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年夜饭都吃什么?鸡、羊、野味是主力

古代年夜饭都吃什么?鸡、羊、野味是主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28 更新时间:2023/12/13 20:29:56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春节好!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一起吃年夜饭乃是传承千年的习俗。现在的年夜饭越来越丰盛,甚至在初一之后的每顿饭也是各位丰富。酒足饭饱之后不得不好奇,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们能在年夜饭吃到什么?

▲具有糯性的黄米

首先是主食。先秦时期,我们主要的作物是“五谷”(稻、黍、稷、麦、菽)中的麦、黍、稷,后两者分别是黄米与小米。古代中国是小麦的原产地之一,但人们并未掌握谷物制粉技术,因此只是偶尔用麦粒做成“麦饭”。至于水稻也同样不被重视,因为古代经济文化中心都在黄河流域,属于北方,水稻种植规模实在极为有限。这意味着倘若王公贵族和孔孟先哲们要吃年夜饭的话,主食只有难以下咽的粗粮。

▲南宋临安城复原模型

两汉时期,谷物制粉技术逐渐推广,才出现了较为原始的饼、馒头和面条,但这并未对古代中国人的粮食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历史性改变发生在唐朝,此时大麦、小麦和小米在北方成为主要作物,水稻成为南方的主要粮食来源,因此大米在北方的价格远超小米、面粉,遂成为当地富人的专属“奢侈品”。直到大批北方宋人衣冠南渡,在面制品需求量大增的情况下,南方的小麦种植规模才渐渐扩大。这时候,临安城的饮食上已“无南北之分”了。

说完主食,再来说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肉。在如今中国家庭,最多的是猪肉,牛羊和鸡鸭鱼肉次之。不过在魏晋至南宋初期的漫长时光中,由于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放牧区域持续扩大,羊肉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肉类。以唐代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为例,其中58种菜品中有16种是羊肉或羊奶所制成的,宋朝时更有“御厨止用羊肉”的规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民间百姓自然争相食用羊肉。直到金兵占领北方后,江南地区羊肉产量供不应求,人们才转而食用猪肉。

▲被奉为古代烹饪名著的《随园食单》

由于古代要用牛耕田,因此历代王朝大都禁止食用这一“生产资料”,过年时如果嘴馋想吃牛肉,只能冒险去买“黑市牛肉”宋朝时一头活牛不过5-7贯钱,杀完之后却能轻易卖到20-30贯钱。纵然价格如此高昂,有钱人家仍是趋之若鹜。此外,古代中国还有着数量可观的野生动物群,因此在年夜饭中,大量野味充当了肉食来源,比如曹植在他的《名都篇》曾写道:“脍鲤臇胎虾,炮鳖炙熊蹯”。无论是麋鹿、梅花鹿、老虎、豹子、熊、野牛、山羊、孔雀都是人们的盘中餐,其中又以鹿肉最为常见,鹿尾、鹿筋、鹿心、鹿舌都是名扬一时的下酒菜。

▲清朝王公围猎猛虎

当然,还得有禽类和水产。古代养鸡业相比而言比较发达,人们也挺喜欢吃鸡肉,年夜饭上想必是不能少的。至于鱼类,古时江河湖泽众多,鱼、虾、鳖等水产几乎是捕捞不尽,价格相当便宜,因而是贫民的主要肉食来源。不过在唐朝时期,由于皇帝姓李,因此百姓不得捕捞和食用鲤鱼,否则就有坐牢的风险。在明朝之前,古人都喜欢食用“鱼脍”,也就是生鱼片,还总结出“脍莫先于鲫鱼,鳊、鲂、鲷、鲈次之”的经验。

说了这么多肉类,再来看看古代年夜饭上能有什么蔬菜。在古代冬季,能吃到的蔬菜实在是屈指可数,尤其是在北方,普通百姓们为了冬天有菜吃只能提前腌制咸菜,因此晋朝时石崇能在冬天让来宾吃到韭菜,也算是一大炫富方式了。到了唐朝,长安附近有许多温泉,皇室于是安排专人负责利用地热栽培反季节蔬菜。宋朝时,温室技术进一步推广,北方民众的年夜饭上才逐渐有了蔬菜。而在南方地区,过年时的蔬菜大多是牛蒡、紫苏、白蘘荷这些现代已经不怎么吃的植物了。

▲现代春盘

有了足够的食材,接下来就要考虑下古人如何烹制。“炒”这一烹饪方式,到南北朝时才出现,相对普及是在宋朝,在此之前,人们大多是食用烤肉(即“炙”)、羹汤和上文所说的“脍”。除了热菜,人们也喜欢吃凉菜,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春盘”,子渊曾在前天向读者专门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年夜饭的口味都比现代要清淡许多,除了巴蜀地区喜食花椒外,其余地区的菜品偏咸甜,偶尔需要辣味都是靠茱萸提供。这与明朝末年传入中国的辣椒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饺子

最后,就是春节不可或缺的饺子与汤圆。相传汉朝张仲景发明了饺子,但据史料典籍记载,饺子在唐朝时才初具雏形,宋朝时称为“角子”,元朝时称之“扁食”,因其形如元宝,所以有了“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明朝时,饺子已成为北方过年必备食物。而南方人所吃的“汤圆”,其前身是北宋上元节的“圆子鼓豉”,南宋时已有乳糖、山药圆子、金桔等不同口味的馅料。明朝时,北方在正月初九后吃“元宵”,从制作方法来看,和如今的汤圆并无差别。圆滚滚的汤圆被赋予了“团团圆圆”的意思,过年时吃确实应景。所以在理论上,明朝北方人已经可以吃上饺子,南方人则可以享受汤圆了。

▲现代人的年夜饭

综上所述,倘若我们回到古代(尤其是唐宋之前),即使是王公贵族或是巨富之家,年夜饭的菜品也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相比起来,如今的中国人显然要幸福得多,这已与贫穷富有无关。满清鞑子皇帝除夕家宴吃什么?

标签: 年夜饭古代饮食

更多文章

  • 宋陵是最寒酸的皇陵 专家和盗墓贼都看不上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陵,皇陵,宋朝帝陵

    说起皇家陵墓最先想到的就是富丽堂皇,规模宏大,里面宝藏无数,外面有着人层层把守,比如说秦始皇陵,武则天的乾陵,以及明十三陵等等。在封建社会中,很多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修建陵墓,只要是自己手中的奇珍异宝都要放进自己的皇陵中,她的目的就是在自己去世后能够在阴间把玩这些珍宝,于是皇帝的皇陵就成了

  • 认真看,这不是“荡妇” ——那些让人误解的题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题词,草书,书法

    有个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家里的一副书法作品就是下面这个这特么上面写的啥?是不是写的荡妇?为什么要在家里挂荡妇这两个字?有个小哥哥也跟震惊君有同样的困惑我擦!原来写的是坦荡啊!其实早就有人因为认错字闹出不少笑话的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书法风格千变万化不是所有人都能参透的比如这个炒干面看了好多遍才看明白

  • 45年前的今天 一份震惊世界的文件在杭州草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尼克松访华,美国总统,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

    4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2年2月26日中午12点30分,随着一架“伊尔18”飞机在隆隆轰鸣声中平安降落,杭州笕桥机场同时迎来两位世界级的“大人物”,一位是周恩来总理,另一位就是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这是尼克松第一次来到杭州,尽管此次只停留了21个小

  • 刘邦这种流氓地痞能当皇帝在历史上开了个恶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刘邦,汉高祖

    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周赧(nǎn)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

  • 从“八王之乱”开始 魏晋南北朝369年的混乱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两晋,晋朝

    论起中国历史上三次大的分裂时期,前一次当属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后一次当属唐末的五代十国,而中间这一次,就是魏晋南北朝,也可称之为“后三国”时代,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开始,到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前后长达369年,在此之前中国的“汉文化”以儒家汉人

  • 匈奴、突厥、柔然这些民族有历史渊源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匈奴,突厥,柔然

    世界古代史上,欧亚大陆北部一直是游牧民族活跃的舞台。在这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蒙古高原以其广袤无垠、植被茂盛、适宜放牧而成为游牧民族活动的中心。每当蒙古高原有新的游牧民族崛起,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轮欧亚大陆游牧民族整体向西迁徙的风潮。自然条件优越的欧洲,则成为

  • 清朝文字狱:“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探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文字狱,清朝,文字狱,清风不识字

    这个典故是这样子的:据说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清朝统治者对明朝留下来的文人,一面采取招抚办法。一面对不服统治

  • 避免东南亚警惕 中国以不承认双重国籍换取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双重国籍,不承认双重国籍,国籍,中国国籍法

    因为中国并非移民国家,因历史原因奉行单一国籍政策,这让多少海外华人被迫做出无奈的选择。同样地,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来说,入籍也是非常艰难的过程。自从1909年清朝政府颁布中国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后,中国一直奉行血统原则:不管出生在哪里,只要是中国人的后裔,就是中国人。那么,今天的单一国籍政

  • 澳门填海造陆史 从11.6到32.8平方公里狂飙突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澳门,澳门面积,澳门围海造陆,澳门填海造陆

    澳门地处繁华的珠江口西岸,2017年生产总值500多亿美元,折合每人约8万美元,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然而,在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澳门那捉襟见肘的陆地面积,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却极大地限制了澳门的发展的潜力。就整体而言,澳门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

  • 白居易与杭州之缘 能不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居易,杭州

    杭州之名传于天下,最该感谢白居易、苏东坡二人。两位市长,一前一后担任地方官,因其大文人的身份,吟诗作文,将杭州的风景传播广远。白居易,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是我喜欢的诗人,尤其是在洛阳香山伊水河畔看到他芳草萋萋的墓地之后,更是感叹良久。杭州西湖也是我喜欢的美景之一,浪漫的诗人与风光旖旎的西湖融为一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