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王安国

王安国——北宋诗人简介

王安国

王安国的资料

  本 名:王安国

  字 号 :平甫

  所处时代:中国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

  出生时间:1028年

  去世时间:1074年

王安国的介绍

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王安石之弟,北宋政治家、诗人。他自幼聪颖上进,虽未曾从师入学,但写出的文章却有条理。12岁时将其所写的诗、铭、论、赋数十篇向人展示,观者无不惊叹其文采超群。他的《题滕王阁》一诗是在13岁时登滕王阁所作,诗中言尽而意不尽,极有韵味。从此,他的文章在士大夫和文人中流传,并得到好评。而他也越奋发读书,对诗文、词赋更有所长。他虽然多次参加应试,但因仕籍纠葛,又不愿倚仗其兄王安石之势谋取功名,因而未能中第。

为此,欧阳修曾有诗说:“自惭知子不能荐,白首胡为侍从官。”在参加茂才考试时,负责考选的官员将其所写的文章列为第一,但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安国不但文才出众,而且长期尽心尽力侍奉母亲,广结善友,是个出名的贤士。熙宁元年(1068年)经大臣--三司使韩琦举荐,经神宗召试,赐进士及第,任西京国子监教授,教授西京国子。此时他已41岁,才从布衣入仕。因是王安石胞弟,熙宁四年(1071年)任满回京,神宗召见,询问外界对王安石变法的反映。王安国对王安石变法不甚理解,颇有微词,直说道:“恨之人不明,聚敛太急耳”!(外面说他用人不当,敛财太急了)。

这与神宗的想法相悖,神宗不悦,未予重用,只授予崇文院校书,后改为著作佐郎秘阁校理,世称王校理。安国对变法由不理解到反对,因而对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吕惠卿和曾布也很有意见,当王安石劝他少沉溺于吹笛时,他则要其兄远小人。吕惠卿对此非常气愤,熙宁七年,趁王安石罢相,他任参知政事之机,借郑侠以《流民图》反对新法下狱事,认为王安国与郑侠属同党,削职放归乡里,“天下之人皆以为冤”。不久,朝廷决定再次起用他时,他却不幸因病亡故。熙宁七年八月卒,年四十七。其后裔:曾孙王仕荣迁居临川荣山乡,曾孙王仕显迁东乡蒿源、浯溪一带。

有关“王安国”的历史故事

  •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为何反对其变法?(王安国与王安石)

    说到"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就是其中之一,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爱国诗人被人铭记,他也确实留下了很多传世的名作。其实王安石当时也是朝廷大员,做到了最高层的宰相,可谓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然而,事情并没有进行得那么顺利,因为它的政治改革损害了许多王公贵族的利益,所以遭到许多保守派的反对,甚至他的亲弟弟王安国也反对它

  • 王安国

    王安国(1694—1757)字书臣,号春圃,江苏高邮人,王念孙之父。王氏祖上居辽东,明末迁高邮,式微七世。王家第八世开始从儒,四代皆是名儒。十二世王安国禀承家训,从小精读四书五经,雍正二年以殿试一甲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广东学政,左都御史兼领广东巡抚、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王氏祖上素贫,

  • 王安国:北宋诗人、政治家,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王安国是北宋时期的诗人和政治家,是宰相王安石的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一同被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出生于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自幼聪颖好学,尽管没有正式入学受教,但他所写的文章却富有条理。年仅12岁时,他展示了几十篇自己写的诗歌、铭文、论文和赋作品,观者无不惊叹他超群的文采。他在13岁时登

  •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为何反对其变法?

    说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大家对他的印象更多的是一位爱国诗人,他也确实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其实王安石在当时也是朝廷命官,最高做到了丞相的位置,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事情却并没有这么顺利,因为其政治上推行的变法,损害了许多王公贵族的利益,因此受到了很多保守派的反对,

  • 北宋诗人、政治家:王安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安国是北宋时期的诗人和政治家,是宰相王安石的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一同被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出生于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自幼聪颖好学,尽管没有正式入学受教,但他所写的文章却富有条理。年仅12岁时,他展示了几十篇自己写的诗歌、铭文、论文和赋作品,观者无不惊叹他超群的文采。他在13岁

  • 王安国最经典的一首词,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清平乐》原是唐教坊曲,关于其名来由说法不一。或说是寄予了海内清平的祈求,或说取自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清平乐·春晚》宋代: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国安是王安石的弟弟,他文思敏捷,其诗博而深。这

  • 王安国:17岁新兵一举炸死12名越军,成为战斗英雄

    1979年3月8日6时,14军42师126团2营奉命从云南省麻栗坡县董干地区的兴隆湾出发,在12、13号界碑越境,经大隆、马伐点,在友邻地方部队的配合下,攻歼铺榜地区的越军。5连担任营的前卫连,当2排于14时进至1777高地附近时,遭到越军依托无名高地坚固工事的顽强阻击,2人负伤。无名高地是1777

  • 王安国是王安石的弟弟,为何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王安石作为宋朝最为著名的变法家,在主持熙宁变法的过程中受到了保守派旧党的普遍反对,甚至很多与他亲密的人都站在了反对者的一边。这其中有他的朋友韩维、吕公著等人,也有他的学生郑侠。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也站在了对立面,与旧党的官员密切来往,支持他们废除新法的意见。为此兄弟俩的关系非常不好

  • 江阴银行:董事会同意聘任王安国为副行长

    来源:金融界6月24日,江阴银行发布公告称,第七届董事会2022年第一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副行长的议案》,同意聘任王安国为该行副行长,王安国的任职资格尚需报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王安国简历:王安国,男,1982年12月出生,中国国籍,研究生学历,注册会计师,经济师职称。2008年9月

  • 最美诗词 |《清平乐 · 春晚》王安国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下方卡片”,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每天与您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清平乐·春晚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01解读这是一首伤春词,《唐宋诸贤绝妙好词》题名为“春晚”。此词的

  • 结党营宋(十六)王安国是王安石的弟弟,为何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王安石作为宋朝最为著名的变法家,在主持熙宁变法的过程中受到了保守派旧党的普遍反对,甚至很多与他亲密的人都站在了反对者的一边。这其中有他的朋友韩维、吕公著等人,也有他的学生郑侠。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也站在了对立面,与旧党的官员密切来往,支持他们废除新法的意见。为此兄弟俩的关系非常不好

  • 王安国的一首情词,全词含蓄委婉,深蕴不露,不着情字却处处见情

    王安国,王安石四弟。自幼聪慧,操笔为文皆有条理,年十二时,出其所作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叹。王安国诗歌多为寄情山水之作,艺术上格律稳健,风韵秀雅,足以名家。王安国亦擅词,并能打破词的香艳传统,将丰富的社会人生内容融入词中。如下面这一首《清平乐·春晚》,全词含蓄委婉,深蕴不露,不着情字却处处见情

  • 王安石弟弟王安国儿女情长,文采飞扬,成就1首千古名篇

    #头条创作挑战赛#现在很多网友都热衷于调侃苏轼的弟弟苏辙,说苏辙之所以当宰相,就是为了捞一路被贬官的哥哥苏轼。苏轼一次次被贬官,苏辙却一步步往上爬,还不同捞苏轼,让人觉得非常好玩。显然,这个梗之所以有趣,还在于苏轼太有话题度,连带着弟弟苏辙也加上了许多热度。不然的话,很多网友只知道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

  • 江阴农商行副行长王安国很年轻今40岁 是研究生学历很受重视多次被提拔

    运营商财经网 实习生 杨雪利/文近日,江阴农商行收到了《中国银保监会无锡监管分局关于核准王安国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了王安国江阴农商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接下来运营商财经网将梳理江阴农商行副行长王安国的履历。王安国很年轻,公开资料显示,他出生于1982年,今40岁,是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研究生学历。此

  • 北宋诗人王安国的十首诗词,其词工丽曲折多婉约,其诗多山水之作

    王安国,字平甫,临川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自幼聪慧,操笔为文皆有条理,年十二时,出其所作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叹。屡举进士不第。神宗熙宁初,因韩绛的举荐,召试,赐进士及第,除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秩满,授崇文院校书,改秘阁校理。因

  • 王安国为了寄寓深沉的身世感慨,遂作《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1028-1076),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诗、词、文三类作品皆丰。他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

  • 王安国诗词名句赏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王安国(1028-1076),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诗、词、文三类作品皆丰。他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

  • 王安国《清平乐·留春不住》:此词旁托曲致,新颖而有情趣

    王安国(1028-1076),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诗、词、文三类作品皆丰。他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

  • 伤春词中的经典之作:赏析王安国的《清平乐·春晚》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王安国的《清平乐·春晚》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春晚(宋)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注释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平乐

  • 王安国简介 北宋著名诗人临川三王之王安国生平

    王安国(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宁进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他自幼聪颖上进,虽未曾从师入学,但写出的文章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