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李广为何一生未能封侯?

揭秘:李广为何一生未能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4/1/19 16:20:31

在经历前期数十年的韬光养晦,汉武帝决意反击匈奴。汉朝的对外战争就此打响。 而根据汉武帝时期的分封条件必须要有切实的军功才能够名列侯爵之位,而汉武帝时期,边疆的著名将领李广征战了一生都没有被封侯。不仅使得司马迁,也使得后世为李广抱不平。为何在同时期的卫青霍去病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侯爵之位? 很多人说,因为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武帝所宠幸的外戚。而西汉建立以来,刘邦便明确提出非议异姓不得封王的分封制度,这固然也有一定道理。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汉武帝并不昏庸。分封是奖励和激励成效的手段,汉武帝也没有将一些成不了气候的宗族子弟位列侯爵。整体而言,封侯依然是以军功为主。真的是李广的军功不如卫青,霍去病吗?这主要就看观察者究竟站在什么角度想。其实李广的成名要远远早于两人,也共同参加过讨伐匈奴的战争,但是两人的表现却出乎意料,在当时李广已经是名满天下在匈奴也有一定的名气,而当时的卫青除了是汉武帝外戚集团的身份之外,并没有太多被人知晓的条件。

因此即便当时双方都是主力,无论是己方人员还是匈奴,都认为李广应该是之中的主力军。可能也正因如此,虽然两人都同率了1万骑兵进攻匈奴,结果李广全军覆没,本人受伤被俘虏。经历多次辗转才逃回汉朝,而卫青所率领的军队,直入匈奴境内。取得了第一次战果,这一场战争结束之后,李广被罢官,而卫青则被汉武帝封为关内侯。虽然此次杀伤不大,但是这一次的意义重大。这应该是自刘邦主动攻击匈奴以来,获得的第一次主动性的战胜。之后的多次战争,卫青都成为进攻匈奴的主力,并且取得大大小小的胜利,而这时的李广依然没能立下显赫军功。

这让汉武帝对这个边疆名将十分不满意。又由于汉武帝提拔了一批先进大将,个个战力非凡,因此上了年纪的李广就被皇帝所冷落。直到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漠北大战爆发之后,李广才再次请求出征,勉强做了卫青的下属,但是这一次,李广又不争气了,他竟然迷路了,使得匈奴在这个缺口逃了出去。李广再也无缘封侯之位。而此时的卫青如日中天,连战连胜,斩杀匈奴数千人。可以说,李广在汉武帝决定大规模反击匈奴的两场战斗当中,都因为军事上的失败而受到冷落,无法封侯,而李广的儿子敢,在北方作战当中英勇绝伦。

反而得到侯爵。李广当然是一代名将,其在边疆的驻守让匈奴,闻之而丧胆,在其戍守的边疆地区,匈奴不敢随意进犯南下掳掠保一方百姓之太平。但是这更多的是符合老百姓和儒家文人的心态。守成有余,而攻略不足是李广的缺陷。并不一定说李广不适合做进攻型的将领,而是事实如此。每当国家主动进攻匈奴时,李广都没能把握战机。相反,卫青和霍去病除了深受汉武帝宠爱之外,自己也确实有领军才能。每一次对匈奴作战都能大获全胜,甚至攻入匈奴王庭,此外李广更是一个儒将,保一方百姓安康太平,十分符合儒家的期盼。

相反,卫青,尤其是霍去病为了达到军争胜利的结果丝毫不在乎己方将士的损失,之以军功论输赢。霍去病体恤下属,是下属抛弃性命达到军事上的胜利,卫青也基本如此,但李广总是计划着以更小的伤亡换取更大的战果。这在战场上也显得畏首畏尾。当然这只是相比于卫青和霍去病而言。若非汉武帝时期,整个国家经济稳中向好。国家有了进攻匈奴的资本。卫青和霍去病才有此等用武之地。

标签: 李广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妲己发明了一样东西,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用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妲己,商纣王,商朝,野史秘闻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人认为古人的智慧比不上现代,比较古代并没有出现什么电子产品,其实古人比你想象的聪明的多,现在的很多的科技产品都是模仿古人制造出来了,三千年多年前,妲己发明了一样东西,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用。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了一双铜筷子,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餐具,根据《韩非子·喻老》记载:昔者纣为象

  • 韩信被后世奉为兵仙,有哪些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韩信,泗水郡淮阴县人,西汉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他是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奉为“兵仙”“神帅”。“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时人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

  • 糜芳可是刘备的大舅子,他为何会打开城门向孙权投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关羽丢掉荆州后,跟随刘备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的大舅子糜芳,打开南郡的城门向孙权投降,把这座重要的城池拱手让给了东吴。守将投降这种事儿在三国时期虽然常见,可像糜芳这样的皇亲国戚却是不多。爱之越深,恨之越切。消息传回蜀汉,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其糜芳的哥哥糜竺更是羞愧到病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明神宗万历三大征之一,播州之役有什么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万历三大征,播州之役,战史风云

    播州之役是明朝万历年间打败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是明神宗万历三大征之一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历十八年(1590)始,杨应龙与明政府的关系逐渐恶化,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应龙公开反叛,挑起战端,播州之役爆发。战争初期,由于明王朝毫无准备,杨应龙占据优势,但随

  • 盘点历史上皇室有关系的和尚 为什么他们在古代那么招后宫待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和尚,历史解密

    说起和尚我们的印象中总是青灯古佛,清心寡欲的样子,但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和尚是不守清规戒律的,他们大多打着和尚的幌子去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尤其是和古代皇室挂钩的,那么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和皇帝后宫妃嫔有关系的和尚有那些呢?一智远和智远私通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妃,也就是徐昭佩,因为梁元帝的眼睛只有一个,有

  • 清朝皇帝死后,后宫那么多妃子该怎么办?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根据史料记载,敬事房是清朝皇宫的主要机构之一,归内务府管辖。在这里工作的都是皇帝最放心的太监们,最高太监被称为大总管。他们负责记录着天子宠幸嫔妃的整个过程,精细到秒,这是为了防止天子被戴绿帽子,在嫔妃有孕时得以查证。皇帝每天晚膳后,太监们会拿出写有妃子名字的膳牌,皇帝若有兴致就会翻一块起来,这些牌子

  • 为什么说溧阳公主是被候景霸占了3年?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溧阳公主,南北朝,风云人物

    黑暗的南北朝时期,家破人亡的惨剧比比皆是,即使身为皇家儿女,有时也难以幸免。尤其是女性,在那个时代的遭遇极为凄凉。有这么一位女子,贵为公主,却宁愿身在百姓家,她一生的经历,实在令人怜惜。溧阳公主,是梁武帝萧衍的孙女,她精通音律,喜爱诗词,所以深得在诗词上面造诣颇高的萧衍疼爱。溧阳公主从小出落得美丽端

  • 苏州古典园林简介:明代的拙政园中花园有哪些建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拙政园始建于明代,400多年间,几经易主,几度衰败,几度繁荣,是最经典的江南园林建筑之一,也是

  • 赤壁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奠定了蜀魏吴三国鼎立的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很多人都不了解赤壁大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赤壁大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5万人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30万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扫平南方割据力量,统一中国。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

  • 北齐被北周所灭,罪魁祸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分别为高欢和宇文泰两位权臣掌权,两人都为了富强东魏和西魏而进行各项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北齐和北周奠定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北齐和北周先后建立之后,北齐的国力一直凌驾于北周之上,尽管不是一边倒,但北齐总比北周强一点,这跟北齐继承了北魏的大部分,还有北齐占据中原富庶地区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