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萧鸾

萧鸾——南朝齐第五任皇帝

萧鸾

萧鸾的资料

  中文名:萧鸾

  别 名:景栖

  国 籍:南齐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452年

  逝世日期:498年

  职 业:皇帝

  谥 号:明皇帝

  庙 号:高宗

  在 位:494年12月22日—498年9月1日

萧鸾的介绍

萧鸾(452年―498年9月1日),字景栖,小名玄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始安王萧道生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五任皇帝,494年12月5日―498年9月1日在位。

萧鸾自小父母双亡,由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宋顺帝时,萧鸾担任安吉令,以严格而闻名;后升职淮南、宣城太守,辅国将军。齐高帝时封西昌候、任郢州刺史;齐武帝萧赜时升任侍中,领骁骑将军。萧赜死时,以萧鸾为辅政大臣,辅佐萧昭业。494年,萧鸾废杀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萧鸾任内长期深居简出,要求节俭,停止各地向中央的进献,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尊重道教与厌胜之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498年,萧鸾去世,庙号高宗,谥号明皇帝,葬于兴安陵。

有关“萧鸾”的历史故事

  • 南北朝萧鸾简介-南北朝萧鸾(南朝齐第五任皇帝)

    萧鸾简介:南朝齐第五任皇帝小编今天讲一位南北朝历史人物:南北朝萧鸾,历史上评为南朝齐第五任皇帝萧鸾,南北朝历史萧鸾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萧鸾,别名:景栖,国籍:南齐萧鸾(452年―498年9月1日),字景栖,小名玄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始安王萧道生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南北朝时期

  • 齐明帝萧鸾是个怎样的人?为了上位不惜大义灭亲(萧鸾为什么可以篡位)

    齐明帝萧鸾是南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共四年。虽然萧鸾当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为了这个皇位,他竭尽所能,甚至不惜将家庭置于一切之上。萧鸾很小就失去了父亲,由他的叔叔萧道成抚养成人。萧道成一直把萧鸾视为自己的孩子。齐武帝死后,被任命为托管大臣,辅佐皇帝的孙子小。从那以后,萧鸾成了真正的统治者。时机成熟时,他开

  • 狼心萧鸾自立篡位,将叔叔齐高帝和堂兄齐武帝子孙屠戮殆尽

    [摘要]:狼心萧鸾自立篡位,将叔叔齐高帝和堂兄齐武帝子孙屠戮殆尽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南齐明帝萧鸾为何要杀光同族?他死后为何子孙都被杀?齐明帝最初因庶长子萧宝义残疾、其他儿子年幼,很仰仗大哥萧凤的三个儿子萧遥光、萧遥昌、萧遥欣,东昏侯年间后两个都病死了,萧遥光造反被杀,萧凤这一支就没戏。齐明帝是如

  • 萧鸾为什么没杀萧衍?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萧鸾和萧衍都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但是,萧鸾为什么没有杀掉萧衍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真实情况。首先,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萧鸾为什么没有杀掉萧衍。根据《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萧鸾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中书令等职务,对于政治事务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 萧鸾和萧衍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萧鸾和萧衍都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首先,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萧鸾和萧衍之间的具体关系。根据《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萧衍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而萧鸾则是他的侄子。但是,这些记载并没有详细说明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也没有提到他们之间是否存在

  • 萧鸾的后代死绝了吗?萧鸾的后代去哪了?

    萧鸾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后代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关于萧鸾的后代是否死绝了,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真实情况。首先,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萧鸾的后代是否死绝了。根据《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萧衍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而萧鸾则是他的侄子。但是,这

  • 萧鸾狠毒吗?为什么这么说呢?

    萧鸾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才华和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关于他是否狠毒,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真实情况。首先,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萧鸾是否狠毒。根据《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萧衍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而萧鸾则是他的侄子。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

  • 萧鸾被谁所杀?萧鸾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萧鸾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中书令等职务,对于政治事务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关于他被谁所杀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真实情况。首先,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萧鸾是被谁所杀的。根据《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萧鸾在南朝梁时期去世,具体的死因也没有得到

  • 萧鸾是明君吗?萧鸾究竟是个怎样的皇帝呢?

    萧鸾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中书令等职务,对于政治事务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关于他是否是明君,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真实情况。首先,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萧鸾是否是明君。根据《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萧衍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而萧鸾则是他的

  • 齐明帝萧鸾是个怎样的人?为了上位不惜大义灭亲

    齐明帝萧鸾是南朝齐的第五位皇帝,在位一共4年时间。虽然萧鸾当皇帝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他为了这个皇位可是用尽一切手段,甚至不惜大义灭亲。萧鸾年幼丧父,是被自己的叔父萧道成一手带大,萧道成一直把萧鸾看做是自己的孩子。齐武帝去世后,萧鸾被任命为托孤大臣,辅佐皇太孙萧昭业。此后萧鸾成了真正的掌权者,时机成熟后

  • 萧锋:齐高帝萧道成第十二子,深受堂兄权臣萧鸾的忌惮

    萧锋(475年~494年11月10日),字宣颖,小名阇梨,南朝齐宗室大臣,齐高帝萧道成的儿子,齐武帝萧赜的弟弟。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南齐建立后,受封江夏郡王,历任南彭城太守、平昌太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侍中、南徐州刺史、骁骑将军、秘书监等职。延兴元年(4

  • 齐明帝萧鸾:南朝齐第五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萧鸾,即齐明帝,始安王萧道生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五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鸾自小父母双亡,由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宋顺帝时,萧鸾担任安吉令,以严格而闻名;后迁淮南、宣城太守,辅国将军。齐高帝时任西昌候、郢州刺史;齐武

  • 萧鸾自立篡位,如果对待叔叔兄弟的?

    先简单梳理一下南齐皇位的传承:齐高帝萧道成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大儿子萧赜,也就是齐武帝。齐武帝晚年,文惠太子病死,文惠太子的长子萧昭业被立为皇太孙。齐武帝死后,萧昭业继位,也就是郁林王。一年之后,萧鸾发动政变,废掉萧昭业,萧昭业的弟弟萧昭文被扶上皇位,成为一个傀儡皇帝。同年十月,萧昭文被降封为海陵王。萧

  • 史上最狠毒的篡位者,揭秘萧鸾的生平故事

    你了解萧鸾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争夺皇位,连骨肉至亲都会自相残杀,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的。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篡位的皇帝,他比李世民还要残忍狠毒!他年幼丧父,是叔父将其抚养成人的,可是后来,他却篡夺了皇位,还将叔父一门上

  • 齐高宗明萧鸾:深居简出的皇帝

    齐下宗明天子萧鸾,性情宽明多疑。萧讲死之子,字景栖,大名玄度,萧齐的第五任天子。萧鸾自小女母单亡,由萧讲成扶养,萧讲成对于其视若己出。宋逆帝时,萧鸾担当安凶令,以宽格而出名;后迁淮北、宣乡太守,辅国将军。齐下帝时任西昌候、郢州刺史;齐武帝萧赜时降任侍中,发骁骑将军。萧赜去世时,以萧鸾为辅政,协助萧昭

  • 萧宝夤:齐明帝萧鸾第六子,他为何举兵反叛?

    萧宝夤(487年~530年),字智亮,齐明帝第六子。齐官民拥其夺兄萧宝卷位,事败后被赦。萧衍入建康,封鄱阳王。魏宣武帝景明三年,逃至寿春。年十六,经审验,迎至洛阳,封齐王、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统军攻梁,屡有战功。孝明帝正光初,为尚书左仆射。处事有条理,声誉日高。孝昌初,为开府、大都督,率军入关中讨

  • 萧宝融:齐明帝萧鸾第八子,他是如何继位的?

    萧宝融(488年~502年),即齐和帝,字智昭,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的末代皇帝(501年4月14日~502年4月30日)。齐明帝萧鸾第八子,东昏侯萧宝卷的弟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武元年(494年),齐明帝封其为随郡王。永元元年(499年),东昏侯即位,改封南康王。东

  • 萧宝卷:齐明帝萧鸾次子,继位后大兴土木,生活奢侈荒淫

    萧宝卷(483年~501年12月31日),即东昏侯(南史也作齐废帝),字智藏,本名明贤,南朝齐的第六任皇帝(498年9月1日~501年12月31日)。齐明帝萧鸾的次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武元年(494年),立为皇太子。永泰元年(498年)即位,萧宝卷即位后赋敛繁

  • 萧宝义:齐明帝萧鸾庶长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萧宝义(?~509年),字智勇,小名明基,南朝齐宗室,齐明帝萧鸾的庶长子,东昏侯萧宝卷及齐和帝萧宝融的庶兄,母为殷贵嫔。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幼聋哑,齐明帝萧鸾即位后,受封晋安郡王。经历齐明帝、东昏侯、齐和帝三朝,历任扬州刺史、右将军、南徐州刺史、司徒、司空公、太尉

  • 力士山高宗明皇帝萧鸾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齐明帝萧鸾,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齐国第五位皇帝。跟着小编一起探寻。中国历史上大凡帝王之家,“手足阋墙,骨肉相残”几乎成为了历朝历代的“顽疾通病”,像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强抢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发动了举世闻名的“奉天靖难”之役。像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得到与兄长一起打下来了大宋基业,也忍不住“烛光斧影”、“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