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

历史上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59 更新时间:2024/1/16 4:19:17

中国古代历史基本是在家庭帝王制中写成的,但夏之前包括、舜、禹都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历史上称这一制度为("禅让"),想来似乎有点像现代的美国选举。不过等到禹当了皇帝以后,他却破坏了这一非常先进的游戏规则,要说禹的家庭故事,当然得从他的父亲说起,虽然本文要讲的是禹的种种不是,但我们不能否认禹是站在文明时代门槛上的伟人。他为文明时代铺平了道路。

而禹的父亲,却是一位失败了的英雄。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治了九年也没有成绩。舜摄政后视察治水情况,“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古史传说往往以为,鲧用堵水之法治水失败,其子禹用疏导之法获得成功,事情简单而明确。其实,治理洪水是原始社会后期先民们经过数代人的奋斗才得以完成的。古史传说将功劳全归于禹,这是当时人们英雄主义观念的反映,其中肯定有夸张和简单化的地方。其合理因素,是在于禹作为领导者使治水伟业最终得以完成。

关于禹的治水方法,《夏书》上说“禹堙洪水十三年”、《山海经》上说“禹堙洪水杀相繇”、《淮南子》上说“禹乃以息土填洪水”等,均指出禹也曾用过“堙”的方法。屈原的《天问》中也有“纂就前绪,逐成考功”的句子。说明禹也曾继承过鲧的治水方法。

我们把原始时代后期一系列伟人的情况联系起来看,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首领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戴,主要在于首领本身的卓越才能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其中也有祖先的荫蔽以及个人的诈谋的因素。《礼记》中的《礼运》篇讲“小康”之世所说的“谋用是作”,其代表人物以禹为首不是没有根据的。按照一些古书中的记载,治水失败只是鲧被放逐而死的表面原因,而根本原因却在鲧与舜的争权夺位。尧欲将权位传给舜时,鲧极力反对。鲧对尧说:“不详载!熟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鲧为了夺位,曾经“怒其猛兽,欲以为乱。”且“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帝舜!”以至遭到放逐和诛杀。

但鲧的儿子禹就要圆滑世故的多,可以说禹是我国上古时代第一位实行诈谋并取得成功的人物。根据《尚书》的记载,鲧被诛杀后,禹审时度势,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黎黑。步不相过,窍气不通,以中帝心。”尽管禹不一定如此地奴颜婢膝,在舜的左右总迈着小步行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但在鲧被杀后还能担任要职这一事实至少可说明禹是善于诈谋的。在传统观念中,有一种对伟人的宽容态度,即俗语说的“一好遮百丑”。只视其功,不视其过。

禹的时代,社会结构有了比较显著的变化,于是禅让制也呈现出微妙的状态。禹在位时,选择皋陶为继承人。此举充分反映了禹的智谋和狡猾。皋陶是偃姓部落首领,早在舜的时候就威望很高,曾经当众诘难过禹,但后被禹所笼络,便“令民皆则禹”。举荐皋陶,实际上是加强了禹自己的权势、扩大了禹自己的影响。特别应当注意到,皋陶和禹同在舜手下任过职,从言论和行为上看,皋陶是年长于禹的。禹选定皋陶为继承人时,两人均已至耄耋之年。选择一位比自己年纪大的老人为继承人,正是禹工于心计的表现。因为这样的继承人是不会对自己及其儿子构成太大威胁的,即便皋陶先于自己死去,也可以延后继者佐政的时间……

果然,皋陶被举荐后不久死去。禹又举荐不大受拥戴的益为继承人。难怪司马迁这样解释:“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政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根据一些古书中的记载,禹搞禅让,实际上是设下了一个圈套。“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就大大减少了打破旧传统带来的阻力。就像曹操,始终“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臣的面貌出现,而把称帝的任务留给了儿子曹丕来完成。禹和曹操尽管时代相隔甚远,但其机敏、权略的相似之处还是有的。

禹的权谋与开拓顺应了当时社会文化观念转变的潮流。至此,中国开始漫长的家庭式帝国时代!

标签: 夏禹

更多文章

  • 夏桀放了囚禁的商汤 却最终被商汤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汤

    商汤征伐的方国有洛国(今河南洛阳西南),有洛国被灭。又征伐荆国(今湖北西北部的方国),荆国也归降。商汤的这些行为,引起了夏桀的警觉。夏桀派使者把商汤召到夏都,然后把他囚禁了起来,囚禁的地方叫夏台(今河南许昌市禹州市南),那是夏朝的监狱。大概囚禁了一年时间,夏桀又放松了警惕,把商汤放了。夏桀囚禁商汤,

  • 夏王朝第六任皇帝:后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后羿

    夏王朝第六任皇帝:后羿有穷氏,夏王朝第六任帝,在位八年,民间传说中是嫦娥的丈夫,他和杀他的寒浞为历史上少见的几位改姓未改朝代的篡权者(寒浞为夏朝第七任帝,在位六十年)当时夏王“姒启”的儿子“姒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

  • 夏朝真的存在吗,你还敢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夏朝

    夏朝真的存在吗,你还敢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吗?关于夏朝存不存在,这是在现今学术界争论不休的工作。哪怕中国最顶尖的史学专家都不敢拍胸脯说夏朝必然存在,就更被说我们这些只是一般的“历史爱好者”了。但是,我们却照旧可以依据如今已有的材料,来看看夏朝究竟是怎样一个状况。关于纪录着夏朝的

  • 姒少康是怎么死的?姒少康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是怎么

    姒少康是怎么死的:姒少康的伯祖夏王姒太康在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叛乱下失国,姒少康的父亲夏后氏首领姒相被寒促杀死,姒少康是姒相的遗腹子。姒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娶有虞氏之女,积极争取夏后氏遗民,志在复国,派间谍女艾于浇,在同姓部落斟灌氏与斟鄩氏的帮助下,与夏后氏遗臣伯靡等人合力,攻

  • 家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家天下

    家天下谓帝王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礼记。礼运篇》讲禹以前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在那时,一切财产都是公共所有(天下为公),首领依其才能选举产生(选贤与能)。讲到禹以后的社会时,指出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天下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大人世及以为礼)。所以,家天下是历史发

  • 通天教主是谁?通天教主的传说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教主

    通天教主是谁?通天教主的传说事迹通天教主是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角色,截教的教主,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师弟,同为鸿钧道人的弟子。通天教主在蓬莱岛碧游宫开设法脉道场,创立截教,门下仙人数量最多,但良莠不齐,多为灵兽修炼得道而成仙,故此常被认为不够正宗,但仍然是三教中势力最大的派别,享有“

  • 大禹之父鲧治水为什么失败?大禹治水为什么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禹

    大禹之父鲧治水为什么失败?大禹治水为什么成功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gǔn]、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

  • 夏朝时期的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康

    在夏朝统治的400多年的时间里,期间的坎坷多少都会有点。那么在夏朝长达4个多世纪的统治中,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呢?一起来了解夏朝时期的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是怎么一回事。太康失国当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启死之后,由子太康继

  • 替天行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出自《尚书。汤誓》。商汤决定伐桀,在与桀战于鸣条之前,召集全体将士,开了誓师大会。会上汤说,这次讨伐夏桀的行动是「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意思是说,夏桀犯了许多大罪,是上天命令汤去讨伐他的。他又说「夏德若兹,今朕必往」。从这里可以看出,商汤把自己发动的讨伐夏桀的行动,说成是执行上天的旨意,所以

  • 夏桀无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无道

    夏桀无道夏代后期,由于几个帝王内政不修,外患不断,国力日趋衰弱,到夏桀(履癸)时,已是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恣。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