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2012年8月26日,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高官会议开幕。自成立以来,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

有关“不结盟运动”的历史故事

  •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是什么?影响很大吗?

    不结盟运动是20世纪初期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不结盟运动的影响。第一,不结盟运动促进了多极化的世界秩序的形成。在不结盟运动之前,世界上的大国主要是以英、法、俄为代表的欧洲列强和以德、日为代表的亚洲列强。而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许多新兴国家开始

  • 不结盟运动发起国家有哪些?是由多个国家发起的吗?

    不结盟运动是20世纪初期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由多个国家共同发起。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不结盟运动发起国家的历史背景和影响。第一段:历史背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面临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和尊严,这些国家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国际合

  • 不结盟运动时间(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和背景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全都因二战而元气大伤。而亚非拉等殖民地地区的民族意识觉醒,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大量的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国家纷纷独立。二战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当时的国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因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巨无霸大国的存在,弱国被他国干涉内政的例

  • 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发起国

    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发起国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结盟运动尝试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义。在新形势下,不结盟运动着重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那么不结盟运动发起国是哪些呢?不结盟运动照片不结盟运动现有120个成员

  • 解密:不结盟运动有着什么样宗旨和主要活动?

    不结盟运动诞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结盟运动的内容不断丰富,但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维护世界和平;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首脑会议是不结盟运动最重要的活动形式

  • 不结盟运动的背景:为什么会产生不结盟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J·B·

  • 不结盟运动的历史:不加盟运动有着什么样的历史

    “不结盟”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将一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之后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

  • 不结盟运动简介:华约北约外的另一个国际组织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