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铁木真为什么能从乱世中崛起?

揭秘:铁木真为什么能从乱世中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3/12/12 2:10:11

按照我写历史的习惯,总会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来讲。可在写铁木真的时候不能这样,因为在铁木真的相关记载中,从他十八岁到三十五岁这十七年的时间里,总共只发生了三件事。

所以我在讲完抢亲、称汗和十三翼之战以后,不得不直接跳跃到铁木真三十五岁之后。但从铁木真三十五岁开始,这段历史变得愈发精彩起来,因为铁木真的事业开始迅猛发展。这一年,是公元1197年。

在一年之前的公元1196年,草原世界发生了一件与铁木真没有直接关系却非常重要的事:蒙古的两个部族组成联军骚扰金国边境。

金国皇帝对此极为生气,立刻率军深入草原世界准备报仇,并要求其狗腿子塔塔儿部协助自己展开行动。在金国和塔塔儿部的联合之下,那两个部族很快就被打败了。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也只是重复之前的故事而已。但由于塔塔儿部认为金国的控制力已经下降,于是有了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所以借口金国分配战略物资不公平,直接发动了战争。

事情为何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最真实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但最客观的原因,我们却可以分析一番。

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害怕这种事发生,孤立的叛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接连出现的叛乱,让人无从入手。管了西头管不了东头,此所谓“按倒葫芦起了瓢”。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国的国力开始减弱,对于草原世界的控制也变得力不从心。面对此情此景,有野心有想法的草原枭雄们,怎么可能继续给金国当乖宝宝呢?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金国对草原世界的控制力确实变得越来越弱,统治重心也在逐渐南移,关于这一点今天不展开。

战争起源通常是复杂的,因为我们很难说是某个特定原因所导致;战争起源通常又是简单的,因为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无非就是两个字:利益。

在金国控制力强大的时候,他们自然可以通过制定规则的方式,攫取草原世界的利益。但等到他们的控制力变弱的时候,草原乱世自然就会到来。

从虐杀俺巴孩汗到攻打塔塔儿部,其实事件的性质都差不多,只不过大家在读史的时候倾注了感情,自然会对俺巴孩汗报以同情,而对塔塔儿部幸灾乐祸。

话题回到金国和塔塔儿部的战争,金国的控制力虽然已经变弱,但也不是塔塔儿部所能撼动的。如果双方面对面打一场,塔塔儿部估计早就凉了。

可随着战争的发展,金国却拿塔塔儿部无可奈何,自身更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原因何在?

金国虽然实力强大,但他面对来自草原世界的敌人时,总会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那个年代没有恐怖袭击和游击战这样的词,但草原世界在面对强大的金国时,其常用的手法往往就是这两招。

所谓恐怖袭击,就是率领骑兵奇袭某座防御力量薄弱的城池,烧杀掳掠一番再行撤退,以此震慑人心。

所谓游击战,我朝太祖早已总结提炼得炉火纯青,无非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恐怖袭击加游击战,就是草原世界与金国博弈时的最大筹码,金国面对草原世界的这种行为,通常也是叫苦不迭的。

你不理他吧,他抽空就骚扰你的边境;你敢深入草原围剿,他就化整为零拖垮你的后勤,这可咋办呢?

在金国与塔塔儿部的战争过程中,他们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如何找到塔塔儿部的军事主力?单看地图,这事似乎并不难办,因为地图就那么一小块,锁定方位之后直接追上去就是了。

可在具体地形上,那是一片几万甚至十几万平方公里的草原,想找到一心躲藏的敌人,谈何容易?

就算被你找到了又能如何?他们是从小在这一带长大的土著,被你找到那是主动暴露,等你冲过去的时候,肯定已经处于一个极其不利的环境中。

这一点不用细说,大家多看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党和光头党之间的战争就能明白。

在战争之初,金国取得了一些战果,但他们都明白,战争只是刚刚开始。金国的主力不能耗在草原世界,和塔塔儿部玩捉迷藏的游戏。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草原世界的其他实力派一看:金国也没有多强大嘛,光一个塔塔儿部就能把他们耍得团团转,咱要不也趁机勒索金国一把?

金国南边还有个南宋呢,他们要是看到金国主力深陷草原世界,肯定也会借机要求修改条约,敢不同意就动武。真到了那个地步,金国可真要沦落到“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锤”的地步了。

当然了,上述几种说法是最坏情况,未必会出现。但对于金国而言,当务之急是速胜和大胜,才能用这种光辉战果震慑草原世界的不法之徒。

可此时的金国并不具备达成上述条件的能力,于是他们只得在草原上寻求帮助。在这种背景下,铁木真主动送上门了。

在这次战争中,由于铁木真站在金国一边,帮忙镇压草原同志。所以传统史书在写到相关事件时,总把责任推给那两个挑起事端的蒙古部族:就是因为这两家不知死活,才惹来金国大军入侵。只要这种说法获得认可,那么铁木真与金国合作,就是一种止损行为,值得赞扬。

可实际上,铁木真当时所扮演的角色,不过是接替塔塔儿部,成为金国的新一任二鬼子而已。他盘算的不是什么草原利益,而是他自己的利益。

但客观地说,铁木真的这种做法冒了极大风险,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国际环境。

塔塔儿部是草原各部中与金国关系最密切的,他们最清楚金国的现实状况,所以当塔塔儿部决定与金国火并的时候,肯定已经考虑过内外的国际形势了。

如果金国没有衰弱,塔塔儿部怎么看贸然开战呢?如果草原世界不是普遍对金国怨声载道,塔塔儿部又怎么敢放心地玩游击战呢?

金国的确不熟悉草原世界,但草原世界的土著又不是只有塔塔儿部一家。如果草原世界的其他土著不反感金国,想要借助金国的势力为自己谋利,塔塔儿部岂不是白白为人做了嫁衣?

当然了,从事态的后续发展来看,塔塔儿部的确为别人做了嫁衣,这个人还是与自己有仇的铁木真。但人都没长前后眼,塔塔儿部最初在做战略规划时,肯定充分考虑过这一点,他们认为草原世界对金国普遍怨声载道,自己抗金不会引起草原世界的反感,否则塔塔儿部肯定也不敢发动战争的。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塔塔儿部或许认为现在的局势和秦末汉初的局势很像,自己完全可以像陈胜吴广那样登高一呼,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反金。可铁木真居然敢在这种时候站在金国一方,公然镇压正义的草原革命力量。

对于塔塔儿部的这种想法,我只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战争开始之前,塔塔儿部的这种战略规划是有可取之处的;在战争开始之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金国实际掌控草原世界的时间已经将近百年,金国对于草原世界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

从消极的方面说,自然是金国吸草原世界的血,已经持续了近百年;从积极的方面说,自然是金国为草原世界确立秩序,功不可没。

这两种理论宣传其实都是虚招,前者显然无法与金国合作攫取利益,后者显然希望与金国合作攫取利益。真正能够决定草原世界去留的,还要看各自的力量对比。

塔塔儿部是草原五大部族之一,但他们显然没有压倒一切的力量,金国虽然一直在吸草原世界的血,但他们显然没有把草原世界的各大部族逼得无路可走。只要还有转圜余地,塔塔儿部梦寐以求的“草原世界大联合”就不可能实现。

更何况,塔塔儿部之前一直扮演着金国二鬼子的角色,肯定也为金国得罪了不少人(比如欺骗俺巴孩汗)。在这种背景下,塔塔儿部指望自己振臂一呼,草原世界闻风响应,又怎么可能实现呢?

比如吴三桂成为平西王之后再度造反一事,他之所以会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汉奸招牌实在是太响亮了,反对者以此为把柄攻击他,基本是无往而不利。

最终,在金国的利诱之下,铁木真及其义父王罕很快做出决定:站在金国一边,收拾塔塔儿部。战争过程也异常顺利,铁木真和王罕同为草原世界的土著,塔塔儿部的游击战对金国或许好使,对铁木真和王罕没用。

没过多久,塔塔儿部的首领蔑古真·薛古勒图被干掉,塔塔儿部就此一蹶不振。

这里要说明一点,虽然一蹶不振,但塔塔儿部毕竟还未灭亡。塔塔儿部正式灭亡,还要等到五六年之后。

标签: 成吉思汗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出身名门世家,16岁封王妃,一辈子无子无女,谥号却和皇帝相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潘氏,宋真宗赵恒的第一任老婆。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父亲为潘美(真宗章怀潘皇后,《宋史·真宗章怀潘皇后》记载是潘美之女,而《宋史·潘美传》记载是潘美之孙女。《潘氏族谱》也同样存有这两种说法)。潘美,官拜忠武节度使,在宋代节度使这个官职还是很大的。从这一点来说,潘氏也算是出自名门。公元983年,潘氏十

  • 曹操为何偏偏容不下孔融?他们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孔融大家都知道,那可是东汉的大儒也是有名的大臣,孔融的名号在当时非常响亮,但是就是这么有声望的人,在公元的208年竟然被曹操给诛杀了,杀了还不算,还把孔融的全家甚至是他的两个小儿子也给杀了。曹操真的是做的非常的绝,按理说曹操当时是挟天子令诸侯,他当时最需要团结的就是这些名臣,也是为了堵上天下人的口舌

  • 士贞伯是怎么劝说晋景公不要杀荀林父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荀林父,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596年,晋国和楚国爆发了邲之战,晋国失败了。晋军的中军元帅荀林父主动承担责任,请求晋景公赐死自己。晋景公也很无奈,他的本意是不想杀掉荀林父的,但是荀林父打了败仗,必须给国民一个交代,当他正准备下令处死荀林父的时候,士贞子却给晋景公讲了一个发生在晋文公身上的故事。最后的结果就是,晋景公不但没有

  • 永嘉学派简介 其背景以及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宋,历史解密

    永嘉事功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等,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提倡事功之学的一个儒家学派,是南宋浙东学派中的一个先导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现代温州地区)人,故名。于北宋庆历年间王开祖、丁昌期等人开创学术思想,到南宋,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等形成学派,叶适则集前辈

  • 揭秘:汉朝的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骠骑大将军,西汉,历史解密

    车骑将军比骠骑将军出现的要早,但是地位要低。在汉朝的官制中,有“三公九卿”三公者“西汉末至东汉初期演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司徒、司空。”比如曹操就是汉臣,人称“曹司空”,位列三公。后拜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曹睿在位时,曹真和司马懿都做过大司马,总掌军事大权

  • 雍正称帝后,“四爷党”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可谓是清朝最为勤奋的一位皇帝。对待政务兢兢业业,每天的奏折都会亲自批阅,且数量庞大。据说,雍正为了批奏折,每天只睡4个小时。雍正皇帝之所以少子,正是因为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处理政务上,故而忽视了后宫的妃嫔。虽然雍正帝的政绩优越,但他继位的过程可谓是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斗争,当年九子夺嫡何其的惨烈

  • 韦小宝的俄国情人索菲娅公主到底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俄国,历史解密

    “韦小宝见那女子一头黄金也似的头发,直披到肩头,一双眼珠碧绿,骨溜溜地转动,皮色雪白,容貌甚是美丽,只是鼻子却未免太高了一点,身材也比他高了半个头。韦小宝从来没见过外国女子,瞧不出她有多大年纪,料想不过二十来岁。她笑吟吟的瞧着韦小宝,说道:“你,小孩子,摸我,坏蛋,嘻嘻!”看过原著的这段的朋友肯定记

  • 克烈.唆鲁禾帖尼:大蒙古国皇太后,生的4个儿子都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克烈·唆鲁禾帖尼,宋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几乎是一部由男子书写的历史,因为古代人讲究重男轻女,女子很少有登台表演的机会.元代的唆鲁禾帖尼算是其中罕见的一位,她虽然没有成为像武则天一样的女皇,但是她有一个记录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那就是她的四个儿子竟然都是皇帝。唆鲁禾帖尼是出身于草原,而且她所在的部落与铁木真是敌人。后来铁木真一统草

  • 揭秘:古代的皇帝们是说方言还是说普通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历史解密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开国皇帝说他家乡话,后代的皇帝基本都说首都话了。比如说汉朝吧,开国皇帝刘邦是沛县人,说的肯定是徐州方言。刘盈是在沛县出生长大的,大约也是会说沛县话的。但是文帝以后,基本上都是在长安长大的了,那一开口自然就是秦腔了。光武帝刘秀是南阳人,但是东汉的首都却在洛阳。所以后面的皇

  • 这个皇后断了皇帝的后代,把江山拱手送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何莲,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何莲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自古以来皇帝的身后都少不了女人,有同甘共苦的贤内助,当然也少不了祸国殃民的女人,朝代的更迭都有着她们的身影,今天给大家讲的是汉朝时期,一位杀猪的女儿混进了皇宫当了妃子,差点让皇室绝后,并且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