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初期将领窦融的故事:辞让钜鹿割据河西,诚归汉室兄弟封侯

东汉初期将领窦融的故事:辞让钜鹿割据河西,诚归汉室兄弟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200 更新时间:2023/12/22 22:42:25

东汉初期将领窦融的故事:辞让钜鹿割据河西,诚归汉室兄弟封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窦融(前16~62),东汉初期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他经营河西,成功至伟;又谦逊谨慎,远宠辞官。可惜子孙放纵,终致衰微。

>

>一、辞让钜鹿割据河西

>

>窦融少孤而有大志。居摄年问,任强弩将军司马,参加了攻翟义、平槐里的战斗,因军功被封为建武男。王莽末年,青徐兵起,王莽太师王匡请窦融任助军,出兵东征。汉兵起,窦融随王邑军在昆阳大败,撤归长安,汉兵长驱入关。在王邑推荐下,窦融被任命为波水将军,引兵进驻新丰。王莽失败,窦融率军投降更始大司马赵萌,任校尉。赵萌十分看重他,推荐他为钜鹿太守。

>

>窦融见更始帝新立,东方尚在乱离之中,加上窦家累世在河西,习知当地风俗,因而不想出关。窦融去见赵萌,说自己不想到钜鹿郡,而想出守河西。赵萌替他奏明更始帝,于是朝廷任命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窦融大喜,立即带领家人西行。到任后,他安抚百姓,交结豪俊,对羌人示以恩信。于是吏民拥戴,河西归心。

>

>更始政败,窦融被河西诸郡长官推举为将军,主持河西大局。从此,窦融拥众割据。河西地区民风本来就淳朴,而窦融等为政又比较宽和,于是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平时,军民一起习练兵马骑射和烽燧之警。一有外兵侵犯,窦融就自己率兵与诸郡兵士前去救助平定。后来,匈奴和羌人都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百姓为避灾荒兵火逃到这里来的也越来越多。

>

>二、诚归汉室兄弟封侯

>

>后来,窦融听说光武帝刘秀即位,便想东向归附,但河西路途险远,不能自通。正巧当时隗嚣先归附汉室,窦融等便依从隗嚣,受汉朝正朔。

>

>隗嚣表面上虽顺应官民将士的心愿归附汉朝,却心存异志。他派舌辩之人张玄游说河西,劝窦融莫归汉朝,以求独立。窦融召集豪杰和太守们商量此事,有智之人都说刘秀天命所归,无人能及。窦融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东归光武帝刘秀,建武五年(29)夏,派遣长史刘钧向刘秀通诚献马。正好刘秀也派使者来给窦融送信,使者在路上遇到了刘钧,于是便同他一起回到洛阳。刘秀接见刘钧并盛情款待之后,便命他带着自己亲加玺印的书信回河西,信中坦诚分析形势,劝窦融拿定主意,早作决断,并任命他为凉州牧。窦融又派刘钧上书光武帝,表明自己决意附汉,并无徘徊观望之心。

>

>这时,割据陇地的隗嚣叛汉,窦融写信给隗嚣,责备他不该叛汉,并劝他审时达变,迷途知反。隗嚣不听窦融的意见。窦融便和五郡太守一起厉兵秣马,上疏刘秀,请示日期,准备出兵进击隗嚣,为汉廷效命。刘秀见窦融如此忠诚,深为嘉美。

>

>建武八年(32)夏,刘秀亲自西征。窦融闻讯,率步骑数万、辎重车五千多辆策应,在高平第一城会师。在拜见光武帝之前,窦融先派手下人去请教会见礼仪。当时,戎马倥偬,兵战连年,诸将三公交错于路,因而礼仪疏简。刘秀得知窦融先问礼仪,十分高兴,于是宣告百僚,置酒高会,用特别优厚的礼节接待窦融等人。任命窦融的弟弟窦友为奉车都尉,堂弟窦士为太中大夫。接着,光武帝与窦融一起进军,隗嚣大败,城邑都归降了汉朝。

>

>窦融功绩突出,刘秀封他为安丰侯,又封窦友为显亲侯。窦融部下竺曾等五人也同时被封侯。窦融因为兄弟二人都受侯封,而且久驻外镇,专有方面之权,内心常怀戒惧,屡次上书朝廷,请求派人来替代自己的职务。光武帝下诏回复说:“我和您,犹如左右手一般。您怎么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屡次谦逊退让呢?请您安心,努力治理地方,保境安民,不要擅自离开部众。”

>

>三、位高朝右心存谦退

>

>陇、蜀平定之后,朝廷下诏,命窦融率五郡太守一起到洛阳奏陈事务。窦融等奉诏东行,官属宾客相随,驾车千辆,牛羊遍野。窦融先到洛阳城门,奉上凉州牧、张掖属国都尉、安丰侯印绶。刘秀派使者发还侯爵印绶,立即接见了他,使他居于侯位;几个月后,任命他为冀州牧;又过十几天,升任他为大司空。赏赐优厚,恩宠无加,倾动京师。

>

>窦融因为自己本非光武帝旧臣,而一入朝廷就蒙此厚恩,位在功臣之上,所以每次进见都非常卑恭,言词也特别谦逊。光武帝见他能识进退,对他愈加亲厚。

>

>窦融为人一向谨慎小心。如今久居高位,心中不安,屡次辞让爵位。他先通过侍中转达,然后自己上奏,说年事已高,儿子又不争气,因此不愿再位列诸侯,也不愿把侯爵传给儿子。不久,他又请求进见皇帝面陈。刘秀猜测出他的心思,没有召见。一天,朝会完毕,诸臣退出,窦融逡巡滞留。刘秀知道他又要辞让,就命手下人请他出去休息。后来,皇帝召他议事,预先对他说:“上次我知道你要辞职回乡,所以才推说天气太热,让您退出自便。这次我们见面,只谈论别的事,不准再说辞职的话。”这以后,窦融就不敢再请辞了。

>

>建武二十年(44),大司徒戴涉因为所推荐的人违法,被关进监狱后死去。当时,三公参职,光武帝不得已也免去了窦融大司空的职位。第二年,窦融加位特进。建武二十三年,窦融代阴兴行卫尉事,特进如故,又兼领将作大匠。窦友当时担任城门校尉,兄弟二人都执掌禁卫部队。

>

>不久,窦融又提出退职还乡,光武帝不准,常派人赏赐金银布帛珠宝珍奇。窦友去世,皇帝念窦融年迈体衰,派中常待、中谒者到他的卧室,劝他努力餐饭,珍重身体。

>

>明帝即位之初,窦家同时在朝的就有一名三公、两名侯爵、三名娶公主为妻的、四位二千石等级的官员。在京师,祖孙官府相望,甲第连云。当时外戚、功臣无人能比。明帝永平二年(59),窦融的堂侄护羌校尉窦林犯罪被杀,明帝下诏书切责窦融,并举出西汉窦婴、田蚧之事为戒。窦融惶恐不已,上书请求离职。明帝命他归家养病。第二年,窦融交上卫尉印绶。

>

>窦融在宿卫任上十多年,年纪老迈,子孙放纵妄诞,多行不法。长子窦穆交结轻薄之徒,嘱托郡县,甚至矫称太后诏命,败乱政事。明帝大怒,把窦穆等官职全部免除,命携家属归其故郡,只把窦融留在京师。不久,窦融去世,享年78岁。谥“戴侯”。

推荐阅读:

悬梁刺股的意思及成语解释|成语大全

神笔马良读后感

什么的光芒

标签: 河西

更多文章

  • 窦漪房是如何受到刘恒宠爱的?窦漪房晚年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过得

    《美人心计》中的窦漪房,历史上的窦太后,汉文帝刘恒当真将她宠上了天吗?剧中的窦漪房是吕后派去代国的奸细,意在监视刘恒的一举一动,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除掉刘恒。而历史上的窦太后其实是一位无依无靠的宫女,阴差阳错之下才到了代国,受到时为代王的刘恒的宠爱,等刘恒当上皇帝以后,她的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她自己

  • 第三节 是无为还是有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第三节

    第三节是无为还是有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景帝发展和继承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他仁慈恭俭,笃信黄老,实行无为政治,节俭爱民。以清静不扰民为政策,海内富庶,国力强盛!他就是汉景帝,他是怎样发展有利的形势

  • 汉武帝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的母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武帝的母亲:汉武帝的母亲是王娡,父王仲,母臧儿,汉景帝刘启的皇后。卒于前126年。王氏未入宫前,嫁与金王孙为妻,并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与金王孙分手,入宫侍候皇太子刘启,刘启即位为景帝,封王娡为美人(汉宫妃嫔中有美人一级),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元年)生皇子刘彻

  • 傻皇帝司马衷是被毒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

    傻皇帝司马衷是被毒死的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永安元年(304年),初司马衷感到受到司马颙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下密诏给刘沈和皇甫重攻司马颙,但没有成功。司马颙的军队在洛阳大肆抢劫。二月废皇后羊氏,废皇太子司马覃,立司马颖为皇太弟。司马颖和司马颙专政。但六月京城又发生政变,司马颖被逐,羊氏复位

  • 汉文帝刘恒的妃子和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妃子

    汉文帝刘恒的妃子和儿子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文帝刘恒的妃子和儿子是谁?汉文帝刘恒,生活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57年,享年45岁。他是一个非常有座位的皇帝,他与儿子汉景帝刘启一起开创了中国自有皇帝以来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在历史上,政绩卓著,那么他的后宫,他的家庭是怎么样

  • 刘兰芝的柔情与贞烈:自古红颜多薄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贞烈

    刘兰芝的柔情与贞烈:自古红颜多薄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自古红颜多薄命”,人们看这句话时,多与权势、名利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这句话也适宜于普通的家庭,普通的人。刘兰芝是汉代末年庐江郡的一个小家碧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看样子她是一个家教严谨,多才多艺而又知书达礼

  • 周有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接了

    周有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家本是当地富商,太平天国攻陷常州后,周家资财散尽,败落了。1923年,周有光“高考”的时候,只好报考免费的师范学校。心有不甘的小伙子,参加了圣约翰大学的考试,还真考上了。但圣约翰大学属于贵族学校,周家难以承受高昂的学费。还是姐姐的同事朱毓君

  • 汉代的儒学简介:董仲舒的新儒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儒学

    汉代的儒学简介:董仲舒的新儒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统一中国后,确立了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思想在被扫除之列。“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深受其害,西汉刘歆在其《让太常博士书》中描述:“陵夷至于暴秦,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律,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虽然这有点夸大其词,但儒学受到冲击是显而易见

  • 汉与羌族的战争:三场大战稳定东汉西北边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羌族

    汉与羌族的战争:三场大战稳定东汉西北边疆战争概述:东汉王朝在中后期政治上日益腐化,对边塞少数民族采取高压政策,引发了与羌人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最后在“屠夫”段颎的镇压下,第三次大规模羌人抗汉战争结束。羌患是东汉帝国最大的边患。将帅星数:★★★★零章马贤段颎皇甫规精彩星数:★★★

  • 刘邦宠幸一女犯人,生下一子却神似项羽,长大后一锤敲死吕后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

    刘邦宠幸一女犯人,生下一子却神似项羽,长大后一锤敲死吕后男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介布衣,秦末时提三尺剑打天下,最终打下了万里江山,建立了强大的汉朝。在其传奇的一生中,曾多次面临生命危险,但总能凭借自己旺盛的运气躲过一劫。公元前200年,刘邦带兵平定韩王信的叛乱,却不小心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