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五节 国富兵强――亦和亦战击韩败魏

第五节 国富兵强――亦和亦战击韩败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49 更新时间:2024/1/15 14:41:05

第五节国富兵强――亦和亦战击韩败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这与秦孝公的高度信任与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秦孝公一旦信用商鞅,就把大权交给他,让他放手去进行改革,这在当时的诸侯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商鞅身为大良造,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秦孝公历时20年对其不加怀疑和干涉,后来甚至有过把政权交给商鞅的打算。这对于一个国君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秦孝公的信任与支持,都是建立在富国强兵,使秦国能够屹立于战国之林的基础之上的。秦孝公的支持与信任,得到了预期的丰厚回报——经过商鞅变法,贫穷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当时各诸侯国中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

>秦国的先进和富强,首先表现在封建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整个秦国出现了“家给人足”的小康局面。其次,商鞅变法为秦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比如军功授爵制、什伍连坐等统治方法。这种统治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秦国军民的生产和战斗积极性,也比较符合秦人的生存愿望,所以,大多数秦人对商鞅的统治方法是欢迎的,人人都愿意为封建政权去打仗,去生产。“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秦民大悦”、“乡邑大治”、“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其实,商鞅最大的成功是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即便是商鞅被杀,但其所树立的法规、秩序却不因他的被杀而改变。

>

>应该给读者诸君说明的是,商鞅不但是一个有胆有识的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商鞅在竭尽心智打造秦国封建新秩序的同时,也积极谋划对外战争。据林剑鸣《秦国发展史》载述,商鞅在秦变法的20年中,先后对韩国、魏国多次发动战争,攻城略地,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

>公元前358年,也就是商鞅变法刚刚开始不久,秦军和韩国军队在西山的交战中大获全胜。不久,秦孝公与魏惠王杜平就两国的领土归属问题进行会盟。虽然这次会盟双方并没有达成什么实质性的盟约,魏惠王最后还拂袖而去,但是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秦国军事实力和政治地位的提升,结束了中原各诸侯国长期不与秦国会盟的局面,中原各国也终于不敢把秦国看成“戎狄”之国了。

>

>当然了,秦孝公和商鞅决不满足于此,一俟时机成熟,就会毫不犹豫地指挥秦军挥戈东向。公元前354年,也就是秦国和魏国会盟的第二年,赵国给卫国施加压力,让原本向魏国称臣纳贡的卫国朝贡赵国。这样一来,魏国当然不愿意了,马上派出大军向赵国的首都邯郸发起进攻,赵国自然全力迎敌,搏战魏军。这时,商鞅看到魏国后方空虚,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就亲自为将,挥兵东向,猛攻魏国河西之地的元里。魏国两面受敌,首尾不能兼顾,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死伤7000余人,丢失了少梁。公元前353年,商鞅又乘魏国主力全力与齐、楚、赵、宋、卫联军大战中原之际,率领秦国军队从关中出发,深入河东之地,直接奔袭魏国的故都安邑,而且很快就打下了安邑。公元前351年,商鞅再次率军进攻魏国的固阳,迫使固阳的守军投降。

>

>商鞅率军与魏三战,战战皆捷,打出了秦军的威风,展示了秦国综合国力的雄厚,但是,要彻底去掉魏国这个“腹心疾”,秦国的实力还是有些不足。此外,秦国这时进行的变法还没有最后完成,国内安定的形势还需要巩固,所以,商鞅建议秦孝公放缓灭魏步伐,以退为进。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主动与魏惠王在彤(今陕西省华县西南)会盟,约定停战,并且主动将原来属于魏国的河东与河西部分地区交还给魏国。

>

>不过,这种用空间换来的安定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公元前344年,经过五六年休养生息缓过劲来的魏国又主动向秦国挑战,秦孝公和商鞅这时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愿意再卷入拉锯消耗战中,所以,商鞅就亲自出马,到魏国去讲和。商鞅摸准魏惠王自以为是、好大喜功的命脉,劝说魏惠王先称王,然后再图谋齐、楚。魏惠王果然上当,认为秦国赞成他称王,所以立即取消了进攻秦国的计划,急急忙忙地准备称王大典去了。经过一段时间准备,魏惠王在逢泽(今河南省开封南)这个地方召集了12个诸侯国聚会,自称为王。会后,洋洋自得的魏惠王还率领诸侯们一同去朝见了周天子,表示自己称王,是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的。

>

>愚蠢的魏惠王不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他的这番举动,引起了韩、齐各国的恐惧,大家都认为魏惠王有代周天子而起的野心,于是纷纷暗中联合,想方设法削弱魏国的实力。

>

>公元前341年,齐国的大将孙膑利用魏军主帅庞涓轻视齐军的弱点,以逐日减灶的办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当魏军追到马陵(河北大名东南)的险要地方时,被齐军包围,十万魏军被歼灭,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

>这年五月,齐、宋两国又向魏国进攻。这时,商鞅认为这是把魏国从河西之地彻底赶走、为秦国建立王霸之业的好机会。于是,他劝秦孝公要抓住机遇,“据河西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雄心勃勃的秦孝公当机立断,立即派商鞅率兵攻魏。这年十月,商鞅趁赵国出兵攻魏的机会,主动出战,把魏军打得大败。第二年,商鞅又趁着齐国、赵国向魏进攻之际,将兵攻魏。这次,魏国派公子(áng)领兵抗击秦军,商鞅与魏公子交情很深,当他得知是公子领军的消息后,就写信给魏公子,说是我们两人过去为友,现在却为秦魏两国的将领,实在是不忍心战场相见,为了秦、魏两国人民避免战争的灾难,秦军愿意罢兵讲和,邀请魏公子来秦军约定地点会面,结盟罢兵。魏公子接信后深信不疑,但是他的部下却纷纷劝阻,说是商鞅为人刻薄寡恩,小心有诈。公子不听劝阻,来到秦军营中,商鞅与魏公子结盟之后,喝酒叙旧。公子在饮宴之时,秦国伏兵一拥而上,将他抓了起来。秦军趁魏军群龙无首,陷入混乱之际,向魏军发起进攻,把魏军打得大败。魏惠王因为数次被齐和秦国的军队打败,国内兵力不足,府库空虚,无力反击秦军,担心秦军乘胜进攻魏国的都城,所以就主动派遣使者与秦讲和,把河西之地拱手送给秦国。商鞅打败魏军,又得到了魏的河西之地,这使得秦孝公非常高兴,于是就把於和商之地的15个邑封给商鞅,因而号为商君。

>

>商鞅虽然打败了魏军,赢得了封赏,但是,他以“诈力”致胜,使得其人格信用大打折扣,为其他诸侯所不耻。特别是魏国的君臣,对其更是恨之入骨。魏惠王咬牙切齿地说:“我真后悔没有听公孙痤的话,当初没有杀死他!”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情不自禁的意思是什么?情不自禁的反义词?情不自禁的近义词?

偶尔的反义词

冈村宁次怎么死的?

标签: 国富兵强

更多文章

  •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秦朝)——在大泽乡,大秦帝国的天被两个叫陈胜、吴广的农民给捅漏了战争概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九百余被谪戍至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的汝阴、蕲县的民夫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于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揭竿而起,掀起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直接导致了秦

  • 秦朝灭亡教训:强制认同基础最差 有害于长治久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治久安

    秦朝灭亡教训:强制认同基础最差有害于长治久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灭亡教训:强制认同基础最差有害于长治久安秦帝国:一个强制型组织失败的典型案例【在现代社会里,虽然古代的徭役制已不复存在,但简单粗暴的方法却仍是随处可见,其要害都是强制,都是威胁员工,是凭借员工内心的惧怕来实现管理目标。但正如

  • 赵姬宠臣弄权:召见吕不韦淫乱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后宫

    赵姬宠臣弄权:召见吕不韦淫乱后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日月流转,时光飞逝,秦王政一天天长大,秦国的版图也在吕不韦的苦心经营下一天天扩大。到公元前242年,秦军在大将蒙骜等人的率领下,攻占了韩、赵、魏三国数十座城池,并将其连成一片设置东郡。至此,秦国的领地已经与齐国接壤了。东方六国大致被分割为南

  • 吕不韦为什么推荐大阳人苯宫?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有什么

    吕不韦为什么推荐大阳人苯宫?有什么秘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昨天有亲在微信上给脑洞老师留言,说怎样才能成功。脑洞老师就像孙悟空遇到了如来佛的反手一掌,有点蒙了。脑洞老师活了三十X年,连成功的尾气都没有闻到过。哪里知道怎样才能成功嘛。不过,有一个人是知道的。秦国的吕不韦先生知道。那一年,秦国的吕

  • 穿越到了秦朝 我们该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到了

    穿越到了秦朝我们该如何才能生存下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它是古装剧、穿越剧的大热门,吸引着无数项少龙们跃跃欲试;它也是史书中充斥着各种恐怖传闻的虎狼之国,唯有真的猛士敢于前往那里。机缘巧合,你穿越到了那里……穿越到秦朝之后,你遇到的第一件事会是什么?答案是被抓。这不是耸人听闻,在秦朝,

  • 统一岭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岭南

    统一岭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的军事行动虽已结束,但在边疆,秦国的军队仍在继续进行着战斗。越人是我国南方的古老民族,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面积很广,各自独立,互不相属,称为“百越”。主要有闽越、南越和西瓯。秦灭楚后,派尉屠睢率兵50万,分五路向越人发动进攻。秦军很

  • 商鞅变法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鞅

    商鞅变法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商鞅变法简介商鞅(前390年——前338年,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故称为卫鞅。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杂家思想,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国国内颁布求贤令后由魏入秦,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

  • 第7节 陈皇后:从金屋藏娇到冷落长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金屋藏娇

    “(陈皇后)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于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史记·外戚世家》汉武帝所立的第一个皇后——陈皇后,就是他在金屋里藏的那个阿娇。刘彻继位后,没有忘记小时候一块绕床骑马弄青梅的阿娇,不久立她为皇后,也算实现了当初金屋藏娇的诺言。阿娇从

  • 秦朝灭亡最大的原因,只因当地人民没有熟读这本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

    秦朝灭亡最大的原因,只因当地人民没有熟读这本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灭亡最大的原因,只因当地人民没有熟读这本书?秦始皇带领部下横扫六国,完毕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盘据紊乱的场面,建立起中国史乘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今后中国社会开端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秦始皇可谓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r

  • 第4节 汉武帝:不拘一格用英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

    第4节汉武帝:不拘一格用英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与秦始皇一样,汉武帝的用人之道也是独树一帜。两人都能做到知人善任、维才是举,但用人风格又各有不同。关于汉武帝用人方面,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汉武帝在郎署见一个老头子,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衣衫不整。汉武帝很奇怪,一般郎官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