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结盟运动的背景:为什么会产生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的背景:为什么会产生不结盟运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11 更新时间:2023/12/22 10:14:0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示和政治推动。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J·B·铁托、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晤,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随后,印尼总统苏加诺、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加纳总统K·恩克鲁玛等政治活动家也积极倡导不结盟运动。

1961年6月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富汗5国发起,在开罗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有20个国家参加。会议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条件:

① 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

②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③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

④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

⑤不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标签: 不结盟运动华约北约

更多文章

  • 不结盟运动的历史:不加盟运动有着什么样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不结盟运动,华约,北约,

    “不结盟”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将一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之后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

  • 不结盟运动简介:华约北约外的另一个国际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不结盟运动,华约,北约,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 巴黎和会的历史背景:一战后世界格局继续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巴黎和会,一战,外交,

    巴黎和会(英文:Paris Peace Conference,法文:Conférence de paix de Paris,德文:Pariser Friedenskonferenz)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为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

  • 解密:一战后的巴黎和会的会议内容具体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巴黎和会,一战,外交,

    巴黎和会(英文:Paris Peace Conference,法文:Conférence de paix de Paris,德文:Pariser Friedenskonferenz)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1918年11月11日

  • 巴黎和会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分赃大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巴黎和会,一战,外交,

    巴黎和会(英文:Paris Peace Conference,法文:Conférence de paix de Paris,德文:Pariser Friedenskonferenz)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

  • 解密:美英苏三方的雅尔塔会议在什么地方召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雅尔塔会议,中国,苏联,

    美英苏三方在黑海东岸召开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期间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丘吉尔原本希望在地中海谈判,罗斯福总统行动不便,也不愿意过分跋涉,但斯大林坚持不离开苏联控制的土地。形势的变化,英美不得不迁就苏联。会址选定在黑海附近是美国白宫首席顾问霍普金斯先提出来的,他在一次和苏联驻美大使葛罗米柯的谈话中提出这个建议

  • 雅尔塔会议背景:罗斯福急需苏联参与对日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雅尔塔会议,中国,苏联,

    1943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最后结束的阶段,德意日法西斯败局已定,随着反法西斯盟国军事行动的发展,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而产生的一系列政治问题需要迅速解决,特别是应该制定盟军在反希特勒德国战争最后阶段的协同一致的军事行动计划,处置战败的德意志“帝国”的基本原则,对日作战,实现战后世界国际安全问

  • 雅尔塔会议简介:英美苏三国谈判分配战后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雅尔塔会议,中国,苏联,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是美国(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 沙俄农奴制改革的历史意义:沙俄国力蓬勃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沙俄,农奴制,改革,,沙俄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

  • 沙俄农奴制改革的经过:沙俄是怎么废除农奴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沙俄,农奴制,改革,,沙俄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