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罗禅征伐

罗禅征伐

罗禅征伐

罗禅征伐(朝鲜语:나선정벌)是指17世纪50年代(清顺治年间,朝鲜孝宗在位时)朝鲜王朝协助中国清朝驱逐沙皇俄国的战争。罗禅征伐分为1654年和1658年两次,分别在松花江和黑龙江进行。朝鲜应清朝要求,先后派出边岌率领的100名鸟枪兵和申浏率领的200名鸟枪兵讨伐入侵中国的俄国(朝鲜称“罗禅”)哥萨克军队,均取得胜利,并击毙俄军头目斯捷潘诺夫,对维护中国东北边疆、抵御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扩张作出较大贡献。

有关“罗禅征伐”的历史故事

  • 关于罗禅征伐的评价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罗禅征伐是中朝两国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重要见证,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很大意义。朝鲜派来的鸟枪手在抗击俄国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罗禅征伐之后,清军乘胜追击,大破俄军,于1659年攻占雅克萨等俄国据点,暂时肃清了流窜在黑龙江流域的俄国哥萨克,此前朝鲜军对清军的帮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罗禅征伐的军事合作不仅为俄

  • 罗禅征伐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形势是怎样的

    17世纪40年代,沙皇俄国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建立雅克萨等殖民点,屠杀当地军民。黑龙江流域在当时属于清朝管辖,恰逢此时清军入关, 忙于统一中国的战争,因而后方空虚,无暇顾及俄国对东北边疆的侵略。到了50年代,俄国的扩张日益猖獗,以奥努弗里·斯捷潘诺夫(Онуфрий Степанов)为首的沙俄哥萨

  • 罗禅征伐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第一次罗禅征伐朝鲜方面准备了100名鸟枪手,哨官1名,通词(翻译)2名,旗鼓手、火丁48名,加上将领边岌,共计152人的远征军前往讨伐俄国。远征军在朝鲜边境的会宁“装束整顿”之后,渡过图们江,于1654年(顺治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在宁古塔和沙尔虎达所部清军会师。当时八旗军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