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宽政改革

宽政改革

宽政改革

18世纪中叶以来,日本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沉重的年贡和商业高利贷盘剥,驱使农民弃地逃走,土地荒芜,领主经济破产。下级武士日益贫困,上级武士则生活腐化,债台高筑。官商勾结,幕政腐败,贿赂公行,加上低温、多雨等灾害天气和浅间山火山爆发,最后酿成天明饥馑(1783~1787),饿死病死者达 110多万人。与此同时,爆发了包括江户、大阪在内的全国性的市民暴动和农民起义。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动乱,进一步动摇了幕藩体制。天明七年,德川家齐成为第11代将军,白河藩主松平定信就任老中。新幕阁为了平息动乱,挽救幕藩体制,实现封建中兴,一反过去的重商主义政策,实行以抑商重农政策为中心的幕政改革。

有关“宽政改革”的历史故事

  • 宽政改革有着哪些措施政策?最后结果如何

    重建老中协议体制罢免原老中田沼意次(1719~1788)余党,重建以御三家(德川将军本家的三个家族)为核心、以谱代大名(曾与德川氏有主从关系的诸侯)为后盾的老中协议体制。抑商政策废除田沼意次时代建立的铁、铜、石灰、硫黄、人参等的专卖商行,对庆长年间(1596~1614)以来发展起来的御用商人分别给以

  • 享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具体措施(宽政改革)

    政治幕府体制德川吉宗就任将军后,重视老中、若年寄和三个奉行这样一种历来幕府领导体制上的行政机关,而没有靠左右心腹执政。然而这也绝非重演德川纲吉以前的那种与谱代大名联合政权式的幕府政治。德川吉宗以老中们这些官僚为辅佐,一切由自己独裁。历来的领导机制都是由老中会议决定政策后实行,日常政务由按月值班的老中

  • 享保改革:江户时代的三大改革之一(宽政改革)

    享保改革(日语:きょうほうのかいかく),即江户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吉宗在位期间的幕政改革。正德六年(1716年),将军家绝嗣,又以贤侯身份继任将军职。以后,借鉴先前在大小两藩的藩政经验,开始实行享保改革。德川吉宗在位期间在行政上精简机构,削减旗本的数量,废除了旗本的官位和俸禄的世袭制,同时他也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