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末期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

战国末期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97 更新时间:2024/1/20 1:16:55

战国末期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战国末期王翦的灭楚之战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从此战当中你完全可以看出王翦作为帅才的大格局眼光以及老将用兵的非凡谋略。

公前224年秦王赢政决定发动灭楚之战,针对灭楚之战秦王同时问李信和王翦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二十万足矣”,而王翦回答则是“非六十万不可”。在秦王看来,王翦应该真是老迈无能了吧,于是将二十万秦军交给李信,出征灭楚。

应该来说李信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率领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高歌猛进,很快就攻陷了郢都。但好景不长,被楚将项燕以诱敌深入的战术击败,秦军被迫退回秦国。

秦王无奈,只好重新让王翦出征,并且同意了王翦坚持的六十万大军的兵力要求。

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王翦为什么非要动用六十万大军出征灭楚呢?

站在王翦的立场和角度上,熟读一下兵书,总结一下“长平之战“的经验教训,再观察一下楚国的国情你可能就明白了。

此战的关键就在实现战略目的——灭亡楚国,而灭亡楚国的先决条件就在于歼灭或者彻底击溃楚军。(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军)那么楚军在哪里?楚军因为封君制分散在楚国各地,所以灭亡楚军的先决条件就是让楚军集中起来。那么如何才能让楚军集中起来呢,办法只有一个——重兵压境,而且还是越多的军队越好,这样自己在完成军队集结,重兵压境的同时,楚军也会完成集结前来应战。为歼灭和击溃楚军创造有利条件。

果然,当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到达楚境之后,楚军的四十万大军也完成集结同时到达,秦楚两军统帅的心理战开始打响。

首先说秦军,王翦的心理有必胜的信念,可没有必胜的把握。(这很正常,战场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没有人在未战之前有必胜的把握,只能随机应变)情况对于秦军来说并不好。拜李信所赐,秦军新败,逃回的秦军将失败的阴影传递给全军,所以王翦此时最重要的事是扎住阵脚,稳定军心。想想对面士气旺盛的楚军,王翦希望对方最好此时不要发动进攻。

而楚军这边携战胜之威,正准备和秦军放开手脚再次大战一场,可惜主将项燕不通兵机,被秦军的人数和气势所镇慑,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项燕不知道如果他此时发动进攻楚军至少有六成把握能够战胜,自古道,战以士为主,士以气为先,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战场的态势就在一年的对峙中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一年以后,当王翦问自己的部下士兵都在干什么时,他得到的回答时他们都在扔石头玩,王翦明白,秦军已经彻底走出失败的阴影了,这样的军队只要稍加整肃就可以使用了。

而楚军这边项燕的判断完全失误,一开始项燕为秦军的人数和气势所慑,按兵不动,贻误战机。长达一年的对峙让他对于秦军重兵压境的目的产生了怀疑,他判断秦军可能不是来和楚决战的,而是战败之后,担心楚军报复,才重兵集结边境,应该不会发生什么战事(这个判断看似有道理,但在秦军没有主动撤退之前应该打起十二万的警惕之心。)另外一方面楚军的后勤供应可能也出了问题,所以项燕决定,全军回撤。王翦趁着楚军东撤之机,全军出击,楚军战败。(避其锋芒,击其惰归)

有了王翦成功的案例,我们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李信战败的原因。

第一,李信战败输在器宇,格局上。

虽然有和王翦从军征战的战功,但李信毕竟只是一员勇将出身,所有的经历就是在前线领兵冲锋,根本不明白他取胜的基础都是在三军统帅帷幄之间运筹的,只是战争全局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第二,李信败在骄傲轻敌上。

在李信看来,只要两路大军奔袭突进,攻陷楚国都城郢都战争就结束了。孰不知,即便他两路大军攻陷郢都,只要楚国的贵族和楚军主将逃出,他们一样可以在异地完成军队集结,实力犹在。不但不能击溃楚军,反而激发楚军复仇决战之心(想想《亮剑》中的李云龙你就明白了,他绝对是让日本人头痛的角色)。而楚军的散兵游勇对秦军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将产生重大的现实威胁。秦军的战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原文来自历史大学堂的头条号)

推荐阅读:

轻蔑的近义词是什么?

小学生对联大全

毫不犹豫的意思_成语“毫不犹豫”是什么意思

标签: 战国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母亲是谁?淫乱后宫只为保住儿子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宫

    秦始皇母亲是谁?淫乱后宫只为保住儿子性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母亲是赵姬,三十来岁便守寡,并卷入了一场无法选择的政治较量当中。她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像当年她带着年幼的嬴政在赵国东躲西藏保住儿子性命一样,在儿子亲政之前尽最大可能保住嬴政的王位,哪怕是一个阉人也去利用。战国的时候,秦

  • 项羽失败竟然是眼睛埋下的祸根? 项羽真是重瞳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

    项羽失败竟然是眼睛埋下的祸根?项羽真是重瞳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充满着神秘色彩,他怀揣着英雄梦想,石破天惊地出世;然后又领着江东才俊们东挡西杀、南征北战,入咸阳、烧秦宫、成霸王,威风不可一世;接着又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使得老虎归山,为他不久以后的

  • 千年的历史谜案:秦始皇庞大后宫为何突然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后宫

    千年的历史谜案:秦始皇庞大后宫为何突然消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千年的历史谜案:秦始皇庞大后宫为何突然消失?1、秦始皇生母之谜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

  • 《秦末汉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在线阅读

    卷一・始皇行暴政,千秋梦难圆前言第一章嬴政的万代皇帝梦第二章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第三章焚书坑儒,禁锢思想第四章求仙问道,欲求长生第五章万里长城与孟姜女第六章阿房阿房,亡始皇第七章病死沙丘,身同鱼臭卷二・昏君僭位,奸佞当朝第一章扶苏、胡亥其人其事第二章赵高的崛起第三章矫诏篡位第四章杀兄弟,屠忠良第五章李

  • 秦始皇曾专门为何地改了一个“人格侮辱”性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改了

    秦始皇曾专门为何地改了一个“人格侮辱”性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核心提示:做完这一切秦始皇还是忐忑不安,又把金陵改名叫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思这里只能养养马,属于从人格上羞辱。本文:《扬子晚报》2015年1月19日A26版,作者:杨民仆,原题为:《南京一直传有“王气”孙权拍板定为“都城”》到

  • 秦始皇统一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始皇

    秦始皇统一文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统一文字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

  • 楚汉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争

    楚汉之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楚汉之争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据说就是从这场争斗中演变而来的楚汉之争是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角逐。秦朝末年,伴随着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也出现许多反秦武装集团。其中,项羽和刘邦就是两支主要力量。项羽原是楚国的旧贵族。公元前209年9月

  • 战国时代的秦国与赵国有多牛?看看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

    战国时代的秦国与赵国有多牛?看看你就知道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今天要说的这两个国度是:秦国和赵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小编是有缘由的。秦国和赵国的王室其实是一个祖先的(五百年前是一家啊)。但是,这两个国度也是战国后期互怼最凶猛的两国。秦国,民风彪悍,“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老秦人是在铁血中拼杀出来

  • 芈月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儿子

    芈月的儿子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芈月的儿子是谁?宣太后芈月为何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昭襄王赶下台?最近宣太后芈八子(后世称其为芈月,但史书并未记载她的名字)成为人们热议的人物,她是中国历史上第壹位称太后的人,以太后的身份与自己的异父弟魏冉统治秦国长达四十壹年之久。同是宣太后芈八子又是壹位谜壹样

  • 秦帝国的缔造:亲灭六国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帝国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秦王子楚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即位为秦王。嬴政年少,国事委于文信侯吕不韦。此时的吕不韦,身为相国,权倾朝野。秦庄襄王子楚曾作为秦国质子居于赵国,赵国对子楚不甚礼遇;秦国也并不以子楚为重,甚至多次攻打赵国。这时,家累千金的阳翟大商人吕不韦,认为“此奇货可居”,故全力谋划、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