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九节 崇节俭思安百姓

第九节 崇节俭思安百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91 更新时间:2023/12/14 4:31:59

第九节崇节俭思安百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人在长期经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靠勤劳节俭积累财富,创造辉煌,推动历史前进,逐渐养成崇尚节俭之风,成为中华民族高尚的传统美德。

>

>历代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都把节俭作为兴家治国之道,而视奢侈为败家丧国之畏途。故极力倡导节俭,身体力行,建成千秋伟业。大凡统治者能厉行节俭的时代,国运兴隆,社会稳定,百姓乐业。相反,统治者沉醉于奢靡时,国运衰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从夏后帝继统,到清朝末帝溥仪退位,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里,有数百名王和皇帝,主宰着中国历史命运。其中不乏文韬武略,励精图治,建不朽业绩,领一代风骚者。汉文帝便是这些佼佼者中的一位。

>

>汉文帝虽功不及秦皇汉祖,德逊于夏禹周文,然而却以躬修节俭、思安百姓著称于世,被誉为好皇帝,树为统治者的榜样,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享有盛名。

>

>汉王二年(前205),刘邦使曹参韩信北略魏地,擒魏王豹,掠其宫女,纳入织室做工。汉王四年,刘邦偶然间来到织室,见到所掠魏王宫女中有位姓薄的色美,遂纳入后宫,号称薄姬,成一夜夫妻,而生支帝刘恒。至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平定代相陈之乱后,欲立宗室为代王,树为藩屏,北控夷狄。群臣见八岁的刘恒“贤知温良”,一致推举,遂立为代王。吕后称制残害诸刘骨肉时,因昔日薄姬很少同刘邦在一起,不得爱幸,故免遭吕后忌妒,未被视为敌手,得以随子刘恒居于代都晋阳。在宫廷斗争复杂,祸福难测环境中,刘恒母子虽远离宫中是非之地,仍生于忧患之中,诸事小心翼翼,谨防惹火烧身,渐渐使刘恒养成谦恭宽厚、克己寡欲的品格和习性,其躬修节俭,思安百姓,自有历史因素。

>

>至代王刘恒24岁时,吕后驾崩,诸吕覆灭,太尉周勃等认为吕后所立少帝刘弘非惠帝之子,深怕日后替吕后进行报复,加害诸大臣,遂决定废少帝刘弘,议立新君。当时,刘邦8个儿子中,已有3个病故,3个被吕后杀害,只有代王刘恒和少子淮南王刘长健在。此外,还有刘邦长孙齐王刘襄,也具备继承皇位资格,而且最初大臣们曾议立齐王襄。但因刘襄舅父驷钧暴戾如虎,恶名昭著,大臣们深怕重蹈诸吕覆辙,所以又改变了立刘襄为皇帝的念头。经过多方权衡,代王刘恒居长,且风华正茂,已做了17年代王,政治上渐至成熟,其舅父薄昭为忠厚长者,颇有人望,可无外戚之忧,遂立其为皇帝,于吕后死后两个多月宣布即天子位。

>

>汉文帝既无创业功劳,又无守成业绩,在铲除诸吕中,也无尺寸之功,同大臣们的关系也无深交。但是,政治斗争常常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最后选择一位双方都能接受的中性人物出来收场。历史赋予刘恒乱后思治机遇,仅凭“贤圣仁孝,闻于天下”的名声,当上了皇帝。即位以后,颇能以前代兴亡得失为鉴,“勤劳天下,忧苦万民”,推行以民为本方针。为了稳定形势,巩固政权,从即位伊始,接连采取节俭惠民政策,减轻百姓负担,使国家走向健康发展道路。

>

>前元元年(前179)三月,汉文帝诏令振贷鳏寡孤独及穷困百姓,使其得以维持生计。明令各郡县,对“年八十以上,赐米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以上,又赐帛二疋,絮三斤”。并使所在郡县长吏亲自过目后,督责尉丞致送。此项纪事,表面上看似有舛误,所赐大于所需,又非官府财力所及,给人以不实之感。但细绎其情,又完全可能:一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在汉代八九十岁的老人凤毛麟角,万不得一,故此项诏令仅是象征性措施,不具普遍意义;二是自战国以来,各国倡导法家主张,贵壮贱老,寡于亲亲之恩,怠于尊尊之义,致使世风浇薄,恩义断绝,并直接反映在统治者身上,屡有犯上作乱事件发生,严重危及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因此,汉文帝推行孝亲养老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从根本上醇化社会风气,强化统治基础,让人们循规蹈矩,习惯于走前人老路。

>

>同年四月,汉文帝又从自身作起,拒收献物,以煞送礼之风。当时曾有人来向皇帝献千里马,文帝说:“鸾骑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这两句话,既说得实际,又很有哲理,深知自己寸步离不开群臣,一旦乘坐千里马,势必远离群臣,成为我行我素的孤家寡人。于是,汉文帝命令退还千里马,并发给路费,使其免受损失。随后又下诏:“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禁止官吏烦扰百姓,搜求天下奇物玩好,以物质讨好皇上。后世的汉武帝,为了得到西域所产千里马,不惜兴师动众,派兵远征,耗费人力物力,以满足渴求良马的欲望,同汉文帝形成鲜明对比,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皇权至上,人欲无穷,今天接受一匹千里马,明天可能会有十匹二十匹来献,收授双方竞其所为,势必误国害民。

>

>前元二年十月,汉文帝为了约束诸侯坐享京城,无所事事,每年需有大宗钱物由封国运至京师,供其使用,故而号令列侯之国,回到各自封地去,以节省财政开销,减轻百姓负担。早在刘邦生前,为了夺取楚汉战争胜利,巩固统治政权,曾广封功臣和宗室为列侯,以高官厚禄网罗人才,培植势力,以控制各地局势,先后有近160人获得封侯,食其爵禄;惠帝及吕后时,又相继封40余人为列侯。列侯数量有增无减,百姓负担随之增多。汉文帝即位后,亲眼看到诸侯留居长安,游手好闲,坐食封禄,百姓备受给输之苦。同时,列侯们远离封邑,“无由教训其民”,更不了解百姓疾苦,无法有效理民治国,控制各地局势。因此,汉文帝下令列侯之国,不得在京城逗留。对于身兼朝廷官职和少数得到皇帝特许留京的列侯,可不必亲自居住在封邑,继续留在京城,但须遣其太子之国,代尽父责。至三年十月,虽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此项诏令并未得到很好贯彻落实,许多列侯依然留在长安,不肯遵令之国。于是,汉文帝采取强硬措施,罢免了绛侯周勃的丞相官职,令其带头率列侯之国。周勃遵命,乖乖离京,前往封邑绛县居住,其余大小列侯也纷纷离京之国。

>

>列侯之国,虽可减少百姓给输费苦,有效掌握封邑情况,但事物往往是有一利也有一弊。列侯们远离京城,天高皇帝远,失去皇帝直接约束,更有机会为所欲为,侵害百姓利益,导致皇帝对列侯失控。周勃回到绛县后,“每河东守尉行县至降,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如此作威作福,擅自以兵自卫,显然是与朝廷持敌对态度,失去了信任和忠贞。因此,有人告发周勃谋反,文帝便下令将其逮捕,交廷尉治罪,引起一场朝野瞩目的政治风波。幸好周勃的儿子娶文帝之女为妻,令儿媳妇请国舅薄昭和薄太后出面说情,为其开脱,才算了事。历代皇帝对封疆大吏失控的事例很多,造成巨大损失。汉文帝把周勃等很有影响的老臣也赶出京城,虽起到了率领列侯之国的带头作用,然而却使君臣离心,互相猜疑,非是英明之举。

推荐阅读:

神话传说:曾子杀猪

准确的反义词是什么?准确的近义词是什么?

元朝是公元多少年?元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标签: 节俭

更多文章

  • 汉文帝身世趣谈,刘邦喝醉走错房间宠幸其母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汉文帝身世趣谈,刘邦喝醉走错房间宠幸其母薄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首先我们来看看薄姬,薄姬是魏王豹的王妃,魏王豹也算是个没什么野心的人,一直跟着刘邦混,目的就是想等天下稳定封个王享受荣华富贵。imgsrc="https://www.lishixinzhi.com/hanchaolishi/p3

  • 陈平的简介与故事:社宰分肉公正无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正无私

    陈平的简介与故事:社宰分肉公正无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平(?前178),汉初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时家贫。陈胜起义,他投魏王咎,为太仆。后从入关,任都尉。不久归,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与谋士范增产生矛盾。并以爵位笼络大将,为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封曲逆侯。传说他曾为刘邦六出奇计

  • 第七节 废除苛刻的刑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刑法

    第七节废除苛刻的刑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汉文、景两帝,全面推行与民休息的让步政策,致力于经济发展,注重人的道德思想教育。在轻徭薄赋的同时,又实行轻刑薄罚,废除苛法,使人知耻自重,自觉遵纪守法。在宽松刑法下,百姓既在精神上获得一定解放,又在肉体上免遭摧残和羞辱,使人的才智尽可能地得到充分发挥

  • 汉朝最牛家族: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 皆为汉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

    汉朝最牛家族: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最牛家族: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自汉以来,华夏王朝与南方游牧民族的争斗就从未中止,与匈奴的和平简直伴跟着全部两汉的史乘但是汉代有一个最牛家属班氏,起源于楚国贵族班氏几代先祖都曾担当太守,县长这么的官职。东汉初年,班彪

  • 汉景帝刘启 刘启的姐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姐姐

    汉景帝刘启刘启的姐姐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启的姐姐是谁刘启的姐姐名叫刘嫖,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叫刘武,这三人是窦太后与汉文帝刘恒的孩子。馆陶公主刘嫖剧照公元前180年,刘恒称帝,刘启被立为太子,窦姬被封为皇后,而他们的女儿刘嫖则成为了公主,并有了自己的封地在邯郸馆陶,于是

  • 东汉中兴名将王霸的故事:劲草感天将军屈敌,颇识边事建策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劲草

    东汉中兴名将王霸的故事:劲草感天将军屈敌,颇识边事建策和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王霸(?~59),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王霸一生戎马,斩王郎,破苏茂,平河南,击卢芳,奋其智勇,数有战功;任上谷太守二十多年,治飞狐道,建和亲策,能识边事,有益国家

  • 汉朝都城在哪里汉朝都城位于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都城

    汉朝都城在哪里汉朝都城位于现在的哪里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都有着自己的都城,那么,两汉的都城在哪里?哪些都城现在被称为什么城市?下面小编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西汉的都城位于长安,城墙都是用黄俗砌成,高度12米,基宽12-16米,墙外有宽度18米、深约3米的城壕沟。据

  • 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他是

    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他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他是怎么死的?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两汉加起来四百余年,东汉末年豪杰并起,汉室倾危,许多诸侯都不把皇帝当回事,而这个时期的的皇帝是汉朝最后一个主人,汉献帝刘协。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汉

  • 甘宁简介 甘宁被谁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甘宁

    甘宁简介甘宁被谁所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甘宁简介甘宁被谁所杀?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当地人闻铃响,即知道是甘宁出现。甘宁简介,甘

  • 第三节 汉文帝封臣立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第三节

    第三节汉文帝封臣立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恒当了皇帝,少帝刘弘还住在宫里,为了避免由于争夺帝位而造成刘氏子弟互相残杀,群臣施行先立而后废的策略。齐王刘襄的弟弟刘兴居对刘恒说:“诛杀诸吕,我是没有功劳的。请让我为皇上您清宫室。”他就和太仆、汝阴侯滕公(夏侯婴)一起赶到未央宫,上前对少帝刘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