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讲了一个故事,吏部尚书当场昏倒,承认自己是个“贪官”

朱元璋讲了一个故事,吏部尚书当场昏倒,承认自己是个“贪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91 更新时间:2023/12/10 21:42:20

王兴福早年是常遇春的手下,虽然打仗能力一般,但是他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记忆力超群,第二是事无巨细,做事情非常细心。常遇春打仗勇往无前,但是对于文书之类的东西,却非常头疼,自从有了王兴福,常遇春简直如获大赦。有一次,常遇春攻打九华山的时候,王兴福受伤很重,他仍旧坚持为常遇春写军报给朱元璋,他如此敬业,让身边的将士们都非常感动。

洪武三年,朱元璋开了第一次的廉政教育,在京的从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得来奉天殿前"听课",这个主意是朱元璋亲自想出来的,通过集中教育,希望百官能够勤政爱民、积极响应政令。朱元璋率先"开讲",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发生在朱元璋刚刚加入义军,被郭子兴重用。孙德崖(另一个义军领袖)和郭子兴一直关系不对付,两股义军经常争抢地盘。孙德崖手下有一个将领,养了10只恶犬,平时凶狠无比,时常到百姓家偷吃东西,周围的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朱元璋当时年轻,嫉恶如仇,有一次有百姓的儿子被这些恶狗咬伤,朱元璋悄悄带着部下胡大海,二人潜入孙德崖营中。胡大海此人不仅有勇有谋,而且箭法出众,他们潜伏在高地,连发5箭,射死了5只恶犬。但因为来的太急,箭壶中的箭不够了。朱元璋觉得,这些恶狗贪婪无比,不能放过另外5只,二人趁着夜色,回家取了箭,又潜了回去,把另外5只犬也射死了。

朱元璋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他不会放过一只恶犬,就像不会放过一个贪官一样。谁知道,故事刚讲完,吏部尚书王兴福就昏了过去,众人赶紧施救,才把他救醒。王兴福醒后,立即跪倒在地,哭着承认自己是个贪官。因为昨天晚上,他的弟弟打着他吏部尚书的名号,收了一个财主的贿赂,他让弟弟退回去,弟弟却离家出走了。

王兴福其实是一个正直的官员,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让他担任吏部要职。他如此承认错误,朱元璋当时为了以儆效尤,下令将他的官职剥夺,贬到杭州知府。但后来,经刘伯温等人的劝谏,朱元璋觉得王兴福并没有贪腐的本意,也主动交代了问题,于是下令将行贿的财主抄家,把王兴福又调了回来。

朱元璋为了使官员不贪,他除了让官员集中"上课",还发明了许多治理贪官的办法,例如"剥皮揎草"等。明初洪武之治,让经济很快复苏过来,朱元璋对百官的有效治理,功不可没。

更多文章

  • 宋徽宗在金国是阶下囚,为何还能让宋廷运嫔妃过去?金国笑而不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历史上不能逾越的鸿沟,这个沟实在太深了,以致葬送了整个北宋,南宋虽然继而又起,但实力大不如前,回望北国尚能举兵压境对抗辽金,然而南宋朝廷对待外邦的手段基本就是和亲,称臣,给钱。宋徽宗是大宋的罪人,也是文学界的佼佼者,这个皇帝不爱江山爱笔墨,绘画和书法倒是一绝。整日想着如何精进自己的文

  • 靖难之变时,燕王朱棣曾向宁王朱权许诺平分天下,最后分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宁王朱权对朱棣怎么样,朱棣和朱权起兵靖难,宁王朱权与朱棣的关系

    事成之后,朱棣当然不可能真的“中分天下”。不过,朱权,虽然没有成为权力上的赢家,却也算活成了一个人生赢家。才能不弱于朱棣“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二人齐名。事实上,单以朱元璋时期的表现看,朱权的表现比四哥朱棣还要突出、全面。朱权受封大宁,“数会诸王于塞外”,以多谋著称,与朱棣齐名。此外,朱权

  • 说起名声最差的皇帝大家都会忽略此人,朱元璋都不愿承认和他同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是最惨皇帝吗,汝州朱姓和朱元璋是同宗吗,朱元璋是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帝暴虐自然无法将国家管理好,因此这些残暴的皇帝也给后世留下深刻的教育意义,一直鞭笞着每一位坐在皇位上的人。可是要说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可能大家都会忽略掉一个:朱温。图片:朱温剧照朱温,原本是一个普通教书匠人家的孩子,由于家道中落,父亲早逝,母亲带着朱温的几个兄弟姐妹生活得特别辛苦

  • 朱元璋逼老僧吃肉,老僧一口气吃了10斤,第二天圆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三件奇葩事,朱元璋为什么禁止和尚吃肉,朱元璋最怕的和尚

    朱元璋35岁这年,经过3个月的血战,加上运气成分,他终于灭掉了他的宿敌陈友谅,他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阻挡他统一中原的,只剩下张士诚和方国珍,其中方国珍势力弱小,真正能够和朱元璋一决雌雄的,其实只是张士诚。为了消灭这股势力,朱元璋大费心血,他首先是劝降,劝降不成就围城,围城不成又攻城,无奈张士诚偏

  • 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后,亲信侍卫临死发了一毒誓,后代执行了387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崇焕死后崇祯后悔吗,袁崇焕之死崇祯为什么处死袁崇焕,袁崇焕被崇祯处死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这是乾隆皇帝对一代名臣袁崇焕的评价,某种程度是给袁崇焕翻案。纵观五千年古代史,在无数风云人物中,袁崇焕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袁崇焕虽以文官出身,当年却胸藏十万雄兵,率部打的满清八旗兵闻风丧胆。努

  • 苏轼饮酒至半夜,回家却被关门外,他无奈写下千古名作,惹人心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苏轼饮酒的故事,苏轼夜晚的名作,苏轼月夜与客饮酒

    盛唐之后,仿佛再也没有专为诗酒而彷徨的少年;李白之后,承载着狂放的马蹄突然变得停滞不前。直到一位踏着雪浪的苏子,出现在了浩瀚诗词之海的海平面,他迅速扶摇直上,突变成飓风,衍生为雨啸,掠过苍茫大地,将失去已久的唐风宋雨再次散落到人间。赤壁,只属于苏轼;婵娟,只属于苏轼;大宋的雪泥鸿爪,只属于苏轼。他的

  • 嘉靖皇帝前后有过的三位皇后,为什么个个结局都很悲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靖皇帝共有几个皇后,嘉靖皇后惨死,历史上的嘉靖皇后

    皇后是一国之母,即使不受宠,一般皇帝也会照顾到面子,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这种情况呢?陈皇后——因妒犯上孝洁肃皇后陈氏。典型的小家碧玉,其父陈万言不过是个秀才,但陈小姐十分美貌,在嘉靖元年(1522年)入宫选秀,被朱厚熜一眼看中,封为皇后。陈氏也一直很得宠,但在嘉靖七年(1528年)的的一场宴会上惹怒

  • 在位17年,他倾尽毕生精力灭西夏,却因用错一人而坑害30万宋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老宋灭西夏,西夏怕南宋的谁胸有百万甲兵,大破西夏三十万大军

    中原王朝的老朋友西夏与宋朝分分合合多年,赵顼当政时两国正处于和睦期,不过和睦的前提是宋朝每年向西夏恭送白银七万两,绢绸十五万匹。向西夏叫爸爸,每年给孝敬钱的事,赵顼已经想不起来能追溯到哪一代了,他受不了这国耻家恨,如今推行改革后国力增强,恰是讨伐西夏的好机会,胸怀大志的赵顼重整旗鼓,打算雪数代之耻辱

  • 成吉思汗行军至阿拉善,发现一神秘洞穴,大呼:江山一统指日可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大概是中国历史名人在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了。小名铁木真,一个骑在马背上将边疆拓展到多瑙河的首屈一指的人,发动的多次战争大大减少了欧亚地区的人口,为此有国外研究学者甚至还给他颁发了一个“奖项”。奖项名字叫做“史上最环保的君主”,为什么呢?因为他将西亚、中欧的大批土地上的居民几乎屠戮殆尽,然后这些

  • 靖难之役,朱棣身边刮过两次“妖风”,助朱棣成就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靖难之战打了几年,朱棣靖难之役后期兵力,朱棣知道孙若微是靖难遗孤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上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帝。因为建文帝主张削藩,朱棣被逼无奈,于是号召众人以“清君侧”为旗号,举兵“靖难”。起兵当然需要个仪式,何况在当众讲话的是燕王朱棣,就在燕王侃侃而谈的时候,天气突变,大风诡异地刮了起来,有两片屋瓦从屋顶刮了下来,摔了个粉碎。《明史》云:“适大风雨至,檐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