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八章 西汉转衰

第八章 西汉转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031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4:30

第八章西汉转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稳定政局整饬吏治

>——昭宣时期的政治汉武帝死后,刘弗陵继位,这就是汉昭帝。因弗陵年幼,由霍光、金日、上官共领尚书事,辅助幼主。但是,只过了一年多时间,金日病死,当时的朝政,实际上由霍光执掌。汉昭帝像此后六七年间,汉廷内部政见分歧,又发生争权的斗争,政局一度动荡不安。

>

>霍光是霍去病异母弟。汉武帝时期,霍光任为郎,又迁诸曹侍中、奉车都尉等。他出入禁闼20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汉书·霍光传》),成为汉武帝心腹亲信。汉武帝临终托孤,霍光拥立幼主,成为汉家的“周公”。

>

>然而,霍光受诏辅政,所执掌的汉家天下,已是一个经济凋敝、流民遍野的社会。自汉武帝末年以来,“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汉书·昭帝纪》);至汉昭帝继位四年,依然“比岁不登,民匮于食,流庸未尽还”(同上)。当时,贫苦农民不仅乏食,甚至连播种的种子,也得依靠官府借贷。武帝时期出现的数以百万计的流民,经过20余年的时间,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成为汉廷面临的主要任务。针对这种情况,谏大夫杜延年曾几次提出“宜修孝文时政,示以俭约宽和”(《汉书·杜延年传》)。霍光采纳他的建议,“举贤良,议罢酒榷盐铁”(同上)。始元六年(前81)二月,汉廷诏举郡国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汉书·昭帝纪》),对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展开了讨论。这就是著名的“盐铁会议”。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以及贤良文学6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讨论罢除盐铁官营等项政策时,会议形成以桑弘羊为一方,以贤良文学为另一方的对垒,双方展开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桑弘羊在汉武帝时期,曾任治粟都尉及大司农14年,参与制定盐铁官营诸项政策。他在辩论中为汉武帝的政策进行辩护,实质上还是主张继续奉行汉武帝的朝政方针;而贤良文学则指责这些政策的弊端,同时又提出当今之务在于安集百姓,致利除害。辩论所涉及的内容,远远超出盐铁官营的问题。除了对武帝时期的一系列政策互相论难之外,还涉及到当前政策转变等问题,双方的争论异常激烈。由于盐铁诸项政策关系汉廷财政问题,因此只取消酒的专卖,其余各项都没有罢除。

>

>这次辩论反映汉廷内部政见分歧,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少数朝臣,在社会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原有的思想主张。这是桑弘羊一贯的政治立场。还在汉武帝晚年,他不顾当时社会危机严重,继续主张屯垦轮台,结果遭到汉武帝拒绝。汉武帝根据当时的形势,对原来的政策作了重大的改变。但是,直到昭帝始元年间,桑弘羊依然没有改变原来的主张,不但政见与霍光针锋相对,而且不满霍光一手操纵朝政。因此,桑弘羊与上官桀及燕王旦通谋,卷入当时朝廷内部反对霍光的争权斗争。

>

>汉廷的争权斗争,始于燕王刘旦。汉武帝晚年,皇太子刘据、齐王刘闳先后死去。按照辈分而论,刘旦自以为应当立为太子,并上书要求到京师宿卫。刘旦觊觎帝位,引起汉武帝的不满。汉昭帝继位之后,刘旦与宗室刘长刘泽等人勾结,阴谋发动兵变,推翻汉昭帝。事情败露后,刘泽等人被杀,刘旦幸免。但是,他的野心不死,又与上官桀结谋,企图剪除霍光,夺取皇位。

>

>上官桀与霍光,本是联姻亲戚,因为争权发生矛盾。上官桀及其子上官安,因此与盖长公主、桑弘羊及刘旦合谋,告发霍光逾制擅权。当阴谋失败后,上官桀等又合谋杀霍光,迎立燕王刘旦,然后再杀刘旦,夺取皇位。但是,上官桀的密谋终于泄漏,汉昭帝命令丞相田千秋扑灭乱党。结果,上官桀父子及桑弘羊先后被杀,盖长公主和燕王刘旦也相继自尽。这场争权斗争即告结束。

>

>霍光剪灭政敌之后,其地位越加巩固,政局也逐步趋于稳定。但是只过了6年,汉昭帝即因病死去。这位以孺子继统的帝王,在位13年少有作为,却使霍氏家族乘机崛起,并开了汉代外戚专权之先。皇位由昌邑王刘贺继承。刘贺是个荒淫纵欲的昏君,继位不久,霍光等人即发动一场宫廷政变,将他废逐。于是,霍光迎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

>刘询是卫太子刘据之孙。巫蛊祸起,刘询的父祖及生母,都遭杀害。刚刚出世几个月的刘询,也被关押在狱中。原廷尉监丙吉怜其无辜,对他多加保护,并将他送交外祖母家抚养。后来,刘询被收养于后宫,直至18岁继位。宣帝继位之后,为了改变昭帝时期的政局,采取了许多政治措施,以巩固中央集权制。主要的有如下几项:

>

>首先,清除霍氏集团。自汉昭帝以来,霍氏家族的权势不断扩大,严重地削弱了汉家皇权。霍光本人专制擅权,“政事壹决于光”(《汉书·霍光传》),以至于操纵汉家天子的废立。不仅如此,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皆为中郎将,霍云之弟霍山为奉车都尉侍中,两个女婿为东西宫卫尉,连外孙也都是中朝官,形成这个家族“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汉书·霍光传》)的局面。汉家天子无疑是个傀儡,而霍光成了左右政局的“太上皇”,并紧紧地控制着中朝的军政大权。这是从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控制中朝,到中朝权力转归朝臣把持的畸形发展。

>

>霍家“持国权柄,杀生在手中”(《汉书·霍光传》),从汉廷到地方,吏治日益败坏。廷尉李种和王平,左冯翊贾胜胡,甚至车丞相的女婿、少府徐仁等,都因“坐逆将军(意)下狱死”(同上)。而使乐成小家子,却因得幸于霍光,官至九卿封侯。当时,朝廷官吏只听霍光的家奴冯子都、王子方等人的指挥,丞相之职有名无实。这种现象在宣帝即位之后,大有变本加厉之势。当时,不但朝廷的事要先禀报霍光,然后上奏昭帝,而且连霍光的夫人也干预朝政。她为了让小女霍成君代立为皇后,公然私派女医淳于衍毒死许皇后。地节二年(前68),霍光临死之前,又提出封霍山为列侯的要求。宣帝无可奈何,即日拜霍禹为右将军,接着又封霍山为乐平侯,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继续由霍氏控制中朝。翌年,当宣帝立许皇后的儿子为太子时,霍光妻大怒,又阴谋使霍皇后毒杀太子未遂。甚至宣帝安排御史大夫魏相入侍中朝,霍光妻也大为不满,并唆使家奴大闹魏相的府邸。霍氏专擅权柄,为所欲为,皇权再度受到挑战。

>

>针对上述情况,宣帝为了稳定政局,进一步加强皇权,一面让霍山继续主管尚书事,一面又准许吏民奏封事,可以不通过尚书,令“群臣进见独往来”(《汉书·霍光传》),以打破霍家把持中朝的局面,使中朝权力逐步转归自己手中。这是对汉武帝以来的中朝体制所作的重要的改变。同时,又将霍氏家族的成员调离中朝,改任其他职务,并将他们执掌的兵权收归汉廷。这些措施引起霍禹集团的不满,他们阴谋作乱,准备发动宫廷政变,废宣帝而立霍禹为帝。地节四年(前66),霍禹集团阴谋败露,霍云、霍山及范明友自杀;霍禹被捕后处以腰斩;霍光妻及其他亲属皆弃市;霍皇后也被废处昭台宫,霍禹集团被一网打尽。

>

>第二,整饬吏治。诛灭霍禹集团之后,拔除了“危乱国家”的祸根,宣帝即着手整饬吏治,以便巩固中央集权制。在汉廷中央方面,宣帝时期,“上躬亲政,省尚书事”(《汉书·丙吉传》),以密切中朝、外朝之间的关系。本来尚书这一办事机构,是武帝为了削弱相权而设的。汉宣帝亲自过问政事,减省尚书事,“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汉书·循吏传》)。这不仅使皇帝直接掌握朝政大权,又恢复了汉初丞相既有职又有实权的体制,从而发挥了丞相作为辅臣的作用。宣帝亲政后,丞相魏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汉书·魏相传》)。魏相死后,丙吉、黄霸、于定国等,先后继任为相。他们“总纲纪号令”(《汉书·黄霸传》),“居位皆称职”(《汉书·丙吉传》),既有职又有实权。宣帝时期的丞相,与武帝时期相比,境遇截然不同。他们善终其位,无一人被黜免,或者死于非命。所以班固说:“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汉书·魏相丙吉传》)。

>

>在地方吏治方面,宣帝重视地方长吏的选任。他常说:“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汉书·循吏传》)!这是因为郡守、诸侯相等二千石官吏,对上要执行汉廷的方针政策,对下则直接治理吏民,其政绩如何关系国家的兴衰,所以被视为“吏民之本”(同上)。对新任命的刺史、太守、国相等官员,“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同上)。因此在宣帝时代,先后曾出现一些政绩显著的二千石官吏。如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为了稳定地方统治秩序,地方长吏一旦任用,一般不主张频繁调动。

>

>对地方官吏的治理情况,经常派使者巡行郡国,考察他们的政绩。如元康四年(前62),遣太中大夫等12人巡行天下,“察吏治得失,举茂材异伦之士”(《汉书·宣帝纪》)。五凤四年(前54),又“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巡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同上)。对地方官吏的考察,“信赏必罚”。凡政绩优异者,汉廷通过下诏褒奖,增秩赐金,封官进爵等,对他们表示嘉奖。如王成为胶东相,在处理流民问题上,“治有异等之效”(《汉书·王成传》),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黄霸任颍川太守,“治为天下第一”(《汉书·黄霸传》),官至御史大夫、丞相封侯。又如朱邑为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汉书·朱邑传》)。龚遂为渤海太守,因政绩显著,被擢为水衡都尉。

>

>对一些违法失职的地方长吏,汉廷则予以惩办。如严延年先后曾任涿郡、河南太守,是一位号称“屠伯”的酷吏。他因“选举不实”,受到“贬秩”的处分。后来,又因“怨望诽谤政治”(《汉书·严延年传》),被处以弃市之刑。再如,田云中为淮阳太守,也是一位“敢诛杀”的酷吏。因“吏民守阙告之”(《汉书·田广明传》),民愤极大,同样被处以弃市之刑。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奇异果的功效与作用,新西兰奇异果的营养价值

【耿耿于怀】的意思是什么?【耿耿于怀】是什么意思?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煮豆燃萁的故事简

标签: 西汉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啥不立太子:如果扶苏继位秦国也许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

    秦始皇为啥不立太子:如果扶苏继位秦国也许不会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始皇帝带着他的大秦强兵,一扫六合、吞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可是在始皇帝死后,秦二世登基之际几百个冒充公子扶苏的逃兵就搅得天下震动。随即没几年咸阳便被刘邦攻破,项羽更是火烧阿房宫,大秦帝国从一统天下到飞灰湮灭不过才14年

  • 秦始皇墓为什么无人敢碰 原因或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人敢

    秦始皇墓为什么无人敢碰原因或是这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第一位皇帝。让人好奇的是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想要看看这样一位集大成者皇帝的陵墓长什么样子。秦始皇陵地宫有78个故宫那么大,工程量之巨大至今没有陵墓能比,这也是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的原因之一。文

  • 秦始皇后宫的女人们为何在史书上集体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书

    秦始皇后宫的女人们为何在史书上集体失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秦始皇生母之谜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

  • 中国秦朝军队战斗力曾是世界第一!论秦朝的国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

    中国秦朝军队战斗力曾是世界第一!论秦朝的国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秦朝军队战斗力曾是世界第一!论秦朝的国力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灭六国、秦朝的军队歼灭了所有能够找到的敌人――秦军是一支真正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军。就当时的生产力条件而论,秦军所取得的军事上的成功是真

  • 他是秦国的大将,经历了八代王朝更替,最终他也成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

    他是秦国的大将,经历了八代王朝更替,最终他也成了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我国的历史当中,皇帝的平均寿命都不会超过40岁,但是却有这么一位皇帝活到了103岁,他这一生经历了八个朝代,这个人就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南越武帝赵佗了。赵佗在公元前240年出生,在自己还不到20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秦国

  • 日本人的始祖是秦朝的徐福吗?徐福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福

    日本人的始祖是秦朝的徐福吗?徐福的来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日本人不敢考古,为什么呢?因为一考古就原形毕露了,因为日本人真正的始祖,很有可能是秦朝的时候,奉秦始皇的命令,东渡寻药的徐福。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徐福的来历徐福是中国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徒弟。鬼谷子先生曾任楚国宰相,后归隐卫国授徒,鬼

  • 第三节 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第三节

    第三节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孝公和商鞅都是大智慧人。他们在制定变法方案的时候,很自然地会考虑到变法决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所以,秦孝公和商鞅就把变法分为两个阶段,次第推进,逐步深入。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三年),商鞅先后颁制了一系列奖励耕战的法令。商鞅认为,要改变

  • 废丘之战:章邯的最后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之战

    废丘之战:章邯的最后一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元年七月,关中已经进入夏天,绿荫蔽野,骄阳似火,几场骤雨下来,渭河涨水,漕运通商的行船,往来愈是快捷。不过,坐镇渭水北岸废丘城(今陕西兴平)的雍王章邯,心情却是一天天紧张起来。彭城方面传来消息,田荣反叛称王,联合彭越抗击楚国,项王正统领楚军北上讨

  • 杀兄弟,屠忠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兄弟

    杀兄弟,屠忠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残害兄弟姐妹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

  • 史上第一败家子:指鹿为马的秦二世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指鹿为马

    史上第一败家子:指鹿为马的秦二世胡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史上第一败家子:指鹿为马的秦二世胡亥二世胡亥:指鹿为马胡亥小档案父亲秦始皇母亲不详兄弟排位第18子任数第2任生存时间公元前230年前207年8月24岁在位时间公元前210年7月前207年8月3年后一任秦王子婴(去帝号)在位46天秦朝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