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非妒才忌能进谗言 反遭秦始皇诛杀

韩非妒才忌能进谗言 反遭秦始皇诛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2 更新时间:2023/12/27 1:28:31

韩非妒才忌能进谗言反遭秦始皇诛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韩非妒才忌能进谗言反遭秦始皇诛杀

韩非,战国时韩国人,为韩国公子(即国君宗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几乎没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他对左右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但是韩非到秦国之后,并没有如秦王所言那样,反而被投进牢狱,不久就被处死。韩非究竟为什么被欣赏自己的秦王处死?

最流行的说法是韩非死于李斯的谗言。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秦王得到韩非后很高兴,但还是没有重用他,秦国大臣李斯和姚贾出于对韩非才情的嫉妒,就在秦王面前诋毁韩非,那个秦王就像历史上的所有暴君一样,只做正确的事和不正确的事,在韩非问题上,恰恰做了不正确的事:下令将韩非关进监狱。不久,满腹经纶的韩非在狱中服毒自杀,而送给他毒药的正是李斯。此外《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记载“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按司马迁的意思,韩非是死于李斯的嫉妒陷害。

但是有人却对这种观点持有怀疑态度,理由是当秦王读到韩非的文章后,认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时,向他推荐韩非的正是他的同门李斯,如果李斯有妒贤嫉能之心,又何必多此一举?另外,韩信被囚禁进而被杀,不是在秦王重用他时,而是在还未信用的情况下发生的,根据当时的情形,韩非并未对李斯构成任何威胁,根本谈不上什么嫉妒他的才学。李斯在秦二世继位之后,甚至被投放监狱的时候,还多次引用“韩非子言”,劝二世实行韩非之术,这足以证明李斯对韩非是一直敬重的,因此暗害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除此之外,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说:楚、燕、代等国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王与大臣商议,姚贾自愿出使四国,姚贾的出使瓦解了四国的联合行动,回秦后得到重赏。韩非对此颇为不满,就到秦王面前说姚贾的坏话。一开始攻击姚贾用秦国财宝贿赂四国君王,是“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接着又揭姚贾的老底,说他是“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认为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群臣”的。秦王召姚贾质问,姚贾对答如流。说以财宝贿赂四君是为秦的利益考虑,如果是“自交”,他又何必回秦国?对自己的出身他也毫不隐讳,并列举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名人为例,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他劝秦王不要听信谗言,于是秦王以为韩非出于一己之利诋毁姚贾,遂下令诛杀了韩非。按照这种说法,韩非似乎又是咎由自取,因为妒忌别人而最终害了自己。

但也有人指出这一观点的缺陷。第一,《战国策》这部书相当庞杂,虽然经过刘向校录,但是仍然错误百出。而司马迁对于史料的鉴别相当认真和慎重,他在《史记》中采用了《战国策》的材料十几处,但是唯独没用《秦策》“四国合一”的内容,可见这一段的真实性值得怀疑。第二,韩非“为人口吃,不能说道”,在韩国时,他只是“数以书谏韩王”,为何到了秦国后能一反常态,在秦王政面前唇枪舌剑起来?所以这种韩非之死咎由自取的观点不可靠。

《史记》之中,另有几篇,也写到过韩非之死,如《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和《韩世家》,但都是蜻蜓点水,片言只语,不足以构成一种完整的说法,最多只能说明,韩非的确是死于秦人之手。韩非的死因,因此陷于扑朔迷离之中。究竟是无辜受害?还是咎由自取?抑或,还有别的原因?只能等待进一步的考证了。

推荐阅读:

奇异的近义词

沉寂的反义词

惊天动地的意思|成语大全

标签: 谗言

更多文章

  • 黄香生平疑点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疑点

    黄香生平疑点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黄香的上疏言事中得知,黄香出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史事证明黄香的卒年不是延平元年,而是延光元年;黄香救灾有功,反而被免职,是“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与官场腐败共同作祟的结果;黄香逝世后归葬家乡江夏安陆源口,就是今云梦县义堂镇黄孝村一带

  • 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指鹿为马

    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战国时,燕国国王哙沽名钓誉,听从苏代等人的主意,任子之为相国,乃至于最后将整个国家都交给子之。燕王哙的本意是想通过这种礼贤的手段来表现一下自己具备圣人尧的品德,最后政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谁知此一时彼一时也,子之在得到了燕王哙的礼让后,

  • 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秦

    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谁更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惠文君从秦孝公手中接过来的是一个迅速崛起的秦国,同时也是一个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秦国。此时天下形势出现了战国以来的一个重大变化:秦国一国独大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六国之中任何一国都没有能力一再与秦国单独抗衡。面对这种新的局面,六国只有采取能够适应新

  • 秦朝名将蒙恬真的是“毛笔”发明者?用什么做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的是

    秦朝名将蒙恬真的是“毛笔”发明者?用什么做成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清明节期间,南充蒙氏宗亲祭祖仪式在嘉陵区大兴乡碑垭口村蒙家山举行,顺庆、高坪、西充、南部以及重庆、遂宁、攀枝花等地200余名蒙氏宗亲围在一座古墓前,向先祖鞠躬。顺庆、嘉陵、高坪、西充、南部等地如今均有蒙氏定居,而顺庆区金台镇

  • 秦国怎么灭掉燕国的?秦灭燕国的谋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

    秦国怎么灭掉燕国的?秦灭燕国的谋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灭燕国■荆轲刺秦王失败,燕国被灭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国的首都蓟城在今日北京市西南郊的永定河边,即史家所谓的蓟丘,为永定河边的一块高地。赵国灭亡,秦国疆土与燕国相邻,只要突破燕国边防,长驱直入200里,就可到蓟都。燕

  • 对我国首位皇帝嬴政地宫下的九个谜团进行探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地宫

    对我国首位皇帝嬴政地宫下的九个谜团进行探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59年中国农历正月,一个长相并不特殊的男婴在赵国邯郸降生了。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国的创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里他是中国的拿破仑。他13岁就继承了秦国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

  • 《大秦帝国的崛起》后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帝国

    《大秦帝国的崛起》后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是一本旨在廓清秦人历史演进轨迹的小书。这本小书的写作,缘起于富平乡友兼学友的董恒渭先生的一封回信。2005年10月,应董恒渭先生之邀,我将《关中秦人文化性格与西安经济发展》一文的电子版发到他的邮箱。董恒渭先生读后,对其中某些章节大为赞赏,但同时又在

  • 范增的政治生涯:项羽的亚父范增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

    范增的政治生涯:项羽的亚父范增的结局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范增,男,中国古代人,生于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安徽巢湖人,是秦末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秦朝末期,天灾严重、朝廷横征暴敛,人民怒气高涨,陈胜吴广开始了大泽乡起义。这时的范增已经年有七十,项羽也随之

  • 传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最初使用野兔尾巴做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

    传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最初使用野兔尾巴做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名将蒙恬大受启发,利用兔尾制作毛笔,经过多次试验、改良,总结出制笔的108道工序,才有了后来被称为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秦朝名将蒙恬清明节期间,南充蒙氏宗亲祭祖仪式在嘉陵区大兴乡碑垭口村蒙家山举行,顺庆、高坪、西充、南部以及重

  • 历史上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 神话蒙恬谁演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蒙恬

    历史上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神话蒙恬谁演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看完《神话》,或许很多人都会问:“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电视剧里的大将军在历史河流中是否真的出现过,然后留下一些痕迹?他们是否有像剧里那么绚丽斑斓的人生,敢爱敢恨,饮酒对歌,驰骋沙场。蒙恬剧照据史料记载,蒙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