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帝国的统一战争——秦攻百越之战

大秦帝国的统一战争——秦攻百越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61 更新时间:2024/1/17 6:59:39

在大秦帝国军消灭了东方六国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把统一的目光放到了南边的百越之地,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百越之地一般意义上也叫岭南,就是现在的广东和广西。在秦与百越的战争中,总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之战,该战平定了百越之地,统一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将赵佗攻瓯骆之战,历史学家一般称这次是第二战争的延续而已。总之这三次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这三次发生的秦军和两广土著军的战争,本文重点介绍其中最重要和最惨烈的第一次战争。

第一次秦与百越的战争,在历史上也叫“秦瓯战争”,但是在史书上记载比较少,只有《淮南子》等少数书籍中有少量相关记载,这主要的原因我想主要是秦将赵佗在公元前214年攻占百越后不久就与秦朝廷貌合神离,在秦末又拒绝派自己手下的秦军部队北上与反秦起义军作战,封锁了两广与中原的联系,并在秦灭亡后建立起了南越国,按照现在的说法南越国属于地方割据政权,现今历史学家对地方政权的历史了解历来都不是很多,所以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对这次战争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少量史书的记载上。但是我们就从这不多的史料上也可以看出,这同样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秦军统一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惊人的。

历史上之所以也叫此次战争为“秦瓯战争”,主要由于百越土著部队的最初首领是西瓯国首领译吁宋(西瓯国的位置在现在的广西),其实参战的百越军不仅仅是西瓯国军队,其他百越地区的越人其他土著武装也参加了战争,但是总指挥是西瓯国首领译吁宋、而主力是西瓯军而已,“译吁宋”这个名字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是百越土著军首领的名字,但是也有不同看法,说“译吁宋”这三个字很可能是百越军总指挥官在战场上喊的口令,因为“译吁宋”这个三个字和现在两广的壮语和粤语的“一二三”都很相似,秦军是外来人,这次战争秦军并没有深入两广腹地,对西瓯军的底细应该也了解不多,所以有可能把百越土著军的指挥官在战场上喊的口号当作该指挥官的名字了。但是可以确定该战争的百越军首领确实为西瓯国首领,至于该首领是不是叫译吁宋?如果不是的话,那战争中西瓯国首领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西瓯军在战场上喊“一二三”?这些都已经无法考证。

在历史上一般都把秦军的对手称为西瓯军,但下文为了顾及到当时广东和广西境内的其他越族士兵,所以以下把秦军的对手统称为“百越军”,其实主要是西瓯国军队。(如果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则主要是广西的军队与秦军作战。)

秦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以及组成,在几乎所有的史书中都说到秦军调动50万大军在屠睢的率领下进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但是这里也有疑问,五路秦军是同时进攻的吗?在广东和广西的地方志中记载,秦军在开始时期是屠睢一路和赵佗一路这两路一共20万人马最先发动进攻。但是那剩下的30万人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加入战争的呢?从史书上看,剩下的30万人应该在前线部队陷入战争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写部队缺粮的战报给秦始皇以前就出动了,因为在屠睢写的信中说到了自己的“五十万大军已经伤亡甚重”,而且根据考证,其中一路秦军开始攻击的是东瓯闽越地区(主要在现在福建),这路秦军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两广战场的一路。秦军这50万大军到底是那里的兵为主呢?根据我们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记载,秦军这次战争所动用的部队还是以以前灭楚国的部队为主力,但是为了适应南方作战,秦军这50万大军中也有不少于10万人的原楚国部队。

百越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则几乎没有任何史书有比较确切的记载,(秦朝历史www.lishixinzhi.com)只能从部分考古资料中看出百越军的人数要远远少于秦军,而且当时的岭南百越基本上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当时的两广总人口数根据考古学家的估计都不会超过50万,当时能战的适龄青壮年大致在5万人上下,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类似“百越土著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的说法。但是不管怎么样,秦军的兵力是占绝对优势的,秦军为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是不惜代价的。

关于战争的经过,秦军五十万大军虽然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在装备上更是要远远超过百越部落军队,但是战争的过程却令秦军感到了战前从未想到的艰苦和压力,在战前,秦军考虑到了粮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考虑到了南方炎热的气候对于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军士兵的不适应;但是秦军到了两广后才发现,战场环境的恶劣以及敌军的超乎寻常的凶悍顽强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书上记载了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队的顽强抵抗,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惨烈的激战,秦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越人的世居领地,在战争中,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百越军甚至不惜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并且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迫使秦将屠睢写信给秦始皇上报说秦军粮草已经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另外秦军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炎热的气候,秦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大部分都为现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这时在新首领骏的率领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时期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根据《淮南子》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也在现在的广西桂林一带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双方一直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而根据学术界讨论,秦军的阵亡在30万人上下,剩下的20万人全部退到两广的北部边界一带,但是百越军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也没有力量继续发动进攻,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而且一对峙就是3、4年时间。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这时的百越军,根据不少野史记载,仅仅只有数千人而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反攻作战和3、4年的武装对峙中,百越那区区几万人马早就被耗尽了,最后秦军几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占领了全部岭南,并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这已经算是第二次秦攻岭南的战争了。

秦瓯战争狭义上说是秦王朝与盘踞在广西的西瓯国的战争,但是实际上应该说是秦王朝与整个南方百越民族的战争,这次战争完善了中华的基本版图,从此以后,广西和广东成为了中华版图的省份,期间虽然在秦末汉初时期曾经由秦将赵佗建立了南越国而独立出去,南越军在汉初高祖和吕后当政时期也曾经数次击败汉军的进攻,但是南越军同样消耗很大,在汉文帝时期,南越国撤帝号,与汉朝修好,在汉武帝时期,10万汉军南下进攻南越国,南越国经过此前的对汉战争,伤亡已经很大,无力抵抗强大的汉军,最后南越王率领南越全国在籍的40多万老百姓投降汉朝,此后两广之地再也没有和中华大地分开。

但是战争毕竟是残酷的,且不说秦军在三次战争中前后了损失了30多万人马,两广地区的老百姓也遭到惨重的损失,在历史资料中记载秦军在第二次战争后的部队全部留在两广,这些秦人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了现在的两广老百姓祖先的一支。这留下的近30万秦军士兵为两广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在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期间,两广并不是战场,此时的两广几乎已经算是独立出秦王朝,但是在《中国各朝人口》一书中却记载着在秦末战争刚结束的时候,两广人口只有40多万人,这里如果扣除那些留下的近30万秦军士兵,也就是说这时两广的原百越民族从秦瓯战争前的50万锐减到10万人这样,而这期间两广并没有什么瘟疫流行的文献资料,当然也不排除秦人在战争结束后还是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从而造成水土不服而人口下降,但我认为战争造成人口减少的原因应该是最主要的,在战争中,起码有近40万百越人或死或逃亡到东南亚。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在两广建立的南越国虽然说在建国初期有号称“百万带甲”,但是根据历史学家分析,南越国总人口最多的时候(大致是汉高祖以后的吕后当政时期)也不会超过80万人,士兵最多也就在10万人左右,“百万带甲”系为夸张而显示国威的说法,在最后投降汉朝的时候,南越人口在册投降的只有40多万人,如果算上那些不在册记录内的人口估计也不会超过60万人。

不管怎么样,这次战争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虽然民族的融合往往都要经过残酷的战争,但秦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两广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标签: 帝国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始皇与吕不韦有何关系?是君臣还是父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有何

    揭秘:秦始皇与吕不韦有何关系?是君臣还是父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千古一帝秦始皇,可谓是伟人中的伟人,他横扫六国统一天下,何等的气壮山河。但是,历史上,秦始皇的生世一直是存在疑点的,由于野史记载吕不韦的“奇货可居”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应该姓吕,赢氏的江山其实是被外人窃

  •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死亡之谜:秦始皇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死亡之谜:秦始皇死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嬴政是怎么死的?公元前230至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赢政建立了大秦,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集权制度的中国,横空出世独占历史舞台成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开天辟地,建立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帝国,他的生命是一首壮丽的历史诗

  • 秦始皇为什么攻打百越?秦始皇攻打百越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始皇

    秦始皇为什么攻打百越?秦始皇攻打百越的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为什么攻打百越?秦始皇攻打百越的原因在大秦帝国军消灭了东方六国后,秦始皇把统一的目光放到了南边的百越之地,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百越战争是秦始皇最艰难战争秦军五十万大军虽然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在装备上更是要远远超过百越部落军队

  • 秦始皇的兵马俑为何一律不戴头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兵马俑

    秦始皇的兵马俑为何一律不戴头盔?,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人有先进和强大的攻击武器,却不注重装甲;两个秦兵在战场上为了争抢一个对手首级竟要自相残杀!秦始皇的兵马俑有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大量的士兵头上戴着一种小圆帽,考古人员证实,这是一种麻布做的头巾。军官模样的戴着牛皮做的板状帽子。更多的士兵

  • 陈平反间计离间项羽与范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

    陈平反间计离间项羽与范增,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汉战争中的陈平,用了一招反间计: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加速了项羽的灭亡。范增是追随项羽叔父项梁起兵的老臣,项羽的手下猛将如林,但真正有战略头脑的谋士似乎只有范增一人。离间这位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能人,的确相当有难度,但难不倒离间计大师陈平。有一次

  • 秦始皇残忍至极:将同母兄弟装麻袋摔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麻袋

    秦始皇残忍至极:将同母兄弟装麻袋摔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对于自己同母异父的两个小兄弟,即太后和的两个儿子,始皇残忍至极,两名孩童均被一同“囊载扑杀”,就是将他们装进麻袋,然后活活摔死。秦始皇(资料图)公元前238年(即始皇九年),有人告发是假太监,与太后私通,生有二子,并与太后密谋“如

  •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元前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率秦军灭掉战国七雄中的最后一个强国齐,实行全国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战国后期,各诸侯

  • 秦汉时期的编户齐民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汉

    秦汉时期的编户齐民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编户齐民,也称“编户”、“编户民”,意指政府按户登录人口;或称“齐民”,意指地位等齐、无贵贱之别。春秋中晚期以降所形成的编户齐民,构成了帝制中国社会之基本成员。“封建时代”各国有其阶级秩序,普天之下又有一套阶级秩序。不仅各个诸侯国诸侯的地位不平等,各

  • 震惊世人:秦始皇墓中六件稀世珍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珍宝

    震惊世人:秦始皇墓中六件稀世珍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截至目前,秦始皇陵墓已出土珍贵文物5万多件。在秦始皇陵墓的奇珍异宝中,这六大举世无双的宝贝,你知道几个?六大稀世珍宝之一、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是中国人都应该知道。兵马俑是在1974年被发现的。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坑里有

  •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如何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父亲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如何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7月6日)赢姓,本名子异、异人,后名楚或名子楚,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孝文王之子,在位3年,曾经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在灭六国、称皇帝尊号后,追尊其为太上皇。异人的父亲是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