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赛约河之战

赛约河之战

赛约河之战

赛约河之战是1241年(元太宗十三年)4月11日,在匈牙利赛约河(今蒂萨河)畔,由蒙古第二次西征军六万铁骑对战匈牙利十余万军队的战争。在战争中,蒙军统帅拔都与速不台先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又从赛约河下游结筏潜渡,迂回匈军侧后突然袭击。再以围三缺一的方式歼灭匈军七万余人,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单身脱逃。战后,蒙古人控制了整个东欧。为金帐汗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战,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围歼战之一。

有关“赛约河之战”的历史故事

  • 赛约河之战欧洲伤亡多严重(约赛河战役)

    1215年,华佗墨子派使者去见成吉思汗,了解蒙古人对华佗墨子的态度。成吉思汗高兴地接待了使者,并举行盛大宴会欢迎远道而来的使者。席间,成吉思汗向使者通报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蒙古和花美子能够永远和睦相处,开启两国的商业往来。回到花剌子模的使者,我把成吉思汗的意思告诉了花剌子模的国王!双方同意签署和平协议

  • 赛约河之战:蒙古大军西征匈牙利之战,敲开欧洲的大门

    13世纪初,蒙古帝国的统治者成吉思汗已经将其帝国扩展到了亚洲大陆的边缘,他的征服目标开始转向欧洲。匈牙利王国位于蒙古帝国的前沿,拥有战略重要性和丰富的资源,因此成为了蒙古征服的目标之一,蒙古军队以其精湛的骑射技巧和卓越的组织能力而闻名于世,他们对于征服附庸国的能力让整个欧洲国家感到恐惧。匈牙利王国并

  • 著名的赛约河之战,10万欧洲骑士对抗6万蒙古骑兵,两天后剩千人,是真的吗?原因是什么?

    元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年),在匈牙利赛约河(今蒂萨河)畔,曾经高贵骄傲的欧洲骑士,被蒙古骑兵结实实地上了一堂军事教育课,10万大军在两天内灰飞烟灭,此战也是世界军事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围歼战之一。元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召开诸王会议,任命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为主帅,速不台为先

  • 赛约河之战欧洲伤亡多严重

    1215年,花剌子模派遣使臣进见成吉思汗,以了解蒙古人对花剌子模是什么态度。成吉思汗欣然的接见了这位使者,并且还举办了盛大的宴会来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使者。在宴席间,成吉思汗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使者,希望蒙古与花剌子模能够永久和睦,并且开放两国的商业往来。回到花剌子模的使者,将成吉思汗的意思转告给了花剌

  • 赛约河之战简介 赛约河之战的结果如何

    赛约河之战简介1241年4月11日,在匈牙利赛约河畔,蒙古第二次西征军六万铁骑,英勇对战匈牙利十余万军队,取得了难得的胜利。以下就是赛约河之战简介。塞约尔战役图战事源于一场突发事件,1218年,一支来自蒙古的贸易商队于讹答剌遭到劫掠,成员被杀,摩诃末对处置的抗拒激怒了蒙古统治者。后蒙古灭金,元太宗窝

  • 赛约河之战的结果如何 赛约河之战的影响

    赛约河之战简介1241年4月11日,在匈牙利赛约河畔,蒙古第二次西征军六万铁骑,英勇对战匈牙利十余万军队,取得了难得的胜利。以下就是赛约河之战简介。塞约尔战役图战事源于一场突发事件,1218年,一支来自蒙古的贸易商队于讹答剌遭到劫掠,成员被杀,摩诃末对处置的抗拒激怒了蒙古统治者。后蒙古灭金,元太宗窝

  • 赛约河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西征起因成吉思汗占领金朝大部分城池后(参见《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其地便与中亚国家花剌子模王国(即今里海、咸海一带。参见《三字经讲记第三讲》)接壤。元太祖十年(1215年),花刺子模国(国王)算端·摩诃末,派遣使节到中都(今北京),晋见成吉思汗,探听蒙古国虚实消息。成吉思汗热诚地欢迎了使团成员,

  • 赛约河之战:打的欧洲国家一片狼藉

    在十三世纪,蒙古人说打仗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不服可以试试。776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241年4月11日,黄金家族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带领西征军在匈牙利赛约河(今蒂萨河)畔和匈牙利国王单挑,不出意外地取得胜利,一举歼灭对方七万余人,打得匈国王贝拉四世单身脱逃,最后躲到一个岛上去了,话说蒙古人的对头怎么

  • 赛约河之战:蒙古以少胜多的围歼战

    1241年4月11日,在匈牙利赛约河畔,蒙古第二次西征军六万铁骑,英勇对战匈牙利十余万军队,取得了难得的胜利。以下就是赛约河之战简介。战事源于一场突发事件,1218年,一支来自蒙古的贸易商队于讹答剌遭到劫掠,成员被杀,摩诃末对处置的抗拒激怒了蒙古统治者。后蒙古灭金,元太宗窝阔台大汗于中亚和中原建立了

  • 赛约河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兵分三路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蒙古军除留3万军镇守南斡罗斯外,其余12万人分三路向马札儿(今匈牙利)进军。(参见《草原帝国》第六章)北路以拜答儿为统帅,率领察合台部下的3万人摧毁马札儿外援波兰;南路以合丹为统帅,率领窝阔台部下的3万人,绕过喀尔巴阡山脉,自南迂回前进;中路以拔都、速不台为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