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5节 发现一个外交天才

第5节 发现一个外交天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62 更新时间:2023/12/15 21:52:41

第5节发现一个外交天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汉书·张骞传》

>

>西汉的时候,西域除了匈奴之外还有许多国家,这些国家相对于匈奴来说都比较弱小,因此不得不对匈奴俯首称臣。但是匈奴人杀人成性,日以残暴起来,所以对自己的这几个邻国也是很野蛮的,经常欺负他们。

>

>话说西域有叫个大月氏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很穷困,一直受到匈奴的欺压。

>

>在一次反抗战争中大月氏国王被匈奴单于杀死了,匈奴人非常残暴,为了泄愤把大月氏国王的头颅做成酒器盛酒喝。

>

>因此激起了大月氏人民的愤怒,他们决心为国王报仇。

>

>但是大月氏这个国家很穷,又刚刚死了国王,别的邻国看到这种情况虽然对匈奴很痛恨但是表面上也不敢怎么样。

>

>大月氏人民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便迁徙到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后来他们又受乌孙国的攻击,再西南迁到妫水流域。

>

>这更加激起了新的大月氏国王对匈奴的仇恨,他在寻找机会报仇雪耻。

>

>按理说发生在西域这边的事情大汉王朝是不会知道的,当时的通信手段是非常落后的,朝九晚五,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

>但是,汉武帝的信息意识很强烈,他每次俘虏匈奴士兵之后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审问。

>

>因此这样一种情况就被刘彻了解到了。

>

>汉武帝了解这些情况后心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我大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

>好,就这么办。

>

>但是,派谁去执行这个任务呢?想来想去武帝也没能想到合适的人选,又犯愁了。

>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进行外交活动。

>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桩很危险的差事,因为不但没人知道月氏国到底在哪儿,而且匈奴随时会出现在西域的任一个角落。

>

>这样一来,很可能在找到大月氏之前就被匈奴抓获,运气差的想回国都很难,所以汉武帝这个诏书下达了很长时间了,也没有人来接受这个任务。

>

>这个时候,有个年青的郎中张骞首先应征。

>

>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旅居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

>那么张骞是个什么来头呢,为什么偏偏他又这个胆量来应征呢?

>

>张骞字子,西汉首都长安人。

>

>主要原因在于张骞的个人性格,他体魄健壮,性格开朗,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会说匈奴话。

>

>汉武帝觉得张骞是个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招募的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大月氏。

>

>这一百多人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是在张骞的领导下他们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

>

>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

>

>于是,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

>匈奴单于知道了他们西行的目的之后,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

>但是匈奴人这次没有杀掉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让他们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

>

>汉朝和张骞一起去的一百人中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几年。

>

>后来,匈奴人为了笼络张骞,给张骞娶了房匈奴媳妇,实际上是为了监视他。

>

>张骞是个男子汉,在金钱美人的诱惑下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

>果然,机会来了。

>

>话说日子久了,匈奴对张骞他们管也就得不那么严了。

>

>张骞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暗自欢喜,他在跟堂邑父策划一次逃跑行动。

>

>这天,张骞和堂邑父在放羊的时候,瞅准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

>他们害怕匈奴发觉后追上来,于是一刻不停地向西跑了。

>

>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

>

>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

>就这样起马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他们终于逃出了匈奴地界。

>

>但是他们这一次没有找到大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的境内。

>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又都能说匈奴话,因此交谈起来很方便。

>

>张骞就把自己的来意向当地人表明了,大宛人这才知道张骞原来不是匈奴人,而是大汉王朝的外交官,于是张骞推介给了大宛王。

>

>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

>

>张骞的到来无疑是个喜讯,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

>

>后来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和堂邑父先到了康居,终于由康居到达了日思夜盼的大月氏国。

>

>但是,毕竟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了,时间可以磨灭一切,当然包括仇恨。张骞他们的愿望这次又落空了。

>

>原来,大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北部地区)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在这里大月氏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大月氏国王也就不想再跟匈奴作战了。

>

>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大月氏国王还是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

>

>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

生疏的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欣赏

标签: 外交

更多文章

  • 手握三十万精兵的蒙恬,为什么还不举兵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精兵

    手握三十万精兵的蒙恬,为什么还不举兵反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蒙恬是秦始皇时代的人,从他祖父那一代开始,他们家就一直为秦国服务。到了蒙恬这一代,他们家在秦国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任命蒙恬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对抗匈奴。蒙恬是秦始皇最坚定的支持者,更是秦国数一数二的奇才,长期

  • 揭秘:历史上秦始皇要找的不死药究竟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不死

    揭秘:历史上秦始皇要找的不死药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在中国和日本流传着一个同样的故事,那就是徐福为秦始皇求不死药而东渡的传奇。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早期化学家。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伟业,便开始憧憬长生不

  • 秦人究竟起源于何方?秦人在周初竟然是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人

    秦人究竟起源于何方?秦人在周初竟然是奴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政权诞生,嬴姓的秦人建立了这一大帝国。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华夏诸国来说,秦原是个经济、文化都落后的部族。周平王元年前770)因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才跻身于诸侯之列。齐桓公称霸时

  • 第6节 文采风流,司马一赋获君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采风流

    第6节文采风流,司马一赋获君恩,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

  • 秦文化起源及相关问题再探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起源

    秦文化起源及相关问题再探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本文所论秦文化,就其命名和界定的原则与史前以及商周时期的大多数考古学文化并无区别,亦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一组具有自身特点的人类活动遗存,由于这样一组遗存很可能与文献记载中的“秦”有关,而用文献记载中的族名或国名为

  • 穿越到秦朝如何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

    穿越到秦朝如何生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穿越到秦朝之后,你遇到的第一件事会是什么?答案是被抓。这不是耸人听闻,在秦朝,“穿越者”完全就是“偷渡客”的同义词。你是不可能像大侠那样,在秦朝满大街乱逛,任何一个黔首(秦朝民众的称谓)看到你在乡野中无所事事地闲逛,都会警觉地来盘问你。假如你没有秦朝的

  • 秦朝的法律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

    秦朝的法律制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家思想和政策。其中韩非的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成为其指导思想。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法令由一统这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全国都要实行统一的法律令;其二

  • 拥有30万精锐秦军的秦朝,为何连农民都镇压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

    拥有30万精锐秦军的秦朝,为何连农民都镇压不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09年秋,一场大雨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但战争初期,秦帝国抵抗起义军的部队,竟然是由囚犯组成的杂牌军。而秦统一中国靠的正是他那支战斗力奇强的军队。那么,秦帝国为什么用杂牌军抵抗起义军,而不用他最强大的正规军呢?原

  • 历史上的宣太后色诱义渠王专家称功劳不逊张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不逊

    历史上的宣太后色诱义渠王专家称功劳不逊张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的宣太后色诱义渠王专家称功劳不逊张仪《芈月传》中,芈月的爱恨情愁不仅赚足了眼球,而且还让众多多愁善感的观众唏嘘感慨。电视剧中芈月的感情生活和史书上记载的有什么不同?史实上宣太后芈月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她的风流韵事到底都有哪些?

  • 长足发展的秦朝御史纠弹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

    秦王朝设御史大夫一名,为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负责统率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秦时,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一是丞相,掌管行政,协助皇帝处理万机;二是太尉,掌管军事;三是御史大夫,掌监察。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为制约其他两公的有力工具。御史本是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