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仲父”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有名的帝王仲父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仲父”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有名的帝王仲父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76 更新时间:2024/1/6 22:23:05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嬴政是在十叁岁登上王位的,一个孩子是管理不了国家的,但秦国并没有停止统一中国的步伐,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吕不韦。吕不韦用商业的方法囤积居奇,帮助嬴政的父亲子楚登上了王位,自己也被封为文信侯。子楚为王只有叁年,尚未成年的嬴政当上了秦国国王,实际上是吕不韦在统治者这个国家。为了表示对吕不韦的尊崇,嬴政称吕不韦为仲父。后世有好几位这样皇帝效法嬴政,称辅佐大臣为「仲父」。在此之前,齐桓公下令国人称管仲为仲父,周武王称辅佐过父亲周文王后又辅佐自己的吕尚为尚父。那么,当他们身去以后,或者是当这个帝王自己掌握了权力以后,这些个仲父的后事如何呢?

吕不韦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叫做异人,曾经被作为人质送往赵国,因为他不是太子的长子,他的母亲也不受宠爱,秦国人几乎把他给忘了。吕不韦做买卖来到赵国都城邯郸,见到了公子异人,认为这是一件奇货,经营他将来必定有难以计数的利润。于是,吕不韦拿出重金帮他在秦国活动,异人也在邯郸广泛结交诸侯使者,终获成功,异人被太子确定为继承人。后来异人登上了秦王之位,任命吕不韦为相国,这就是庄襄王。庄襄王为王叁年死去,十叁岁的嬴政继承了秦王之位。因为年纪太小,就将国事委给吕不韦,尊奉为相国,称他为「仲父」。

吕不韦和嬴政的母亲赵姬有一段旧情,两人旧情萌,吕不韦常常进出于宫中和太后赵姬相会。秦王嬴政渐渐长大,吕不韦害怕事情败露给自己招来灾祸,就找了一个叫(lao-ai)的人送进宫中,自己则从此抽身。太后赵姬果然喜欢这个,给他的赏赐非常丰厚,还将他封为长信侯。太后又怀孕了,为了躲人耳目,两人迁到雍地的宫中居住。秦始皇九年(前238),有人告发了这件事情,说太后和生有两个儿子,还密谋将来秦王死后就立这个儿子为秦王。秦始皇严查此事,就将车裂并灭族。

这件事情牵扯到吕不韦,嬴政就把吕不韦的相国免了。嬴政本来想把吕不韦杀了,但因为他辅佐先王功劳极大,就没有追究他。但是第二年的十月,秦始皇迎回了母亲回咸阳,还是把吕不韦的丞相职务免了,还把他撵出京城,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

吕不韦回到封地以后,各诸侯国的使者宾客前去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秦始皇十二年(前235),秦王嬴政害怕吕不韦叛乱,就写了一封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多大的功劳?可以享受食邑十万户。你和秦王有何血缘关系?可以号称仲父!」然后命令他全家迁往属地。吕不韦害怕被杀,就喝下鸩酒自杀而死。

从秦王的仲父到被逼自杀,吕不韦的人生反差为什么如此之大呢?实际上,在那个极乱大争之世,王权和相权也处于大博弈之中。如果帝王不加警惕,难说功高盖主、威震天下的相国不会取而代之。吕不韦的封地有十万户,掌握秦国国柄十几年,秦王嬴政怎能不担心江山易主?嬴政在即位第九年上举行了加冠礼,也就是说他已经亲政了,这时候有人告发了太后和之事,绝不是一种偶然。吕不韦先是被发现和这件事情有牵连,继而被免相赶出京城,最后被迁往蜀地,这种有步骤的行动也反映出秦王嬴政的心机和手段。等到让他迁出封地,吕不韦终于明白,自己彻底失败了。为了不会像一样被灭族,吕不韦没有选择造反,而是选择了自杀。这也许是他最好的结局,但却是一个帝王仲父的悲哀。

诸葛亮诸葛亮是叁国时蜀汉先主刘备时期的丞相,章武叁年(公元223),刘备在永安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和李严召来嘱咐后事,并以书信的形式祝福刘禅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于是刘禅尊奉诸葛亮为「相父」。因为诸葛亮是丞相,地位在李严之上,再加上他对李严的打压,权力完全集中到了诸葛亮一个人手,用史书上的话说:「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也说过一句话:「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所有的权力都归诸葛亮所有,我只负责祭祀祖先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刘禅自愿当一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只要这个国家姓刘,其他的你诸葛亮爱干啥就干啥。事情正如刘禅所说,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一部《后主传》,都是记载诸葛亮如何如何,从来没见过刘禅干了些什么。可是等到诸葛亮死后,他的待遇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哀荣」却是一落千丈。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诸葛亮死在汉中,遗体没有运回成都,而是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上。埋葬诸葛亮的坟墓仅仅能装下棺材,只把随身所带的东西装进了坟墓,其他什么随葬品都没有。这仅仅是个开始,还有更苛刻的事情。诸葛亮刚死的时候,各地就要求给他立庙以便于祭祀,朝廷讨论的结果是不允许。老百姓因此就在节日时到道路边上祭祀。有人建议在成都给诸葛亮立一座庙,刘禅不同意。直到29年(公元263)后,有两个大臣上书建议,就在靠近墓地的沔阳建一座庙,这样既不用担心诸葛庙离皇室宗庙太近,又可以下令不许老百姓在道路上私祭。刘禅这才同意了。这个建议解决了刘禅的心病,假如诸葛亮有庙在成都,刘禅是前去祭拜还是不去?王公大臣们前去拜祭,刘禅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而这时候,离蜀汉亡国只有一年的时间了。就在为诸葛亮立庙的这年秋天,魏镇西将军钟会带兵征蜀国,到诸葛亮庙去拜祭,并下令,不许在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一个敌国的将领都对诸葛亮如此尊敬,为什么身为蜀国皇帝的刘禅却对诸葛亮如此苛刻呢?根本塬因,就是诸葛亮生前对刘禅控制太严,让刘禅内心因畏惧而记恨,死后他要报。

多尔衮皇太极由于生前没有指定接班人,他死以后,皇长子豪格和皇弟多尔衮就为了皇位展开了争夺。正当他们争夺的不可开交的时候,福临的母亲皇太极的妃子适时地推出了福临,提出让皇太极的儿子福临当皇帝,由多尔衮做摄政王,这样,福临就做了皇帝,称之为顺治皇帝。不过,由于皇帝年幼,皇权实际上掌握在多尔衮手上。在他执政期间,先后被加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这样一来,多尔衮就如同是皇帝福临的父亲。

顺治七年多尔衮出猎坠马,后不久死去,福临下诏追尊为「义皇帝」,并给了一个成宗的庙号。然而,多尔衮死后不到两个月就被追罪,削爵、擢宗室、籍没家产、罢庙享,并断其后嗣,连个烧香磕头的人也不允许有。这还不算,他还被掘墓开棺,鞭尸示众。大清帝国入关后实际上的皇帝,满族政权的奠基者多尔衮就这样落得了一个凄惨的结果。

直到乾隆叁十八年、乾隆四十叁年(公元1778),乾隆帝两次下诏,多尔衮才逐步恢了名誉和享受到了应该享受到的哀荣。这个时候,距离多尔衮的死已经过去128年了。

实际上,嬴政、刘禅、福临他们有着共同的遭遇,都是长期被一个人控制在手中,很不自在地生活在一个人的阴影之下,没有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快乐,甚至都不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相反,他们还要听这个人时时的「教导」,应该干这个,不应该干那个,还必须要耐心地听。一个父亲不停地唠叨,儿子心烦了还可以强嘴,但他们不行。他们还有同样的内心恐惧,皇位随时不保,性命时时有忧。这样的恐惧,不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当然,他们毕竟是帝王,一旦让他们获得了行使权力的机会,报是必然的,长期的压抑和恐惧,已经把他们的心灵扭曲。

历史上还有几位仲父.

吕尚吕尚曾经辅佐周文王,文王死后继续辅佐他的儿子周武王。周武王称他为尚父,周朝建国后把他封在齐地,因其姓姜,被称之为姜太公。分封以后,姜太公就到齐国上任,周武王不久也死去。

管仲姜太公的后世子孙出了一个霸主,这就是齐桓公。刚当国君不长时间,他任命管仲为相国,为了表示尊敬,他下令国人尊管仲为「仲父」。管仲协助齐桓公执政四十年,死在齐桓公之前。

范增,他被项羽称之为「亚父」,这只是拿他当长辈对待,权力在项羽手中,是一种正常的君臣关系。

张昭孙策死的时候将孙权付给张昭,此时张昭的地位以及他在吴国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诸葛亮,因为这时候正是天下最混乱,叁分形势未定之时。张昭因为赤壁战前劝孙权归顺曹操而不得孙权重用,但他仍然尽心辅佐孙权,自觉地把自己置于臣子之位,年老时因病主动辞官,去世时孙权素服唁,颇为荣耀。只不过因为叁国演义的关系,这个人的形象有点儿被贬损,塬因却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崇高。

王导追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对于东晋王朝的建立居功至伟,也被人们称之为「江东仲父」。他先后辅佐过叁代皇帝,死后被晋成帝以臣子可能有的最高规格安葬。

孔子也被称之为仲父,这是因为孔子字仲尼的缘故,他不是本文所说的帝王仲父的围,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之父」一类。

凡是「仲父」身后遭遇不幸的,都是一种不正常的君臣关系。当然了,正常的君臣关系也充满着猜忌搏杀,也最终会被历史所淘汰,但那已经是另外一回事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他们的

更多文章

  • 陈胜、吴广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吴广起义人民再造了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是爆发于秦末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东方到沙丘(今河北平乡、广宗一带)突然病死。赵高伪造秦始皇的遗诏,逼死太子扶苏,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帝,这就是秦二世。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

  • 商鞅变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是怎么

    商鞅变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商鞅变法商鞅即卫国公孙鞅,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曾作过魏相公叔痤家臣。后来公叔痤去世,公元前359年,卫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续修穆公之业,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先以帝道说之,孝公时时瞌睡;次以王道说之,然而犹未中旨

  • 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

    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胡亥的侄子,即秦始皇嫡长子扶苏之子子婴。《秦始皇本纪》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因为当时扶苏已死,胡亥无子,子婴

  • 改变中国历史的皇帝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改变中国历史的皇帝秦始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改变中国历史的皇帝秦始皇: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群雄割据局面,秦始皇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大统一,他的丰功伟绩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笔。秦始皇嬴政秦始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他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的帝制时代,他

  • 《吕氏春秋》简介:吕不韦主持下编纂的巨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巨著

    《吕氏春秋》简介:吕不韦主持下编纂的巨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

  • 男人最爱追逐的东西有两样:其一是美女,其二是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是

    男人最爱追逐的东西有两样:其一是美女,其二是权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对宦官大抵就不信任,赵高的生存空间不但狭小,而且危险。但赵高最终不但没有在这个狭小而危险的生存空间里被消灭,反而成为大秦帝国最重要的掘墓人,这和他打心眼里热爱干坏事——而且认定要干大坏事才能出人头地大大相关。中书府令

  • 秦始皇陵什么时候挖 秦始皇陵在哪一年得以面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什么时候挖秦始皇陵在哪一年得以面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陵什么时候挖秦始皇陵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历史名胜,同时它也被世界评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能够发现秦始皇陵完全是机缘巧合,据说1974年陕西省大旱,当地村民在打井时挖出一个陶制人头,当时村民并没有很在意,直到后来陆续挖出了陶制的其

  • 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始皇

    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要影响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初,朝政不稳,在位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了能更好的巩固朝政,安定天下,便开始改革政策,而秦始皇的统一文字政策是他在文化上控制天下的一大重要举措。秦始皇雕像六国所使用的文字和语言都有很大的不同,区域存在的差异使得各

  • 赵武灵王会被活活饿死,竟是因吴广的女儿孟姚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女儿

    赵武灵王会被活活饿死,竟是因吴广的女儿孟姚引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95年,从赵国传出的一则消息,震惊整个天下,实际统治赵国四十年的赵武灵王竟然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禁闭在沙丘宫中,最终活活饿死。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通过推行的胡服骑射的政策,使赵国成为当时第一军事强

  • 秦始皇统一货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货币

    秦始皇统一货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统一货币意义1。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用现代经济学原理来考量,商品流通和交换中使用“单一货币”是一种交易成本最小的制度安排。秦始皇统一货币,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货币形制各异、轻重不等、大小不一的混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