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

有关“江南制造总局”的历史故事

  • 江南制造总局是谁创办的什么性质的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现状)

    江南制造总局,从被打脸到接美国订单,如今成为百年名企!提到洋务运动,历史教材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概念超前的办了不少企业,但管理方式落后,还是衙门那一套。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当时兴建的企业实力,丝毫不落后,甚至可以说是亚洲顶级水平。以代表性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为例,它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 江南制造总局发展历史简述

    江北呆板造制总局简称江北造制局或者江北造制总局,又称做上海呆板局,是浑晨洋务活动中建立的远代军事产业死产机构,为早浑中国最主要的兵工厂,是浑当局洋务派开设的范围最年夜的远代军事企业。江北呆板造制总局初期厂房也是远代最先的旧式工场之一。为江北制船坞的前身,同时也是远代中国最年夜的军器工场。2018年1

  • 1868年9月28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第一号火轮船竣工

    1868年9月28日(农历1868年8月13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第一号火轮船竣工。1868年9月28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第一号火轮船竣工。这是中国自造的第一艘大型机器轮船。设计制造者为近代爱国科学家徐寿及其儿子徐建寅等。船长185尺,宽29.2尺,吃水8尺,马力392匹,载重600吨,船上有炮8门

  •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其在传播西学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江南制造总局两次鸦片战争让清政府深刻认识到了东西方在军事实力的差距,因此以曾国藩、左宗棠、奕等一批开明的清朝大臣开始主张一方面向西方购买洋枪洋炮,另一方面仿制西洋武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要想仿制西方的坚船利炮也并非那么容易

  • 清朝中国第一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

    同治元年即1862年,正处于兵火之中的江南大地哀鸿遍野。开埠以来,华洋杂处的上海,繁华一时,此时正处于天平军的兵锋之下,形势岌岌可危。所谓乱世英雄,李鸿章就在这时离开了曾国藩的幕府,远赴上海。此人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抱负。但面对太平天国重重围困下的上海,也是

  • 晚清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最后结局怎么样?

    提前公布一个结果:江南制造总局后来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江南制造局的全称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它是洋务运动背景下的产物,建立时间是1865年9月20日,设立于上海,最初厂址设在虹口,1867年扩大规模,遂迁至城南高昌庙镇。由建立到建制都是曾国藩的手笔。承上启下,或说听命实

  • 清朝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投入很多钱,为什么最后啥也搞不出来?(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创立于1865年6月(同治四年五月),比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还要早三年。这个企业一开始就是官办企业,经费出自淮军的军费。从1867年,每年闽江海关洋税的二成投入企业,最初年四十余万两,到1894年为止,27年半之间,共投入闽江海关二成洋税1510余万

  • 清朝中国第一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

    同治元年即1862年,正处于兵火之中的江南大地哀鸿遍野。开埠以来,华洋杂处的上海,繁华一时,此时正处于天平军的兵锋之下,形势岌岌可危。所谓乱世英雄,李鸿章就在这时离开了曾国藩的幕府,远赴上海。此人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抱负。但面对太平天国重重围困下的上海,也是束手无策。这时上海绅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