏1996年执导,但更多是编剧林奕华(他八度碰撞张爱玲,迷恋近痴)意念的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将字幕、画外音、对白三种方式融汇,对张爱玲“照本宣科”,换来一些差评并不难理解--张爱玲妙笔描绘的振保心理变化的蜿蜒曲折,岂是近似“默片”致敬的方式能够传达的?

林奕华试图让观众通过所谓的三重角度对振保有三重认识,观众却只留下对影片的扁平印象。类似手法放在舞台,在林奕华2003年联合胡恩威执导的多媒体音乐话剧《半生缘》中,倒是展现了原着精髓。

装扮现代的剧中人面朝观众坐在桌前,他们身后一排巨大的书架上填满各种读物,对自己、对彼此、对观众的三重讲述,指向书中缘错半生的那对恋人,也指向台下每一位观众--谁都有遗憾的美好,供翻阅凭吊。

标签: 话剧电影玫瑰张爱玲舞台观众自己小说

更多文章

  • 儒家五圣是哪五个?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学派,简介,孔子,重要,十二,思想,儒家,孟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儒家五圣在儒家学派中占重要地位,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五圣是哪五个?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

  •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三宝殿”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也就是说,无事,佛教,三宝,是不,教义,这句,地方

    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佛教指佛、法、僧。佛指释迦牟尼,法指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的僧众。而“三宝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清代学者王有光解释说:“三宝殿是指佛教的‘佛、法、僧’三大活动场所。”“佛”是指佛教徒登场办事的地方;“法”是指佛家珍藏经书的楼阁;“僧”是指和尚睡觉的禅房。

  • “签字画押”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签名,人们,草书,于是,署名,由于,这就是,文书

    在文书、字画、契约上署名或作私记,古时谓之作“押”,今则称“签名”、“签字”,这在三国时就有了。唐初,由于唐太宗曾下令不许群臣在奏折上以草书署名,而其他文书上多有草书的。草书形体花哨,谓之“花押”。到了宋代,人们在进呈公文或与人书牍时,文末多不署名,仅书本人的字,谓之“押字”或日“草字”。签名或押字

  • 近八千万的宋代建窑油滴天目盏美在哪儿?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追求,审美,艺术,美学,宋代,不同,天成,自然

    9月15日纽约佳士得“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二)”专场拍卖会上拍,一只宋代建窑油滴天目盏,最终以1170.3万美元成交价,以当日汇率折合约7807万元人民币。这是迄今为止,建盏拍卖的世界纪录,艺术品讲究的是一个“美”字,那么,这只近8000万的宋代建盏究竟美在哪儿?要读懂这只建盏的审美哲学,不得

  •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一位读者竟然是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帮助,长征,斯诺,宋庆龄,陕北,了解,中国,红军

    “送给勇敢的革命家宋庆龄同志,你是中国第一位鼓励我写作此书的人,而且是此书的第一位读者。书中的不妥之处请见谅。”在上海淮海中路的宋庆龄故居中,陈列着一本埃德加·斯诺送给宋庆龄女士的1937年版《红星照耀中国》,它记录了斯诺的陕北之行,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成为铭刻于中国革命史

  • “凌迟”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身上,封建社会,一块,所谓,十分,正式,凌迟,反对

    凌迟,又叫“陵迟”,是封建社会一种最残酷的死刑,始于五代。行刑时执刑人把犯人身上的肉用刀一块一块地割光,十分野蛮。在封建社会里,有两种人常处以凌迟,一种是反对朝廷的所谓谋反大逆的人;另一种是“罪在十恶”的人。“凌迟”在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被废除。

  • 民国留学潮:哪国货币贬值学生就涌向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马克,贬值,生活,德国,留学生,便宜,中国,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民生凋敝,马克大幅贬值,掀起一阵留学德国热。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美、日也经历过大幅经济波动,这些国家的货币的升贬,影响了中国留学生决定去什么地方留学。占德国便宜的赴德潮在留学热潮里,德国不是热门留学地,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是战败国,马克滥发,大幅贬值,通胀剧烈,去餐馆吃

  • 揭秘中国各省省名的由来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江南,西路,民国,将军,开始,至今,台湾,得名

    中国文化博大深远,很多广泛流传的俗语至今还在被人们提及。然而,有一些常用俗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被大家误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国地大物博,时而扩张,时而割让,地名也随着各朝代的行政区依循演进,反而看行政单位的变化比较有趣,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

  • 《易经》中总结的十个最厉害的玄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高兴,真正,自己,希望,往往,所以,此时,不要

    《易经》曾被认为是一本算命的书,后来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易读,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总结几个《易经》最厉害的玄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01. 大喜易失言。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时,因为希望分享,所以广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奋,话仍要沉稳。02.

  • 孟姜女姓孟还是姓姜?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美女,这个,不是,就是,可以,孟姜女,一个,应该

    先提个问题,孟姜女是我们历史传说中的名人,可是她的名字啥意思啊?一说,孟姜女姓孟,叫姜女;一说,孟姜女姓孟姜,女指的是孟姜家的女子;一说,孟是姊妹排行老大的意思,她应该姓姜,是姜家的老大;还有的说,她爹姓孟,她娘姓姜,她是孟和姜的女儿,所以叫孟姜女——这显然是典型的现代人组合方式了。说法种种,莫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