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立宪派

立宪派

由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或称改良派)演变而来,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方官绅的政冶代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使维新派感到欢欣鼓舞,为促使梦寐以求的宪政早日实现,积极展开活动,从此被称之为立宪派。立宪派的成员大体可分为国外和国内两个部分。在国外,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一些维新派逃亡海外后,继续坚持改良主义路线,大肆宣传保皇,并在华侨中建立保皇会组织。

有关“立宪派”的历史故事

  • 1906年4月18日 革命派与君主立宪派展开大论战

    [摘要]:1906年4月18日革命派与君主立宪派展开大论战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1905到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及革命的_作业帮从1906年到1907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进行了一场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大辨论,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①是革命。

  • 立宪派是什么阶级派别

    坐宪派是指20世纪早期伴着“新政”以及“准备坐宪”而兴起的资产阶层下层及其政治代表所构成的政治家数。代表人物有国际为处置真业的年夜本钱家以及名流(如张謇)。外洋为已经沦为保皇派的康无为,梁启超坐宪派的基础主意是:既否决浑晨统治的近况,请求变革,也否决反动,主意真止“君主坐宪”。即持续坚持以浑晨天子为

  • 立宪派与共和派的论战(一):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思想及论战背景

    康有为因对光绪怀有赞赏和愧疚之心,遂组织保皇会,在海外策动勤王运动,意欲用武力光复光绪的君权并除掉慈禧太后,被人称为保皇派。在康有为的努力下,日本、加拿大、美国各地大城市均设立了保皇会的支会,日本横滨的支部由梁启超负责。一时之间,保皇运动比孙文的革命运动更受海外华埠人士欢迎。保皇会还通过积极开展宣传

  • 爱新觉罗载泽为何十分推崇立宪派?

    爱新觉罗·载泽出生于1868年3月17日,去世于1929年6月,是晚清主要的宗室大臣之一,立宪派的重要人物,除此之外,关于爱新觉罗·载泽还有哪些介绍呢?爱新觉罗·载泽是胤禑的五世孙,他的父亲是辅国公奕枨,因为嘉庆帝的第五子惠亲王绵愉的第四子奕询没有孩子,所以载泽被奉旨过继为嗣。后来在1877年,载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