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论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有三大功绩两大错误

论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有三大功绩两大错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22 更新时间:2024/1/20 2:57:43

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有三大功绩两大错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永远是一个说不尽争不完的话题。两千年前,他创建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不知什么原因,竟触怒了今天的一些学者,又再次被指责为暴君,并扣以新制的大帽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始作俑者。当然,这样的观点有人赞成,但也有人反对。反对者认为:中央集权制应当肯定。因为它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所以为历代天朝所继承,而且行之有效。至于暴君问题,似失之片面,不能攻其一点,不计其余。今将浅见述下。

秦始皇的第一大功绩,是消灭六国,统一中国

有人认为此话是老生常谈。虽是老生常谈,但不能就认为是人云亦云,其实是各有见解的。如一位历史循环论者看此话,就会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用此观点评价秦始皇,其功业必然不甚了了。但请一位历史发展观者看此话,其议论可能大大不同。他会说:秦始皇消灭了一个旧时代,开了一个新时代。不仅如此,还会说:秦始皇又废封建,置郡县;继续开疆拓土,为后代的帝王树立了天子经略,诸侯正封(《诗·小雅·北山》)的好榜样。

所谓旧时代,是指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三代。所以言其旧,是因为三代时的所有国家的制度都很落后,而且疆域从未统一。就其制度而言,当时的大小国家都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部落演化而来,依托于血缘宗法,建立其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个王朝原为三个大国,文化比较发展。中等国谓之方国或诸侯,小者以族属为名,星罗棋布。其生存状态,一直处于融合与兼并的过程中。史称:夏时诸侯,号称万国,至商而有三千,至周而有八百,至春秋,存者仅百余国。春秋与战国是社会转型时期,战争之多,恶性循环。至有春秋无义战之说。战国时期之七雄,都号称万乘之国,每逢大会战,双方出兵都以十万计。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其惨烈之状,难以言表。以致更加剧了社会混乱,经济凋敝,壮者散至四方,老弱转死沟壑。事实说明,这个旧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

梁襄王的魏国虽相当落后,但还是个大国。他为长期战乱而忧心,曾向孟子请教。他问:天下恶乎定?答:定于一。又问:孰能一之?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两人都希望天下安定,可是怎样实现天下安定,梁襄王好战,孟子反战,两人的主张,南辕北辙;而且都不切合实际。但当时的秦国却为旧时代找到了一条比较可行的新出路,就是通过商鞅变法,破旧立新,以农养战,富国强兵,逐步吞并六国,走海内一统之路。秦经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之经营,至秦王政时,诛其君,吊其民,只用了十年时间(前230-前221),就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纷纷扰扰长达数百年的旧时代,开启了天下大一统的新时代。

关于旧时代的疆域,文献记载不多。夏朝的疆域跨今黄河中游的南北两侧,商灭夏朝,疆域扩至黄河中下游两侧,但均无明确疆界。西周灭商之后,号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山》)据春秋前期王室大夫詹桓伯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毫,吾北土也。(《左传·昭公九年》)周王室在这个范围之内仍未统一,王室只占据邦畿以内地区,其他皆为大小封国,都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的状态,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战国时期,七雄并争,都谈不到统一。只是到秦始皇时,才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疆域形势。然而,秦始皇的可贵之处还不全在于此;而又在于他已灭六国之后,并不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命灭楚的军事统帅王翦继续向东南进军。东越投降,将其疆土划入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闽越投降,就地设闽中郡(治今福建福州)。又命尉屠睢等进军岭南,在南越北区设南海(治今广东广州)、桂林(治今广西桂平)、象(治今崇左)三郡。又命常向西南夷进军,开五尺道,自今四川宜宾南通云南曲靖。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又命将军蒙恬率士卒30万北逐匈奴,收复河南(今内蒙古伊克昭盟),置34县。又北渡河,据阴山,连接旧时秦、赵、燕长城为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鸭绿江,延袤万里,以北防匈奴,这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城。此时,秦之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今越南中部),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秦始皇本纪》)比西周时之疆域至少要超过五倍,为今天祖国之疆域奠定了基础。

推荐阅读:

准确的近义词毕竟的准确近义词

个性签名伤感

韦编三绝什么意思,主人公是谁?

标签: 功过

更多文章

  • 赢驷和嬴政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嬴政

    赢驷和嬴政的关系秦惠文王嬴驷与秦始皇的关系?秦武王是秦昭襄王的长兄所以他们的父亲秦惠文王赢驷是秦始皇嬴政的高祖,即爷爷的爷爷其实,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他们应该叫赵政和赵驷,不叫嬴政与赢驷秦惠文王的儿子是谁?秦惠文王有2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长子赢荡和次子赢稷。赢荡简介赢荡,秦惠文王长子,为秦武王。公元前

  • 第8节 卫子夫,为子为夫耗尽红颜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红颜

    第8节卫子夫,为子为夫耗尽红颜一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卫子夫立为皇后,后弟卫青字仲卿,以大将军封为长平侯。四子,长子伉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贵幸。其三弟皆封为侯,各千三百户,一曰阴安侯,一二曰发干侯,三曰宜春侯,贵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史记外

  • 蒙毅为何被秦二世杀死?玉漱公主是真实人物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二世

    蒙毅,为秦始皇宠爱之大臣。其祖先为齐人,祖父是秦朝名将蒙骜,曾侍奉昭襄王并担任上卿之职。其父蒙武,亦是秦国大将,攻打楚国并大败之。蒙恬是蒙毅之兄长,为秦国将领,大败齐国。其兄弟二人戎马一生,为秦立下汗马功劳。蒙毅与兄长蒙恬二人可谓一文一武,蒙恬一直在外打仗掌管军事,受到秦始皇的信任,为秦国大将。蒙毅

  • 秦始皇蒙冤千年,孟姜女没有哭过长城,那时并没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城

    秦始皇蒙冤千年,孟姜女没有哭过长城,那时并没长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尽管人们可能会怀疑孟姜女是不是真的哭倒了长城,但多数人还是坚信至少孟姜女是哭过长城的。也就是说,她的老公杞梁是真的被抓去修长城,并且死在了长城脚下。然而这与史实不

  • 秦朝严刑峻法的副作用:只可以治理乱世不可治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严刑峻法

    秦朝严刑峻法的副作用:只可以治理乱世不可治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许多人把中国两千年来的治国史看成是“内法外儒”,意思是说,口头上都大肆宣扬儒家思想,行动上却实践法家思想,或者通俗地说,就是“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法家思想,一手抓儒家思想。这个硬道理是后继者从秦始皇的“统治偏瘫”病总结而来的。始

  • 大秦文化科技的辉煌成就总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辉煌成就

    大秦文化科技的辉煌成就总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嬴氏秦朝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只有短短15年时间,却延续和发展着五百年秦国的漫长渊源、雄厚实力和高度文明,在文化与科学的许多方面创造了灿烂的成就。杂家巨著《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由秦国相、文信侯吕不韦主持,由他的食客们(包括一批学者、文人)“上观尚

  • 蒙恬将军是出身名门吗?蒙恬将军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的人

    蒙恬将军是出身名门吗?蒙恬将军是个怎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蒙恬的祖上三代都是名将,他的父亲、祖父都是在历史上有名的大将,祖父蒙骜,自昭襄王时期从齐国来到秦国,一直至公元前240年为国捐躯,究其一生,蒙骜都在为秦国攻防,陆续为秦国打下七十余座城池,可谓战功显赫。蒙恬,出生年月不详,姬姓,

  • 李斯缘何变节?李斯与赵高政变前的六次过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斯

    李斯缘何变节?李斯与赵高政变前的六次过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斯缘何变节?李斯与赵高政变前的六次过招秦始皇沙丘病亡后,他生前令长子扶苏速回咸阳处理后事的诏书并没有发出,而是被赵高扣押。赵高非常明白,一旦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必定会受到冷落和排挤,所以,这道遗诏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唯有扶立对自己

  • “指鹿为马”背后的用意:为逼死秦二世做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背后的用意:为逼死秦二世做准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

  •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 其他诸侯国却不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其他诸侯国却不效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国在战国前期还比较弱小,经济、文化、军制等各方面都很落后,以致被东方诸侯视为戎狄。秦国在战国前期,经常被魏国吊打。最惨的一次,要属前389年吴起以未有军功者五万,兼车五百乘,骑兵三千匹,而大败秦军五十万,尽夺秦国河西之地。秦孝公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