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

元代政区名,亦指该政区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金时,尚书省臣去地方直接统领军政,称行尚书省事。蒙古进占中原,仿金制,委地方军阀或金朝降官以行省名号。灭金后,在燕京等地曾设行尚书省。忽必烈即位后,在中央设中书省以总领全国政务,省臣受命统领地方军政,称行中书省事。行中书省逐渐成为固定政区和该政区官府名称。

有关“行中书省”的历史故事

  • 小明王封朱元璋为行中书省丞相和平章有何不同?

    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集庆为应天府。时任农民起义军名义上的领袖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至正十九年,朱元璋控制了江左、浙右等地,小明王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

  • 朱元璋升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

    处州的攻占,标志着朱元璋浙东战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也是他发动地区性统一战争的胜利。人们常说:好事成双。这不,就在浙东战场攻占处州的捷报到达之前的龙凤五年(1359)五月,“老领导”宋小明王颁发诏谕,擢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也就是说尽管当时朱元璋雄踞一方

  • 元朝征东等处行中书省管辖区域介绍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征东行中书省或征东行省,又称日本行省或征日本行省,是元朝政府曾在朝鲜半岛设立的一个特殊的行中书省。简介元朝为了控制高丽,规定高丽王应娶蒙古公主为后,且高丽世子幼年应在大都蒙古朝廷长大。元初曾征发高丽军参加元日战争,元末也有高丽军参加对红巾军的战争。与其他行中书省不同的是,该行

  • 行中书省和中书省的区别

    行中书省,中国元朝(中统、至元年间)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民间简称“行省”或“省”。元代从至治(1321-1323年)到至正(1341-1369年)。元朝全国四级地方行政制中,首都所在的腹里地区(今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内蒙古部分

  • 李思齐:元末军阀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李思齐(1323年-1374年),字世贤,罗山人,元末明初将领。李思齐最初与察罕帖木儿(又名李察罕)组织武装,镇压红巾军,后拥兵陕西长安,元将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进攻数次,都不得以攻破。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思齐降明。后朱元璋派李思齐招降王保保,王保保礼遇有加,并派骑兵送归。后快抵塞内时,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