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精兵简政

精兵简政

1941年11月6日,开明绅士李鼎铭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首次提出精兵简政这一重要政策。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非常重视。同年12月,中共中央向各抗日根据地发出了精兵简政和发展经济等问题的指示。精兵,即提高部队的质量,增强战斗力。

有关“精兵简政”的历史故事

  • 北宋的“冗员”:每次新政都主张精兵简政,但宋朝官吏却越改越多

    (梦归秋辰:第575期)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研究宋史,而伴随着人们的研究都发现了宋朝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三冗。那么,什么是三冗呢?我们顾名思义就能明白,三冗就是冗兵、冗员、冗兵,说到底就是人员泛滥导致开支庞大。我们就用冗员作为根本,只不过这里所说的“员”不仅仅是官吏,还有禁军的数量。三冗宋朝为了解

  • 精兵简政的主人公是谁

    精兵简政的主人公是谁?精兵简政的主人公是:李鼎铭1938年10月侵华日本军队占领武汉后,改变其侵华政策,逐步将主要军事力量转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加紧封锁与破坏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日渐缩小,物质供应极端困难。由于党、政、军、民机构庞大,脱产人员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