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李斯缘何变节?李斯与赵高政变前的六次过招

秦朝李斯缘何变节?李斯与赵高政变前的六次过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90 更新时间:2024/1/18 16:36:16

秦朝李斯缘何变节?李斯与赵高政变前的六次过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导读:秦始皇沙丘病亡后,他生前令长子扶苏速回咸阳处理后事的诏书并没有发出,而是被赵高扣押。赵高非常明白,一旦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必定会受到冷落和排挤,所以,这道遗诏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唯有扶立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胡亥,才有可能保证自己日后的飞黄腾达。于是,一个恶毒的计划在赵高的脑海中逐步形成了。在大秦帝国最高权力的瞬间真空之际,赵高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三劝胡亥,威逼利诱,胡亥终于为赵高的话所动。同时,胡亥也意识到,若无丞相李斯的允准,此事万万行不通。李斯的态度是这场政变的关键。但是,李斯是秦始皇身边的老臣、重臣,执掌朝政数十年,对秦始皇忠心耿耿。易立皇储,篡改遗诏,发动宫廷政变,李斯会轻易答应吗?野心膨胀的赵高将会怎样说服李斯呢?

李斯的态度,是这场政变的关键与转折。但是,在赵高说服了胡亥时,李斯还蒙在鼓里。不明所以的李斯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赵高不废多大口舌就降服了胡亥,但这只是完成了篡改诏书“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李斯这道坎他也必须迈过去,否则,前功尽弃。因为李斯是秦始皇身边的重臣、老臣,如果李斯不同意,胡亥同意了也是白搭。李斯不像胡亥那么容易被说服。李斯久经宦海,对秦始皇忠心耿耿,而且手握重权。但是,李斯也是凡人,也有权力欲望。李斯和赵高的过招结果如何呢?二人的过招经过了六个回合的往返搏杀。

第一个回合。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赵高并没有和李斯兜圈子,而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对李斯说:皇上去世了,留下诏书让长子扶苏进京主持丧事,丧事完毕后即位称帝,但是,这封诏书目前并没有发出去。而且,皇上驾崩,他人并不知道,只留下一封赐给扶苏的诏书,而玉玺在我手中。只要你和我口径一致,我们就可以改立胡亥为太子继承大统。你看怎么样?

李斯听后大吃一惊,因为他从来就没考虑过这种事情,怎么回答赵高呢?李斯斩钉截铁地说:“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警告赵高,你这是“亡国之言”!这不是我们当臣子的应该操心的。可见,李斯不为所动,赵高败阵。

第二个回合。趋利避害是人的软肋。李斯也有弱点,他当年奔赴秦国的初衷是“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就是他的老鼠哲学。所以,第一个回合,赵高虽然碰了个大钉子,但他并没有泄气,这是早在他意料之中的。他深知李斯也像常人一样知道趋利避害,所以,第二个回合,一开始赵高一口气问了五个问题:您的才能和蒙恬相比怎么样?您的功劳和蒙恬相比怎么样?您的谋略和蒙恬相比怎么样?您的人气和蒙恬相比怎么样?您和扶苏的关系和蒙恬相比怎么样?狱吏出身的赵高思路清晰,问的这五个问题个个见血,直指李斯要害。才能、功劳、谋略、人气、和扶苏的关系,李斯和蒙恬相比究竟如何呢?李斯与蒙恬相比有三不如:一是家世功勋不如蒙恬,二是人心向背不如蒙恬,三是和扶苏的关系不如蒙恬。

李斯原本为上蔡布衣,起步时最多不过是一个小地方上看不到发展前途的“小公务员”,他是单枪匹马来秦国闯天下的,完全是依靠个人的努力与智慧,才得到秦始皇的赏识提拔而得以发迹的。蒙恬不同,蒙恬家族三代(蒙骜蒙武,蒙恬、蒙毅)是兼并六国的功臣名将,是几代秦王的股肱之臣,为大秦帝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著功勋,这种家族优势绝非李斯所能相比。这一点毫无疑问。李斯力主焚烧诗书在天下人尤其是读书人心中留下了难以清除的不好名声,这种恶劣印象甚至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李斯一直主张以法治国,是强硬派。所以,李斯自己应当知道在得人心方面远远不及蒙恬。

皇长子扶苏和蒙恬的关系是李斯的一大心病。在李斯和扶苏的关系上,最大的问题是政见不同。扶苏和李斯的共事是比较早的,秦始皇坑术士之时,扶苏进谏劝阻。可见,扶苏至少此时已经参与朝政了。如果此推论成立,那么,扶苏与李斯至少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已经同朝共事了。但是,在那年秦始皇一怒之下大坑术士,扶苏极力劝谏,而此时的李斯却沉默不语。坑术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一件大事。李斯在秦始皇坑术士之时的态度,是支持,还是不敢表示反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李斯支持秦始皇坑术士的可能性很大。从建言郡县制到主张焚诗书,秦始皇和李斯的见解都高度一致,他们都是极端独裁的提倡者、施行者。因此,在坑术士这一问题上,李斯与秦始皇意见一致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分歧。这种政见的不同自然导致了李斯与扶苏关系的不协调。

扶苏因为劝谏秦始皇不要坑术士而被贬边地,担任蒙恬统率的长城军团的监军。从公元前212年扶苏被贬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故,扶苏在边地与蒙恬共事两年多,他与蒙恬的关系自然远远胜过和李斯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蒙恬并不是焚诗书、坑术士的积极提倡者与支持者,因此,也不可能在政见上与扶苏发生重大矛盾。所以,扶苏与蒙恬的关系自然远远胜过与李斯的关系。至于功劳与谋略,蒙恬和李斯不大好相比。李斯的功劳、谋略至少并不比蒙恬差。其中,差距较大的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三点。但是,赵高这“五不如”击中了李斯的软肋!李斯只能坦言“此五者皆不及蒙恬”,但是,您又何必这样苛求我呢(而君责之何深也–《史记李斯列传》)?

推荐阅读:

做梦梦到蛇了代表什么?

火字旁的字有哪些?全网最全火字旁的字(5-300个)

属牛的几月出生最好

标签: 李斯

更多文章

  • 鲜为人知的真相!揭秘吓死秦始皇的三件怪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鲜为人知

    鲜为人知的真相!揭秘吓死秦始皇的三件怪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在39岁完成统一大业,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年近半百的秦始皇打算尽享万世之尊,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和奇方怪法。然而,秦始皇却在49岁进行第五次大巡游时,暴毙身亡,蹊跷地死在了巡游途中。秦始皇身亡时前,发生过三大怪事;;秦始皇身亡

  • 徐福为何要东渡日本?徐福东渡日本之谜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日本

    徐福为何要东渡日本?徐福东渡日本之谜大揭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谜团一:徐福东渡是否到达日本?徐福,也叫徐市,为秦国时一方士,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往渤海三神山寻找长生不老药,此后便无音信。徐福到底去了哪里?关于徐福东渡的目的地问题,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徐福率领的船队到了日本,但也有人

  • 资治通鉴故事:王翦破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故事:王翦破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人就足够了。”秦王又去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要六十万人的军队

  • 蒙毅简介 蒙毅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是怎么

    蒙毅简介蒙毅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蒙毅简介蒙毅是怎么死的蒙毅(?―公元前210年),秦朝(秦国)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朝大臣。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蒙毅简介,蒙毅是怎么死的,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蒙毅的祖先是齐国

  • 项梁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桓楚,殷通,项梁

    项梁起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梁叔侄谋反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在大泽乡起义。由此点燃了推翻暴秦的导火索。九月,会稽郡假守(会稽郡代郡长)殷通把项梁找来,对他说:“长江以西都反了,这是天要亡秦。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据《汉书》记载,说这两句话的是项梁,不是殷通)。我也打算起兵

  • 第8节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好大喜功

    第8节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116~前111年这五年间,汉武帝的政治、军事、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继大败匈奴之后,又开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平定了两越、西南夷,大汉王朝开疆拓土,声威远播。随着盐铁官营、统一货币、均输平准等经济改革初见成效,国库又重新丰盈。此时的汉武帝可算得上

  • 第3节 千古绝唱,关于孟姜女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千古绝唱

    第3节千古绝唱,关于孟姜女的传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三十四年,治

  • 秦王子婴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王

    秦王子婴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王子婴是怎么死的?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立即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秦王子婴,即秦三世(?前206年),嬴姓,名子婴,或单名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日。子婴性格仁爱且节制。秦二世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子婴即位。当时的情

  • 秦朝丞相李斯:没道义只讲权术埋下灭亡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权术

    秦朝丞相李斯:没道义只讲权术埋下灭亡祸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丞相李斯:没道义只讲权术埋下灭亡祸根鲍鹏山说政客赵高,一个玩大了的小人;李斯,一个玩小了的君子。编辑记鲍鹏山说,先秦诸子,在韩非之后,哲人的时代就过去了,而政客们则亢奋起来。李斯,就是其中一个。李斯是富有远见的大政治家,也是一个

  • 秦国开放民风:秦宣太后竟和戎王偷情生两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

    秦国开放民风:秦宣太后竟和戎王偷情生两子秦人在西陲住了老久,尽管一直在抵抗犬戎等异族,但他们的生活却是一直处于和西戎杂居的状态。当时秦周围的戎狄部落,被司马迁记录下来的,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包括西戎、犬戎、荡社、亳、芮、彭戏、冀、小虢、茅津、大荔、义渠、绵诸等。秦靠游牧讨生活,与这些所谓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