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太子太保

太子太保

太子太保

太子太保,别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清朝时太子太保等是从一品官,但是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

有关“太子太保”的历史故事

  • 明朝李如松简介-明朝李如松(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

    李如松简介: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小编今天讲一位明朝历史人物:明朝李如松,历史上评为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李如松,明朝历史李如松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李如松,别名:李子茂,李仰城,国籍:(明朝)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

  • 第三节 太子太保,“罗锅”刘墉

    刘墉,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香岩、穆庵、溟华、青原、东武、日观峰道人等字号,为清代名重一时的书画家、政治家,祖籍江苏徐州丰县。1958年,刘墉墓被挖开,就其尸骨而言,一米九左右。但是为什么刘墉会被称为“刘罗锅”呢?

  • 明朝太子太保、二部尚书叶梦熊生平简介

    叶梦熊(1531~1597年),字男兆,号龙塘,又号华云。嘉靖十年(1531)正月廿七日子时出生,卒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六月十二日,享年67岁。他文能安邦,着有《华云集》、《五镇奏疏》、《筹边议》、《太保集》、《战车集》、《四库提要》、《运筹决胜纲目》等书;武能定国,雄才大略,功勋卓着,深得万

  • 太子太保李侍尧个人简介(清朝中期大臣李侍尧的结局)

    李侍尧(?一1788年),字钦斋,汉军镶黄旗人,清朝中期大臣,二等昭信伯,谥号恭毅。李侍尧是户部尚书李元亮之子,二等伯李永芳四世孙。李侍尧精明干练,颇有才略,史书记载:“侍尧短小精敏,过目成诵。见属僚,数语即辨其才否。”李侍尧在乾隆初年曾被乾隆接见,先后出任军机处章京、热河副都统、工部侍郎、户部侍郎

  • 英国人罗伯特赫德为何执掌大清海关47年,死后为何还追谥为太子太保

    事实上大清帝国之所以在最后那些年没有因为财政破产而灭亡,这其中很大的功劳就是这个英国人的啊,而这个英国人就是罗伯特·赫德。这位赫德同志在1854年来到中国,自1863年就担任了海关总税务司以后,就掌控中国海关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一直到1908年才离职回到英国。赫德能够长期掌控中国的海关,不仅仅因为他背

  • 古代的太子少保和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说到古代的太子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皇位的继承人了,那么我们也经常有听说过什么太子少保和太子太保这两种人了,那么这两种人的官职在和现代的官职做对比的话会是什么官职呢?而且他们又有什么分别呢?如果想知道这两个区别的网友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太师、太傅和太保合称三孤。太公望在周朝初年就做过

  • 明朝政治家廖纪简介: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古代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是什么官职 换做现在是什么级别

    很多人都不知道古代官职,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清代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放现在是个什么官?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古代有不少让现代人大跌眼镜的官职名,比如“行走”,是清代年间调充某项职务但还没有给正式官衔的人;“太子洗马”则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牛人”却是养牛的官

  • 太子太保 太子太师 太子少傅有什么区别?

    古代所谓的“三公三孤”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以及少师,少傅,少保。这些官历史都极为久远,是仅有的从周朝保留到明清的官职。地位极为尊崇。太师,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古时三公之首,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晋代避司马师讳,曾改作太

  • 太子太保出现于哪个朝代?

    太子太保,别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清朝时太子太保等是从一品官,但是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其安全。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古代不

  • 明朝太子太保霍韬夫人墓在哪 如何评价霍韬

    霍韬霍韬字渭先、号兀崖,人称渭崖先生、南海县的“三老阁”,出生广东省佛山市,是明朝时期的大臣。霍韬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深得嘉靖帝器重信任,为人耿直决绝不受升官之事。那么,张廷玉在《明史》中是如何评价霍韬的呢?霍韬夫人墓增城霍韬墓位于增城市永和镇九如乡后龙山,最上为坟头,由3

  • 明朝太子太保戴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戴珊(1437-1505)字廷珍,号松厓。江西浮梁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与刘大夏同年。历官御史,督南畿学政,陕西副使,督学政,正身率教,历浙江按察使、福建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谥恭简。《明史 列传第七十一》戴珊,字廷珍,浮梁人。父哻,由乡举官嘉兴教授

  • 清朝康熙朝辅政大臣太子太保:苏克萨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苏克萨哈(?-1667年),纳喇氏,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历官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等。人物生平苏克萨哈初授牛录额真。崇德六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明总督洪承畴师赴援,太宗亲帅大军蹙之,苏克萨哈战有功,授牛录章京世职,晋三等甲喇章京。顺治七年,世祖命追复苏纳世职,以苏克萨哈并袭为

  • 北宋大臣枢密使、太子太保颖国公:庞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北宋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

  • 明朝大臣张佳胤简介:官至兵部尚书,授太子太保衔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北宋宰相韩绛简介:参知政事韩亿第三子、太子太保韩缜之兄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绛(1012年—1088年),字子华,原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后迁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

  • 明朝太子太保戴珊简介:历浙江按察使,福建左右布政使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太子太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傅有什么区别?

    古代所谓的“三公三孤”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以及少师,少傅,少保。这些官历史都极为久远,是仅有的从周朝保留到明清的官职。地位极为尊崇。太师,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古时三公之首,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晋代避司马师讳,曾改作太宰。晋之后复称太师﹐多为

  • 揭秘: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太师、太傅和太保合称三孤。太公望在周朝初年就做过太师,而大名鼎鼎的周公旦则为周朝的太傅,而召公则为太保。这个时候的太师,太傅和太保都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宰相,可谓是军务政务一把抓。太子是未来的国君,能成为太子的老师,是至尊的荣耀和地位,但是却没有真正的权力。到后来三公三孤作为一种荣誉,封

  • 东宫三师的简介: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通称

    我们通常所说的“东宫三师”其实指的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官职,而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种官职的并称,官属从一品。顾名思义,“东宫三师”都是东宫官职,主要负责教导辅佐太子,其中太子太师主要教文,太子太傅主要教武,而太子太保则负责保护太子安全。太子作为皇帝选定国家的继承人,他的选举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