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71 更新时间:2024/1/16 23:37:03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化是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所传的,只有后世认为共主之国一个国家的历史,其余各方面的情形,都很茫昧。固然,书阙有间,不能因我们之无所见而断言其无有,然果有文化十分发达的地方,其事实也决不会全然失传的,于此,就可见得当时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了。东周以后则不然,斯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发达的地方的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若在无足重轻之列。原来古代所谓中原之地,不过自泰岱以西,华岳以东,大行以南,淮、汉以北,为今河南、山东的大部分,河北、山西的小部分。渭水流域的开发,怕还是西周兴起以来数百年间之事。到春秋时代,情形就大不然了。当时号称大国的,有晋、楚、齐、秦,其兴起较晚的,则有吴、越,乃在今山西的西南境,山东的东北境,陕西的中部,甘肃的东部,及江苏、浙江、安徽之境。在向来所称为中原之地的鲁、卫、宋、郑、陈、蔡、曹、许等,反夷为二三等国了。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文化扩张。其原因何在呢?居于边地之国,因为和异族接近,以竞争磨砺而强,而其疆域亦易于拓展,该是其中最主要的。

“周之东迁,晋、郑焉依。”见《左传》隐公六年。即此便可见得当时王室的衰弱。古代大国的疆域,大约方百里,至春秋时则夷为三等国,其次等国大约方五百里,一等国则必方千里以上,已见第三章。当西周之世,合东西两畿之地,优足当春秋时的一个大国而有余,东迁以后,西畿既不能恢复,东畿地方,又颇受列国的剥削,周朝自然要夷于鲁、卫了。古语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这只是当时的一个希望。事实上,所谓王者,亦不过限于一区域之内,并不是普天之下,都服从他的。当春秋时,大约吴、楚等国称雄的区域,原不在周朝所管辖的范围内,所以各自称王。周天子所管辖的区域,因强国不止一个,没有一国能尽数摄服各国,所以不敢称王,只得以诸侯之长,即所谓霸主自居,这话在第三章中,亦已说过。所以春秋时代,大局的变迁,系于几个霸国手里。春秋之世,首起而称霸的是齐桓公。当时异民族杂居内地的颇多,也有相当强盛的,同族中的小国,颇受其压迫。(一)本来古代列国之间,多有同姓或婚姻的关系。(二)其不然的,则大国受了小国的朝贡,亦有加以保护的义务。(三)到这时候,文化相同之国,被文化不同之国所压迫,而互相救援,那更有些甫在萌芽的微茫的民族主义在内了。所以攘夷狄一举,颇为当时之人所称道。在这一点上,齐桓公的功绩是颇大的。他曾却狄以存邢、卫,又尝伐山戎以救燕。这个燕该是南燕,在今河南的封邱县。《史记》说它就是战国时的北燕,在今河北蓟县,怕是弄错了的,因为春秋时单称为燕的,都是南燕。即北燕的初封,我疑其亦距封邱不远,后来才迁徙到今蓟县,但其事无可考。而他对于列国,征伐所至亦颇广。曾南伐楚,西向干涉晋国内乱,晚年又曾经略东夷。古人说“五霸桓公为盛”,信非虚语了。齐桓公的在位,系自前685至643年。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霸业遽衰。宋襄公欲继之称霸。然宋国较小,实力不足,前638年,为楚人所败,襄公受伤而死,北方遂无霸主。前632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今山东濮县。楚国的声势才一挫。此时的秦国,亦已尽取西周旧地,东境至河,为西方一强国,然尚未能干涉中原之事。秦穆公初和晋国竞争不胜,前624年,打败了晋国的兵,亦仅称霸于西戎。中原之地,遂成为晋、楚争霸之局。前597年,楚庄王败晋于邲,今河南郑县。称霸。前591年卒。此时齐顷公亦图与晋争霸。前589年,为晋所败。前575年,晋厉公又败楚于鄢陵。今河南鄢县。然楚仍与晋兵争不息。至前561年,楚国放弃争郑,晋悼公才称复霸。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善于晋,楚的执政,出而合二国之成,为弭兵之会,晋、楚的兵争,至此才告休息。自城濮之战至此,凡87年。弭兵盟后,楚灵王强盛,北方诸侯多奔走往与其朝会。然灵王奢侈而好兵争,不顾民力,旋因内乱被弑。此时吴国日渐强盛,而楚国政治腐败,前506年,楚国的都城,为吴阖闾所破,楚昭王藉秦援,仅得复国,楚国一时陷于不振,然越国亦渐强,起而乘吴之后。前496年,阖闾伐越,受伤而死。前494年,阖闾子夫差破越。夫差自此骄侈,北伐齐、鲁,与晋争长于黄池。今河南封邱县。前473年,越勾践灭吴,越遂徙都琅邪,与齐,晋会于徐州,今山东诸城县。称为霸王。然根基因此不固,至前333年而为楚所灭。

此时已入于战国之世了。春秋时代,始于周平王四十九年,即鲁隐公元年,为公元前722年,终于前481年,共242年。其明年为战国之始,算至前222年秦灭六国的前一年为止,共259年。春秋之世,诸侯只想争霸,即争得二三等国的服从,一等国之间,直接的兵争较少,有之亦不过疆场细故,不甚剧烈。至战国时,则(一)北方诸侯,亦不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而先后称王。(二)二三等国,已全然无足重轻,日益削弱,而终至于夷灭,诸一等国间,遂无复缓冲之国。(三)而其土地又日广,人民又日多,兵甲亦益盛,战争遂更烈。始而要陵驾于诸王之上而称帝,再进一步,就要径图并吞,实现统一的欲望了。春秋时的一等国,有发展过速,而其内部的组织,还不甚完密的,至战国时,则臣强于君的,如齐国的田氏,竟废其君而代之,势成分裂的,如晋之赵,韩,魏三家,则索性分晋而独立。看似力分而弱,实则其力量反更充实了。边方诸国,发展的趋势,依旧进行不已,其成功较晚的为北燕。天下遂分为燕、齐、赵、韩、魏、秦、楚七国。六国都为秦所并,读史的人,往往以为一入战国,而秦即最强,这是错误了的。秦国之强,

起于献公而成于孝公,献公之立,在公元前385年,是入战国后的96年,孝公之立,在公元前361年,是入战国后的120年了。先是魏文侯任用吴起等贤臣,侵夺秦国河西之地。后来楚悼王用吴起,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亦称雄于一时。楚悼王死于公元前381年,恰是入战国后的100年,于是楚衰而魏惠王起,曾攻拔赵国的邯郸。今河北邯郸县。后又伐赵,为齐救兵所败,秦人乘机恢复河西,魏遂弃安邑,徙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县。秦人渡蒲津东出的路,就开通了。然前342年,魏为逢泽之会,在开封。《战国·秦策》称其“乘夏车,称夏王,此“夏”字该是“大”字的意思。朝天子,天下皆从”,则仍处于霸主的地位。其明年,又为齐所败。于是魏衰而齐代起,宣王、湣王两代,俨然称霸东方,而湣王之时为尤盛。相传苏秦约六国,合从以摈秦,即在湣王之时。战国七雄,韩、魏地都较小,又逼近秦,故其势遂紧急,燕、赵则较偏僻,国势最盛的,自然是齐、秦、楚三国。楚袭春秋以来的声势,其地位又处于中部,似乎声光更在齐、秦之上,所以此时,齐、秦二国似乎是合力以谋楚的。《战国策》说张仪替秦国去骗楚怀王:肯绝齐,则送他商於的地方600里。即今商县之地。楚怀王听了他,张仪却悔约,说所送的地方只有6里。怀王大怒,兴兵伐秦。两次大败,失去汉中。后来秦国又去诱他讲和,前299年,怀王去和秦昭王相会,遂为秦人所诱执。这种类乎平话的传说,是全不足信的,事实上,该是齐,秦合力以谋楚。然而楚怀王入秦的明年,齐人即合韩、魏以伐秦,败其兵于函谷;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此为自河南入陕西的隘道的东口,今之潼关为其西口。前296年,怀王死于秦,齐又合诸侯以攻秦;则齐湣王似是合秦以谋楚,又以此为秦国之罪而伐之的,其手段亦可谓狡黠了。先是前314年,齐国乘燕内乱攻破燕国。宋王偃称强东方,前286年,又为齐、楚、魏所灭。此举名为三国瓜分,实亦是以齐为主的,地亦多入于齐。齐湣王至此时,可谓臻于极盛。然过刚者必折。前284年,燕昭王遂合诸侯,用乐毅为将,攻破齐国,湣王走死,齐仅存聊、莒、即墨三城。聊,今山东聊城县。莒,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县。后来虽藉田单之力,得以复国,然已失其称霸东方的资格了。东方诸国中,赵武灵王颇有才略。他不与中原诸国争衡,而专心向边地开拓。先灭中山今河北定县。又向今大同一带发展,意欲自此经河套之地去袭秦。前295年,又因内乱而死。七国遂惟秦独强。秦人遂对诸侯施其猛烈的攻击。前279年,秦自起伐楚,取鄢、邓、西陵。明年,遂破楚都郢,楚东北徙都陈,后又迁居寿春。鄢,即鄢陵。邓,今河南邓县。西陵,今湖北宜昌县。郢,今湖北江陵县西北。吴阖庐所入之郢,尚不在江陵,但其他不可考,至此时之郢,则必在江陵,今人钱穆、童书业说皆如此。直逃到今安徽境内了。对于韩、魏,亦时加攻击。前260年,秦兵伐韩,取野王,上党路绝,降赵,秦大败赵兵于长平,坑降卒40万,野王,今河南沁阳县。上党,今山西晋城县。长平,今山西长平县。遂取上党,北定太原。进围邯郸,为魏公子无忌合诸国之兵所败。前256年,周朝的末主赧王为秦所灭。前249年,又灭其所分封的东周君。前246年,秦始皇立。《史记·秦本纪》说,这时候,吕不韦为相国,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大概并吞之计,和吕不韦是很有关系的。后来吕不韦虽废死于蜀,然秦人仍守其政策不变。前230年,灭韩。前228年,灭赵。燕大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不中,秦大发兵以攻燕。前226年,燕王喜奔辽东。前225年,秦人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发兵攻辽东,灭燕。前221年,即以灭燕之兵南灭齐,而天下遂统一。

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利,列国内部的发达,小国的被夷灭,郡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则(一)他地处西垂,开化较晚,风气较为诚朴。(二)三晋地狭人稠,秦地广人稀,秦人因招致三晋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战。(三)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推荐阅读:

为什么雍正后来想杀邬思道?你怎么看?

圣保罗简介

和颜悦色的意思是什么?和颜悦色的近义词?和颜悦色的反义词?

标签: 秦国

更多文章

  • 李斯为什么会玩不过赵高?因为他还有点“天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他还

    李斯为什么会玩不过赵高?因为他还有点“天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斯出恭,看茅房里老鼠惊恐的在粪屎堆里落魄觅食,后又见米仓里仓鼠肥硕安详,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于是李斯的成功哲学就成了老鼠哲学,李斯追求的是出人头地。于是,李斯辞别了老师荀况。入秦谋富贵,有人说李斯是秦国的

  • “荆轲刺秦王”幕后真相及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幕后

    “荆轲刺秦王”幕后真相及失败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荆轲刺秦王”幕后真相及失败原因荆轲与秦舞阳到达咸阳后,荆轲首先找到了中庶子(君王的贴身随从)蒙嘉,送了他一笔巨款,请他代为引荐,向秦王通传。蒙嘉这个人,身份一直是个谜。一种说法是,他是名将蒙骜的弟弟;另一种说法是,

  • 秦帝国是因为掉了包的遗诏而亡国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遗诏

    秦帝国是因为掉了包的遗诏而亡国的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通观古往今来有关遗诏的种种事情,可以用一句话来加以总结:所谓的遗诏问题,都是活人借死人的口说话,体现的都是活人的利益。死人说得好,活人接着说;死人没有说,活人代他说;死人说得不好,活人修改重新说。有关秦始皇遗诏的问题,千百年来,不断地被

  • 千古谜案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千古

    千古谜案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什么关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千古谜案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什么关系?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吕不韦列传”所记载,秦始皇为吕不韦所生。"载录于正史司马迁的《史记》之《吕不韦列传》。但是查秦始皇本纪,见:“秦始皇

  • 秦始皇神秘死亡的背后有何内幕:秦始皇神秘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神秘

    对于秦始皇的死因,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死于“惊恐劳累”,还有一种观点是秦始皇死亡背后有一双神秘的黑手:那就是他的儿子胡亥。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7月,在最后一次巡游途中,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境内),对于他的死因,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死于“惊恐劳累”,他们的证据是秦始皇小时候患过软骨病和气管炎,壮年时

  • 项伯到底是谁?跟项羽有什么关系?项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

    项伯到底是谁?跟项羽有什么关系?项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小编一看到项伯这两个字眼,就本能的觉得项伯是项羽的伯伯,并非是他的名字。唉,都怪小编孤陋寡闻,闹了这么个大笑话。那么,项伯到底是谁呢?跟项羽有什么关系。自古以来,背叛者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那么项伯是怎么死的?项伯简介项伯(?-前

  • 丽姬传小说结局是什么?嬴政和丽姬有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结局

    丽姬传小说结局是什么?嬴政和丽姬有孩子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丽姬传小说结局是什么?丽姬传小说结局是什么?原著中的丽姬爱嬴政还是荆轲?嬴政丽姬有孩子吗?据悉,迪丽热巴主演的电视剧《丽姬传》将于2017年暑期登陆浙江卫视。该剧改编自着名作家温世仁先生遗着《秦时明月前传》,不同于传统的古装大女主

  • 大秦政治管理的出色:六王毕,四海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秦

    大秦政治管理的出色:六王毕,四海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诗仙”李白在其诗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小杜”杜牧则在《阿房宫赋》的开头写道:“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兼并、消灭了诸侯六国,实现尘埃落定、河清海晏,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

  • 世界上唯一的两千年湿尸“辛追夫人”身上埋藏着多少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夫人

    世界上唯一的两千年湿尸“辛追夫人”身上埋藏着多少秘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方睡美人,惊艳世间,沉睡两千年,引发无数猜想。公元1972年,马王堆古墓挖掘,辛追夫人重见天日,她经历两千年而不腐,创造了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上的奇迹。在全球科学界的目光注视下,尸体解剖小心翼翼地进行,人们在焦急地等待着

  • 秦兵马坑俑到底为谁而建?秦始皇还是秦宣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后

    秦兵马坑俑到底为谁而建?秦始皇还是秦宣太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九七四年三月,在陕西省临渔县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大型的兵马俑坑。当它独特的雄姿一露出大地,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重视和兴趣。参观者蜂拥而至,有人称它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毫无疑问,秦俑坑的发现,又一欢证明了我国无愧于世界文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