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绿林起义

绿林起义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称帝后,对内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对外挑起兵端,加重了人民负担。再加上天灾频仍,人们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暴政。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等组织饥民发动武装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数月间达七、八千人,史称为绿林兵。地皇二年(公元21年),荆州牧发兵二万围攻绿林,王匡等出山迎击,大破官军,起义队伍发展到五万余人。

有关“绿林起义”的历史故事

  • 绿林起义的故事

    《资治通鉴》:法令烦苛,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繇役烦剧,而枯旱、蝗虫相因,狱讼不决。吏用苛暴立威,旁缘莽禁,侵刻小民,富者不自保,贫者无以自存,于是并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王莽设置羲和命士,督促实行管理财政的五均、六管制度。每郡有几个名额,都由富豪、大商人担任。这些官员乘坐

  • 绿林起义军为何立无能的刘玄为皇帝,而不是刘演、刘秀兄弟?

    王莽统治末年,内政混乱、天灾不断,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起义,影响最大的有绿林军、赤眉军等。当时,对王莽篡位不满的刘氏宗族,比如刘演、刘秀兄弟等,也率众起兵。刘演兄弟召集了宗族、宾客、朋友等,在南阳、新野、舂陵等地同时起兵,兵力有七八千人。但是他们势单力薄,难以对抗王莽的大军。绿林军虽然人数较多,但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