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铨叙、人事部长,雅称大冢宰。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人事部部长。

有关“吏部尚书”的历史故事

  • 古代的吏部尚书是如何出现的?有怎样的权力呢?-趣历史网

    秦始皇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对其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可是秦朝对于后世的朝代来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蓝本,几乎历朝历代都以秦朝建设为蓝本。从秦朝一直到后来的清朝时期,这期间一共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之中,皇帝一直是最高统治者。不过这期间发生

  • 清朝九门提督是干什么的(清朝吏部尚书和九门提督)

    说到清朝一些听起来很厉害的官职,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比如巡抚、九知府等等。很多人只听说过这些官职,却不知道这个九门提督是做什么的。今天,边肖将向你介绍这个九门提督的角色。赶紧来看看吧!九知府的重要性在康熙年间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康熙年间后期的托合其和龙克多。简而言之,皇帝把命给了九个知府。你觉

  • 古代的吏部尚书是如何出现的,有怎样的权力呢?

    秦始皇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对其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可是秦朝对于后世的朝代来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蓝本,几乎历朝历代都以秦朝建设为蓝本。从秦朝一直到后来的清朝时期,这期间一共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之中,皇帝一直是最高统治者。不过这期间发生

  • 明朝吏部尚书蹇义历事五朝六帝 蹇义家族墓曾多次遭盗

    明朝吏部尚书蹇义历事五朝六帝,病故后遗体被运回重庆老家与家族安葬在一起。昨天,在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联组会上,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建议,给蹇义塑像建纪念馆修“天官公园”,同时恢复重建蹇义墓、神道碑等历史建筑,打造重庆历史文化重点景区。蹇义家族墓曾多次遭盗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在《关于落实蹇氏家族墓地

  • 明代清官故事之王翱:官至吏部尚书,享年85岁

    王翱,字九泉,河北盐山县人,明永乐年间进士。最初,他被授任大理寺左寺正,由于办事踏实,业绩突出,很快被提升为御史。随后,他又相继担任右佥都御史、辽东提督、两广总都、左都御史,最后官至吏部尚书。一王翱担任吏部尚书时已年届古稀。此后,又在此任上连续干了15年。当时,吏部为六部之首,至于吏部尚书,更是掌握

  • 古代的吏部尚书是如何出现的?有怎样的权力呢?

    秦始皇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对其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可是秦朝对于后世的朝代来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蓝本,几乎历朝历代都以秦朝建设为蓝本。从秦朝一直到后来的清朝时期,这期间一共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之中,皇帝一直是最高统治者。不过这期间发生

  • 吏部尚书是几品官(古代吏部尚书是做什么职务的)

    我国皇权的趋势一直是不断地加强,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的时候标志着丞相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即使这样皇帝也需要权力机构来分担自己的压力,毕竟没有了丞相的分担自身的压力十分的大,于是在永乐年间的时候设立了内阁,除此之外六部之首的吏部也与内阁进行抗衡。通过这样的权力制约来保证

  • 岑文本简介:唐朝宰相,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岑文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岑文本

  • 东晋时期大臣谢裒简介:出身陈郡谢氏,累迁吏部尚书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谢裒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谢裒(282年~347年),本名谢魮,字幼儒,

  • 明朝政治家廖纪简介: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清朝时期的吏部尚书权力真的很大吗?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也对后面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秦朝一直到后来的清朝时期,这期间一共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之中,皇帝一直是最高统治者。不过这期间发生的变化也是很多的,在明朝时期非常了上千年的宰相制度,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其次还

  • 朱棣登基后,吏部尚书张紞为何要自杀?

    对吏部尚书张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远在西南的云贵地区还在元朝的控制范围内,元朝梁王虽然失去了和蒙古帝国的联系,但仍不愿向明朝投降。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和沐英为副将,率领30万大军征讨云贵。这场战争持续

  • 太傅、太子太师兼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时

    李时(公元1471—1538年),字宗易,号序庵。鄚州北闭人。死于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人邑庠死。八年(公元1495年)及第人,十五年(公元1502年)登科进士,进翰林院嫡常馆,为嫡凶士。三年后授编建。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历任侍读,左谕德。正德十

  • 朱元璋讲了一个故事,吏部尚书当场昏倒,承认自己是个“贪官”

    王兴福早年是常遇春的手下,虽然打仗能力一般,但是他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记忆力超群,第二是事无巨细,做事情非常细心。常遇春打仗勇往无前,但是对于文书之类的东西,却非常头疼,自从有了王兴福,常遇春简直如获大赦。有一次,常遇春攻打九华山的时候,王兴福受伤很重,他仍旧坚持为常遇春写军报给朱元璋,他如此敬业,让

  • 2009年福建清流县挖出1.5吨古币,推测是明朝吏部尚书埋下的

    当晚,工地挖出大量古币的消息在当地开始传播,文物部门和警方迅速保护现场,为防止古币流失,警方对现场所有工人进行登记备案;对出土的古币装袋保存,一共装了8袋,约500公斤,随后专家开始抢救性挖掘工作。经统计,最后共挖掘出古币1.5吨,以宋代、明代的古币为主。此外还有一些陶瓷,可惜都已经完全碎裂。那这1

  • 唐朝吏部尚书太耿直,皇帝要处死侍卫,他不准

    公元629年,唐朝著名的宰相杜如晦主管吏部,但是忧劳成疾,病重不起,李世民等人亲自探望,杜相自知时日无多,对李世民说:“臣自知不能久伴陛下左右,臣一生隆裕皇恩,自恃有愧于陛下,以后吏部之事,建议陛下可用戴胄。”杜如晦临终给李世民举荐的这个人,名叫戴胄,曾经是王世充的部下,后来王世充兵败,戴胄降唐,因

  • 明朝吏部尚书周用简介:为人端亮有节概,书法俊逸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六部之吏部尚书设置过程介绍 吏部尚书权限多大?

    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铨叙、人事部长,雅称大冢宰。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

  • 吏部尚书权力到底有多大?

    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中,有一个部门非常特殊,那就是吏部。按照当时的规矩,京官见到自己的上级是不用下跪请安的。但是如果遇到了内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则必须下跪请安,否则后果很严重。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何见到其他尚书不用请安,遇到吏部尚书则情况完全不同呢?其实关键在与吏部的工作范围,吏部决定了大多数官员的前途

  • 吏部尚书职能权限都有哪些?都分别担任什么职位

    相当于组织人事部长的吏部尚书有多大职权吏部尚书,位列朝廷“六部”之首。吏、户、礼、兵、刑、工,此为国家中央六大部,其长官,为尚书,朝中“六卿”。吏部,作为六部第一部,其最高长官吏部尚书,实权在握,位尊名显。在明朝洪武十三年至正统年间至少六位皇帝时期,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