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节 孝公图强――轻儒崇法商君入秦

第二节 孝公图强――轻儒崇法商君入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02 更新时间:2023/12/12 14:18:03

第二节孝公图强――轻儒崇法商君入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献公在位之时所实行的改革,虽然使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但他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361年,年仅21岁的公子渠梁继承君位,是为秦孝公

>秦孝公即位之时,虽然秦在与魏的争战中有所斩获,但魏强秦弱的态势并未完全改变,魏国仍然占据着关中东部及北部一带,楚国占据着关中南部的汉水一带,秦人偏居关中西部,地少人稀,生产落后,文明程度较低,所以很为当时关东六国所轻视。年轻气盛的秦孝公深以“诸侯卑秦”为耻,认为“丑莫大焉”,决心继承先父遗志,“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同时,他从父亲的改革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改革是通往富强的唯一选择,而要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有杰出的人才。于是,他在登上君位之后,就发出一系列惠民的政令,同时赈济贫穷困顿的穷人,招募愿意从军的壮士,赏罚分明,激励士气。为了招徕各国有为之士,他发出这样一道招贤令。其令曰:

>

>“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

>

>这道招贤令,虽然文字简约,但意思却很明白,内涵极为丰富。在这道召贤令中,秦孝公追述了近百年中秦国的兴衰历史,表达了继承先王未竟事业的决心,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是继续发愤图强,恢复秦国的霸业。最后,也毫不隐讳地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并且许下了可能当时所有国君都无法开出的优厚条件:与贤能之士裂土而王天下。

>

>这道招贤令一下,在整个中原大地上引起的反响之巨大,可想而知。其时,六国人才如过江之鲫,纷纷向西涌入秦国。当时,正在魏国追求功名的卫国人公孙鞅(yān)也带着李悝(kuī)写的《法经》,踌躇满志地来到了秦国的国都栎阳,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

>

>商鞅的本名叫公孙鞅,他原来是卫国的庶公子,祖先本为姬姓,名鞅,以公孙为氏,所以人们又叫他公孙鞅,由于他是卫国人,所以也叫卫鞅。公元前340年,因有功于秦,秦孝公封卫鞅于商(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因此号为商君,故称商鞅。商鞅从小就喜欢刑名之学,深受李悝、吴起等法家学派学者的影响。特别是李悝的《法经》对他影响最大。

>

>商鞅志向高远,但屡遭不遇。在魏之时,李悝已经在魏变法取得成功,所以年轻的商鞅就很难引起魏王的注意和重用。商鞅无奈,只得屈就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孙痤手下,做得一个叫做“中庶子”的小官。公孙痤身为相国,一生阅人无数,尽管商鞅其时默默无闻,但他却坚信商鞅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多次向魏惠王推荐,但一直得不到魏惠王的重用。公孙痤临死的时候对魏惠王说:如果不用卫鞅,就把他杀掉,决不能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把公孙痤的话当成耳边风,既不重用商鞅,也没有杀他。商鞅在魏国一直郁郁不得志,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就悄悄地逃出魏国来到秦国。

>

>商鞅来到秦国之后,由于聚集在栎阳的人才特别多,因此一时难以见到秦孝公。于是,商鞅就千方百计结识秦孝公的宠臣秦寺人景监,通过景监的引见,他终于见到了秦孝公,并与孝公面谈了三次。但是,前两次商鞅并没有把他的主张全盘托出,而是先讲道家的学说,再讲儒家的学说,大讲所谓的“帝道”和“王道”。秦孝公认为儒家和道家的这些学说对解决秦国的问题根本没有用,对商鞅的话题不感兴趣,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两次之后,秦孝公认为商鞅不堪重用,就责备景监荐人不当,生气地对景监说:“你的客人太迂腐了,我哪里能用他呢!”

>

>难能可贵的是,景监始终认为商鞅是难得的人才,劝秦孝公再听听商鞅的见解。第三次,商鞅摸准了秦孝公心之所想,所以就大讲特讲自己最擅长的“霸道”——也就是法家学说中的富国强兵之术。秦孝公认为商鞅讲得好,很有用,所以就特别喜欢听,听着听着,不知不觉把席子向前移了好多。就这样,秦孝公一直听了好几天,觉得好像还没有听够。经过多次长谈,秦孝公认为商鞅所讲的,恰恰就是秦国最需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于是就准备任用他变法图强。

>

>上面所讲的商鞅刚到秦国时游说秦孝公的经过,是《史记·商君传》里的说法,但这种说法也有与情理相悖之处。因为商鞅原来喜好的就是刑名之学,而且《魏书·刑法志》里也有“商君以李悝《法经》六篇入说于秦”的说法,所以说商鞅初次见秦孝公,用帝道、王道之说来游说他,似乎不大可能。此外,商鞅是看到了秦孝公的召贤令而下决心来到秦国的,他当然知道秦孝公想做的就是使秦国强大,以恢复秦穆公时的霸业,光大秦之声威,那么,他为什么又会不明事理,迂腐到用数十、百年之后才能使秦国强大的道理来说服秦孝公?还有,那就是商鞅明明知道“三代不同礼而王,便国不法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的道理,为什么一开始见秦孝公,便谈五帝三王,如此自相矛盾?因此,关于商鞅刚入秦时,以帝道、王道游说秦孝公的记载,似乎不可能是事实。

>

>不过,《史记·商君传》、《商君书》等史籍上所记的商鞅和秦国贵族们关于变法的论战,倒是真实可信的。根据史籍记载,秦国的贵族大臣们听说秦孝公要任用商鞅变法,就忍不住跳出来反对,一个个说得蛮有道理,弄得秦孝公没了主意。不过,那时有一个“国际”惯例,就是当有君主不能决断的大事时,大家都可以在朝堂之上公开争论,以便于国君作出最后的选择,即便是讲错了,也不治罪。秦国人把这种方法叫做“廷议”。于是,秦孝公就在栎阳宫的大殿里召集众臣,让有意见的大臣们与商鞅进行面对面的讨论。

>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在栎阳宫里召集群臣商讨变法大事。

>

>廷议刚开始,秦孝公就开门见山地告诉大家,他想要“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让大家讨论讨论。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局促不安的意思_成语“局促不安”是什么意思

广州起义

王献之的故事

标签: 法商

更多文章

  • 陈胜吴广为何选择在大泽乡起义?地点怎么确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为何选择在大泽乡起义?地点怎么确定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就秦帝国的历史来说,应该算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统一王朝了。不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北却匈奴,南征南越的地缘扩张,已是非常难得了。这些连续不断的战争,和那些浩大的工程之所以能够实施,所依靠的其实是诸侯国们数百年来所积累的

  • 秦始皇陵被盗墓贼掘空了 为何考古人员至今不敢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空了

    秦始皇陵被盗墓贼掘空了为何考古人员至今不敢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千年间秦始皇陵被盗墓贼掘的空空如也,为何考古人员至今不敢碰?古以来,厚葬的风气就在帝王之间流传开来,每一位皇帝都希望在自己在死后可以灵魂不死,永生于世,所以生前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以便自己死后可以得到最好的“休息”,因此,古代

  • 乱世英雄吕不韦怎么死的?为何没能给人生画上圆满句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句号

    乱世英雄吕不韦怎么死的?为何没能给人生画上圆满句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不韦晚年没有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鉴于他和嬴政的特殊关系,在平定叛乱后,吕不韦仅被免去了丞相的职务。但是,嬴政自幼年起所经历的畸形的家庭生活,给他身心留下了太多的伤痛。他亲眼目睹了母亲放荡、不检点的生活,甚至自己

  • 赵高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卑贱,赵高,车府

    赵高的崛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高其人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了赵高的身世:“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长隐宫,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赵高本是秦国某位国君之后,他的父亲是秦王的远房本家,因为犯罪,被施刑,其母受牵

  • 兵马俑的形成,浅谈秦兵马俑制作中的模与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兵马俑

    兵马俑的形成,浅谈秦兵马俑制作中的模与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兵马俑的塑造技法是模塑结合,但这种模塑结合的归纳有许多地方值得探究,把握得不好,很可能影响对秦兵马俑造型艺术成就的估价。兵马俑塑造中,基本的塑造技法是用泥条盘筑出空心的陶俑陶马形体,然后再二次覆泥或多次覆泥,并以堆、贴、捏、塑

  • 连李斯自己也承认比不上他!秦王A政对他赞叹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王

    连李斯自己也承认比不上他!秦王A政对他赞叹不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韩非是一个法神似的人物,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法治的代称。历朝历代的统治,那一个不笃行法治。他是法制理论的创建者。他善于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构思巧妙的《守株待兔》便是他的生花妙笔,以比喻那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为他的法

  • 虞姬生平简介,一代绝世美人虞姬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虞姬

    虞姬生平简介,一代绝世美人虞姬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有名的人物。他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挚爱,有关于霸王别姬的故事一直流传在人们的心中,而虞姬这个名字自然也就成了一个不朽的传奇。虞姬生平简介虞姬的生卒年、出生地甚至连墓地都无据可考,她的身上到处都充满了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

  • 战神白起一生无败绩,歼敌百万,说错一句话被秦王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王

    战神白起一生无败绩,歼敌百万,说错一句话被秦王赐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语:中国5000多年历史,分分合合,造就了许多乱世英雄。白起就是在战国乱世崛起的战神级人物,他一生无败绩,歼敌百万。他在伊阕之战大败魏韩联军,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他带兵攻打楚国,以水代兵、水淹楚国鄢城,十几万楚国人被淹

  • 秦始皇的地下军团:秦始皇兵马俑统帅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始皇

    秦始皇的地下军团:秦始皇兵马俑统帅究竟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于秦军的内部编制,秦始皇兵马俑揭开的谜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至今仍然无从知晓。在世界军事史上,秦军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它的组织和管理已经很接近今天的军队了。这种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体制使秦军的作战效率要远高

  • 吕不韦与秦始皇有何关系?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与秦始皇有何关系?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每每提起吕不韦总是会带上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小编想就算不说各位看官已经知道了,没错,就是秦始皇,为何呢?这就要从秦始皇的母亲说起了,据悉,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是吕不韦献给嬴子楚的,在这之前,赵姬的前身是吕不韦的小妾,所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