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宰相韩绛简介:参知政事韩亿第三子、太子太保韩缜之兄

北宋宰相韩绛简介:参知政事韩亿第三子、太子太保韩缜之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53 更新时间:2024/1/16 17:06:19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韩绛(1012年—1088年),字子华,原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后迁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北宋大臣,参知政事韩亿第三子、太子太保韩缜之兄。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历任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要职,后官至司空、检校太尉,封康国公。卒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追赠太傅,谥号“献肃”。

人物生平

韩绛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状元是杨寘,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历户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嘉祐年间,历知庆州、成都府、开封府。为三司使。

宋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治平二年(1065年),权知开封府(《开封府题名记碑》)。

宋神宗即位,拜枢密副使。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罢知邓州,徙许州、大名府。

元丰元年(1078年),任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又入朝授西太一宫使。

元丰六年(1083年),改知河南府。夏季,河南府突降暴雨,受灾的百姓十分之五、六。韩绛开仓赈济灾民,延城筑堤。数月后,大水又到来,百姓依赖新堤得以幸免。

宋哲宗即位,韩绛改任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又任北京留守。黄河小吴埽再次决堤,都水监建议在大名府城旁凿渠,使其向东流至黄河下游的金堤,以分水势。韩绛说:“这个计划一定失败,白白浪费国力,而让大名人流离失所,这不是治河良策。”他上次向朝廷上奏,最终得以罢修河渠。

元祐二年(1087年),韩绛告老辞官,哲宗命其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

元祐三年(1088年)九月三日,韩绛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哲宗为他辍朝两日,追赠太傅,谥号“献肃”。关于其逝世月日,史料有三月初九、三月二日、九月三日三种说法。

标签: 北宋韩绛

更多文章

  • 北宋大臣吴充生平简介 北宋大臣吴充的后裔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吴充,宰相,北宋

    吴充(1021年-1080年)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北宋大臣,礼部侍郎吴侍问次子,参知政事吴育之弟。景祐五年进士,调谷熟县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除集贤校理,吴充之子吴安持是王安石的女婿,但不支援王安石变法,认为新法不便于民。熙宁八年,为枢密使。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罢相,

  • 王珪怎么读 王珪生平简介 王珪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珪,宰相,北宋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河东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被流放嶲州。贞观年间,征召回朝,

  • 唐初四相王珪:和魏征一样从李建成旧部成为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宰相,唐初,王珪,

    王珪(570年-639年),字叔玠,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朝宰相,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王珪早年曾任太常治礼郎,因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王珪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被流放嶲州。贞观年间,王珪被征召回朝,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

  • 王涛简介 唐朝医学家名医王珪的孙子王涛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涛,唐朝,医学家

    王涛,(生卒年不详)唐朝医学家。是名医王珪的孙子。曾任给事中、邺郡太守等职。勤奋好学,博览古医书多方求教名医,尤以治疗妇科和儿科病见长。著有《外台秘要》一书,记载很多古医方和各种传染病,并特立妇科和儿科专章。

  • 北宋大臣韩缜的故事 韩缜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缜,宰相,北宋

    转运使,神宗时自龙图阁直学士进知枢密院事。曾出使西夏。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封崇国公。《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元祐元年,御史中丞刘挚、谏官孙觉、苏辙、王觌,论缜才鄙望轻,在先朝为奉使,割地六百里以遗契丹,边人怨之切骨,不可

  • 北宋大臣韩缜生平简介 韩缜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缜,宰相,北宋

    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庆历二年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自龙图阁直学士进知枢密院事。曾出使西夏。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封崇国公。《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

  • 韩缜简介 北宋哲宗时期中书侍郎宰相韩缜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缜,宋朝,北宋宰相

    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庆历二年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自龙图阁直学士进知枢密院事。曾出使西夏。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封崇国公。《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

  • 后世是如何评价吕公著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公著,北宋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寿州人,北宋中期官员、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公著讲说以治心养性为本,语约而理尽。在宋代学术史上,开启了吕学端绪。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五州录》《吕申公掌记》《吕正献集》《吕氏孝经要语》《

  • 北宋宰相吕公著简介:在宋代学术史上,开启了吕学端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吕公著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钦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 ),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

  • 吕大防:北宋宰相、书法家,在各方面都有所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大防,北宋

    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县无井,饮水困难,大防将泉水引入县,县民名之曰“吕公泉”。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因参与濮议而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