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十五节 康公结楚――墨守成规拒晋无功国运初衰

第十五节 康公结楚――墨守成规拒晋无功国运初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44 更新时间:2024/1/9 16:47:51

第十五节康公结楚――墨守成规拒晋无功国运初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和晋国相比,秦国社会文明进步的步伐要缓慢得多。

>先说说晋国的情况吧!晋国从惠公时就开始开阡陌作爰(yuán)田;晋文公时又作三军、五军;晋成公时,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权,奴隶主势力受到打击,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晋国国力发展很快,民富国强,远远超过了秦国。而这时,秦国仍然墨守成规,保留着落后的奴隶制度。如前所述,东方诸国早已经废除了的人殉制度,在秦国还盛行不衰,秦国的统治者穷奢极欲,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秦国的奴隶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备受剥削,生死无着,所以,在春秋末期,秦国开始走向衰落。

>

>秦穆公生有40个儿子,穆公死后,由他的儿子继位做了国君,君号康公。

>

>康公在位11年(前620年—前609),其时,秦国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开始分崩离析,康公虽然算不上无能之辈,但其军功战绩却无法和他的父王相比,虽然也曾几次与晋交战,但总归起来,还是胜少负多。当时就有一些奴隶主指责康公胸无大志,忘了穆公之业,说他治国无能,让他们“每食无余”。对此现象,林剑鸣先生认为,这并非是康公故意为难大伙,而是由于奴隶制度衰落,康公也无可奈何。我也非常赞同林先生的观点,不过,我认为康公虽然武功不行,但却略有文采,《诗经》里还留下了他的一首诗,我们待会欣赏一下,现在我们还是看看康公在位时与晋国的关系处理的如何。

>

>如果用宿命论的观点来看,康公也算得上生不逢时了。因为康公刚一上任,就碰到了一个颇为棘手的国际性事件。什么事呢?原来康公继位的时候,晋国国内发生了诸子争位的内乱。在康公继位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的时候,晋襄公姬欢也去世了。晋襄公有一个弟弟叫雍,是秦国之女所生。公子雍住在秦国已经很多年了,与秦国的宗室子弟多有交往。晋国的国卿赵盾认为太子年幼,只有几岁,担不起国君的重任,而雍比较有才干,和秦国的关系也好,把雍立为国君,对晋国好处多多。于是,赵盾就想拥立雍为晋国的国君。赵盾拿定主意定后,就派大臣随会(即士会)到秦国来迎接公子雍。

>

>秦国自然很愿意亲秦派的雍继晋君之位,于是就主动派兵护送雍回晋国继承君位。但是,秦国万万没有想到,就在随会到秦国来接雍的时候,晋国太子夷皋的母亲穆嬴抱着太子跪到晋王宫中大哭大闹,而且还跑到赵盾的家里来当面质问。穆嬴说,襄公活着的时候,曾经把这个儿子托付给你。当时他说,这个儿子能成大器,是托了你老人家的福,如果不成器,也是你没有尽心尽力。现在襄公刚刚去世,难道你就准备不认账了吗?在穆嬴的软磨硬泡下,赵盾无可奈何,只得改变主意,立太子夷皋为晋君,号为灵公。

>

>可是赵盾的这个改变,被差遣到秦国去迎接公子雍的两个大夫,也就是先蔑和随会都不知道,他们俩尽职尽责,辛辛苦苦地按照原来的计划,把公子雍从秦国接了过来,和护送公子雍的秦国军队一道,浩浩荡荡地把公子雍送到了令狐这个地方。赵盾得知以后,为避免晋国内乱,于是就亲自率领军队在深夜里偷袭护送公子雍的秦军。这次秦军人数较少,又兼是送君之军,所以战败了,一直被晋军追到刳首这个地方。秦军战败之后,迎接公子雍的晋国大夫先蔑和随会觉得赵盾出尔反尔,背弃信约,所以也就愤然地跟着秦军逃到了秦国。

>

>上边所述的这场战斗,史书上记为“令狐之战”。公平一点说,这次战斗,晋军胜得很不光彩,也使刚上任不久的秦康公觉得脸上无光。公元前619年,也就是康公二年,秦国觉得赵盾出尔反尔,使秦国丢脸受辱,于是就出兵攻打晋国,攻占了晋国的武城,为令狐之战报了仇。在晋国这一方呢,自然不甘心武城被夺,于是就于秦康公四年(前617),发兵攻打秦国,攻占了秦国的少梁(今之韩城)。之后不久,秦国再次发兵攻打晋国,攻占了羁马。两军在河曲交战,秦军又把晋军打得大败。公元前615年,秦国再次攻打晋国,赵盾率军迎战,采取高筑壁垒坚守以疲秦军的战术,秦军久攻不下,难以取胜。随会给秦康公出主意说,秦军远来,利在速决,不能与晋军打持久战,康公听从随会的建议,先与晋军打了一仗,然后趁夜撤军西归,无功而返。

>

>秦康公一看晋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于是就转而向南,联合楚国共同对付晋国。公元前611年,秦康公发兵帮助楚国攻打庸国,与楚结盟,联楚拒晋,此举被王夫之称为“深谋”之举。但是秦军此后又多次与晋国交兵,都是胜少负多,弄得朝野一片责怨之声。同时,秦晋交恶,也令赵盾饱受责难。

>

>秦康公之所以能够把晋国的相国赵盾搞得一筹莫展,主要是得力于逃到秦国的晋国大夫随会。为了把随会弄回晋国,赵盾采纳了卿大夫臾骈的苦肉计,派善长权谋的魏寿余去秦国行计。实施苦肉计的时候,赵盾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命令魏寿余去镇守魏城。魏寿余拒绝执行,遭到赵盾一番狠狠的“怒斥”。魏寿余当众受辱,回到家后借酒谩骂赵盾,收拾东西准备降秦。赵盾得到魏寿余手下人“告密”,当即命令大将韩厥逮捕魏寿余,并将其妻子关进监狱。魏寿余逃到秦国,向秦康公诉说委屈,表示“忠心”,并献上魏城的地图户籍,说:只要派一位熟悉晋国情况的使者与其同往,再派一支兵马在河西接应,晋国的魏城就唾手可得。利令智昏的秦康公对此深信不疑,就派随会同往。不料,魏寿余和随会一出秦国都城,就马不停蹄,直奔晋国而去。

>

>康公在位20年,其间虽多次与晋交战,但他却不是一个绝情寡义的人,《诗经·渭阳》就记载了秦康公送别舅父晋文公重耳回国就国君之位时的甥舅情谊。其诗曰:

>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送舅舅归国去,转眼来到渭之阳。有何礼物赠与他?一辆大车四匹黄马。我送舅舅归国去,思绪悠悠想亲娘。用何礼物赠与他?宝石玉佩表衷肠。

>

>康公在位12年去世,死后葬在(qǔ)社。

>

>康公的儿子于公元前608年继位,是为共公。共公名稻,又名和,又名。共公在位只有五年,其时,春秋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楚国铿锵崛起,楚庄王向北进兵,一直打到洛邑,并且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图谋夺取周朝的政权。而秦国,此时国内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国运开始衰落。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持之以恒的意思是什么?

声泪俱下的俱是什么意思_成语“声泪俱下”是什么意思?

虚伪的反义词是什么

标签: 国运

更多文章

  • 汉初梁国的文化风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风景

    汉初梁国的文化风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汉先后有彭越、刘恢、刘揖和刘武就封梁国。周振鹤先生论西汉梁国沿革,指出:“高帝五年彭越梁国有砀郡地,十一年更封子恢为梁王,益东郡。文帝二年以后梁国仅仅有砀郡而已。景中六年梁分为五,至成帝元延末年演化成陈留、山阳两郡和梁、东平、定陶三国。&r

  • 伏生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简介

    伏生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伏生,一作伏胜,生卒年月不详,字子贱,章丘市人[既现今的济南]。伏生系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秦统一后,朝廷设博士70员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其一。无双谱赞曰"何如那,书生年老尚传经。"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

  • 秦灭六国概述: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六国

    秦灭六国概述: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王嬴政消灭了和吕不韦两大势力之后,掌握了秦国大权,此时秦国已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了。他所统治的地方,除了秦国的本土以外,还有上郡、河东、上党、太原等14个郡,不仅囊括了西部的大半个中国,还深入到中原地区。像韩、魏两国,实际上已处于秦

  • 秦始皇不死药考证灵药是野生猕猴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灵药

    秦始皇不死药考证灵药是野生猕猴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早期化学家。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伟业,便开始憧憬不老不死的神奇。于是徐福在公元前219年来到秦王的宫廷,声称《山海经》上面记载的蓬莱、方丈、瀛洲

  • 秦朝赵高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

    秦朝赵高最后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赵高最后是怎么死的?赵高简介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一说赵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

  • 项羽手下五大将之一的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

    项羽手下五大将之一的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英布秦末汉初名将,初属项梁,项梁死后,成为项羽手下,因其英勇善战,屡战奇功,颇受项羽重视立为九江王,哪知英布做了九江王后,就开始拥兵自重,不大听从项羽指挥了,最后英布背信弃义背叛了项羽,想知道项羽五大将之一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吗?继续

  • 为何说秦始皇的身世是个谜?秦始皇的生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始皇

    为何说秦始皇的身世是个谜?秦始皇的生父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和大秦帝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山一个伟大的壮举。秦始皇不消说,他的功绩十分显著,他首次完成了大一统。《中庸》上首次提到了这个大一统的概念:今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秦始皇为什么会这么伟大,即使他是一个暴君,依旧阻挡不了

  • 嬴政为什么不立皇后?秦始皇那么爱公孙丽怎么不立她当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后

    嬴政为什么不立皇后?秦始皇那么爱公孙丽怎么不立她当皇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如今人们提到秦始皇,除了他的千秋功绩,以及他所做过的种种很有争议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件事让人们很不解,那就是秦始皇毕生都没有立过皇后。那么历史上秦始皇嬴政为什么不立皇后呢?秦时丽人明月心中嬴政的心中只有公孙丽一人,所以

  • 秦灭燕国之战:荆轲刺秦,燕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燕国

    秦灭燕国之战:荆轲刺秦,燕国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荆轲刺秦王(一)公元前228年,秦军刚刚荡平赵国,秦王政便不顾众臣的劝阻,亲自来到阔别了23年之久的邯郸。邯郸里是秦王政的出生地,也是他的伤心地。在人生最初的几年中,他和母亲在邯郸受尽凌辱,不得不东躲西藏地讨生活。而今,昔日的逃犯已经成为赵

  • 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吗?六世余烈助秦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

    赢政从公元前230年发动统一战争,历时十年兼并了六国。其实,在战国后期七雄之中,任何一国都有统一天下的可能与机会,然而最终却由秦始皇以气吞万里之势,横扫六合。所有的历史课本谈到秦灭六国,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人们似乎都忽略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由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