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明王封朱元璋为行中书省丞相和平章有何不同?

小明王封朱元璋为行中书省丞相和平章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17 更新时间:2023/12/30 11:21:07

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集庆为应天府。时任农民起义军名义上的领袖小明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至正十九年,朱元璋控制了江左、浙右等地,小明王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

“平章”、“丞相”是个什么官职呢?这一时期,农民起义尚未建立统一的政权,因此也没有形成新的官制,所以朱元璋的这两个官职仍是元朝的官。

元代的“平章”、“丞相”比较多也比较乱,京城的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丞相,副相为平章。而地方上所设的“行中书省”,其长官也是丞相、平章。所以要搞清楚这两个名称,必须要了解元代的行省制度。

“行省”一词最早出现于金代,但那时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行政单位。元至元年间,才在各地制行中书省,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

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行省的机构组织可以分为长贰正官、左右司,及其他属官。《元史·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凡十,每省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左右丞各一员,正二品;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甘肃、岭北二省各减一员。”由于丞相与平章都是从一品,容易产生混淆,所以重点来将这两个职务。

1、丞相

元行省置左丞相(中书省相头衔,临时派出者除外),始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当时的江淮行省忙兀台升任江浙行省左丞相。此后,阔阔你敦、阿里海牙、铁木迭儿等相继担任辽阳、湖广、云南等行省左丞相。到了至大三年(1310),全国十个行省中设丞相的行省多达八个。

仁宗初年,行省丞相的人数设置趋于严格,除了河南江北、江浙两个行省外,其他行省不设丞相,只有平章二员。此后多数时期内设丞相的行省仅有两三个。

行省左丞相为从一品,比中书省左丞相低一级,而与行省平章同级。丞相的长官身份十分显赫,节制辖区内的一切军政事务。此外,丞相的长官之尊,主要还体现在对行省唯一符印的直接掌管上。

从至元十九年(1282)起,各行省改为“止用印一”,其余印章均被朝廷回收弃用。至正二十四年(1364),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向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帖木儿逼取所掌符印,而代为左丞相。这也说明元末行省之印仍由左丞相掌管,仍然是行省长官权柄的象征。

另,武宗朝岭北、河南等少数行省还同时设立两名丞相任职。不过两个丞相分工不同,一个负责军事,一个负责民政,有时也分左、右丞相。但这种情况不多见,仅是个例。

2、平章政事

行省丞相之下,为平章政事,一般设两员,级别也是从一品。在不设丞相的行省,两名平章都是行省长官,其中一名为首席平章。此首席平章还享有一个特权“为头儿的一个放鹰”。

至元二十五年(1288),湖广行省左丞相阿里海牙去世后,朝廷取消了左丞相一职,以秃满、要束木两人任湖广行省平章,省内一切政务并听二平章节制。

原本这两个平章权力是一样的,没有从属之分。但由于要束木为人专横,每逢元旦,先召百官于其家受贺,然后赴省署望阙向皇帝贺新岁。由此可见,在不设左丞相的行省,平章并不亚于左丞相。

然而,行省丞相在位时,平章随即失去了长官的地位,降为丞相的佐贰。比如武宗朝时,江浙行省丞相答失蛮竟然当众殴打平章孛兰奚,结果受到御史台的弹劾,但最终朝廷只是“遣使诘问”,未作严肃处罚。这也表明行省丞相与平章之间有着一定的尊卑之别。

回过头来再讲朱元璋,当时正处元末乱世,农民起义军与元军大战。小明王韩林儿被视为名义上的“王”,所以他依元制封朱元璋为平章、丞相,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朱元璋野心大,不久之后便封为了吴国公,到了明朝开国前一年,他已经是吴王了。

更多文章

  • 张弘范既非宋朝人也不是金国人怎么成了汉奸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弘范,汉奸,南宋,元朝

    崖山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悲壮、最为沉痛的一场海战。交战的双方为风头无两的蒙古帝国和国力渐微的汉人政权南宋。蒙古帝国已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亚欧大陆,准备在这场战争中予对手最后致命的一击。南宋帝国自从被金帝国压制在淮河以南一线后,一直积弱不振,并苦苦抵抗了新兴的蒙古帝国近半个世纪之久。这注定是一场不对

  • 不同的视角:台湾学者绘制的中国历代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代版图,中国历代疆域,中国古代疆域

    中国石器时代的时间相当漫长。但是,没有它的积累就没有日后辉煌的中华文化。新石器时代是氏族社会发展的巅峰,为进入奴隶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禹是原始社会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除了为夏朝诞生做好准备外,还划分九州、展现当时的形势。九州的名称对后世行政区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商朝最大贡献就是稳定了华夏族在黄

  • 在位时间短,君主的寿命短:细数七位穆宗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庙号,穆宗

    穆宗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庙号,庙号为穆宗的皇帝一共有七位。穆宗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位时间短,君主的寿命短。历史上的穆宗总体上来说都没有什么作为,一般都是王朝中普通的守成之君。讲述历史上的七位穆宗皇帝,详情请见下文。第七位: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清穆宗就是同治皇帝爱新觉罗&m

  • 唐朝在西域有哪些都护府,何时失去西域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都护府,西域,西域都护府,唐朝

    说起都护府,最先想起的就是西汉时的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是汉朝强大国力的产物,汉朝打败西域的匈奴势力后,任命郑吉为西域最高军政长官,监护西域诸多小邦国的安全,因此称为“都护”,其机构为西域都护府。?到了盛唐时期,随着国力强盛,为了更好地管理越来越大的疆域,不但在西域设立了都护

  • 强唐弱宋:大唐盛世的军事力量,有多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唐盛世,唐朝军事,唐朝

    唐朝是我国历史朝代当中极为璀璨的那颗明珠,即便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是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唐朝跟世界贸易联系密切,将唐朝文化向外输出。就算是现在,外国人将中国人聚集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是多么的强大。唐朝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文化,还体现在军事上边,那么大唐时期的军事实力究竟

  • 宇文北周:一个奠定隋唐盛世前奏的悲情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周,隋唐,南北朝

    宇文北周昙花一现时势造就盛世隋唐557年南北形势图:北周、北齐、南陈对峙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侄宇文护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侄子司空宇文

  • 西秦大地羌汉人民反抗东汉的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羌汉人民反抗东汉,东汉

    羌人尊炎帝为祖先,发祥于宝鸡,后来其中的一支向西转移,保持着游牧人的习惯,不同于已与华夏族融合的羌族。西汉后期,这部分羌人活动于青海、甘肃一带,与汉人错杂居住,因受地方官吏和汉族地主侵夺,常常起来反抗。东汉初,大将马援、马武、窦固等击败羌人,强迫其迁至天水、扶风一带。内迁的羌人仍受欺凌,遂掀起起更大

  • 宋朝历史上有名“烛光斧影”之谜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烛光斧影,宋朝,赵匡胤,赵光义

    历史上也有很多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而形成悬案,被人嚼尽舌头的所谓之谜,就如今天的“假新闻”一样,越离奇越新鲜越有嚼头越有人信,正如不久前凤凰台播报的,现在美国认为“登月”是在摄影棚里做出来的人,已经占多数了。当然这都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因为用平常的理智,

  • 刘伯温《烧饼歌》预测大明“遇顺则止”亡于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烧饼歌,遇顺则止,谶纬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能称之为预言家的,屈指可数的,例如姜子牙、鬼谷子、诸葛亮、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等等。唐朝袁天罡和李淳风所作的《推背图》,对唐朝及以后朝代重要事件做出了预测。民间有一首《烧饼歌》流传的很广,据说是刘伯温所作,为朱元璋算了大明江山几百年的国运,算到最后时,刘伯温说明朝“遇

  • 中国历朝历代税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朝历代税赋,中国历朝历代,税赋

    在中国2000多年的皇权帝制社会里,历代皇室和历代朝廷均遵循:(1)“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治国安民原理(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民权保障机制(3)“藏富于民,还富于民”的以民为主的民主原则因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