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67 更新时间:2023/12/15 21:28:51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其实最初韩信逃到汉中投靠刘邦之时并未受到重用,刘邦看韩信千里迢迢来投靠他觉得十分不易,于是就封了个管粮仓的小吏给韩信,因韩信在军界从未立过战绩,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刘邦的重用。一天晚上正值明月当空,韩信心灰意冷准备离开汉营,正巧被萧何知道了,于是萧何骑马就去追韩信,费了好大力气才追回韩信,此典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后经萧何拼命举荐,刘邦才答应与韩信见面,他们二人畅谈一番后,刘邦便认定韩信就是他最理想的大将。没过几日,刘邦建了一个高大的拜将台,正式封韩信为汉军大将。而后韩信百战百胜,攻城略地,最终在九里山设下十面埋伏,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挫败于垓下,项羽败至乌江自刎。韩信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公元前197年(汉高祖十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韩信以及彭越等一类将领,认为自己对汉朝立有巨大功勋,称王并不过分,但从刘邦的观点看来,不消灭这些异姓割据者,即使政局暂时安稳也是不可能长久的,万一将来他们造反,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况且这些都是长期跟随自己征讨天下的功臣,他们幅员辽阔,物资充分,带兵的实力绝不是刘姓那些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能对付的,不如趁自己还有能力,索性逐一消灭掉,给刘家子孙一个平稳的环境,让自己的宗亲来取而代之,名曰同姓王,这样就算将来他们这些同姓藩王造反,天下还是刘姓的天下。萧何协助刘邦臣,不顾及长期的手足之情,削除异己,最后也落得被刘邦深为忌惮的处境。而事实证明,即使是同姓宗亲,也会造反的,正如后来刘邦死后不久的七王之乱。>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宋人洪迈的《容斋续笔》记录下这句话,并简单探讨了它的成因。>

推荐阅读:

孙中山有5个妻子,其中2个是日本人

关于隆科多的女儿是否是嫁给雍正皇帝?

舜是谁?舜帝简介

标签: 有什么

更多文章

  • 汉昭帝姐姐鄂邑长公主简介 鄂邑长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公主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几位皇帝。当然这些皇帝并非都是圣人明君,也有着自己的缺点败笔。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错杀太子刘据,使得皇位最后传给了总角小儿。太子刘据本来是汉武帝多年培养的继承人,刘据文韬武略,仁义之心也受大臣支持。然而一场巫蛊之祸,刘据受诬陷死亡,国家继承人位置空置。

  • 3.政治上:推恩削藩,裁抑相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政治上

    3.政治上:推恩削藩,裁抑相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削藩、剪除贵族豪强、加强中央集权、官营盐铁,是政治统治上的关键措施。经过汉初几代君臣的苦心经营,虽然到武帝时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兴旺的局面,但政治上依然是隐患重重。登上皇位之后,武帝最不能忘的是帮助他顺利登上皇位的几位至亲。他先封母亲为皇太后,

  • 汉顺帝刘保的皇后儿子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死因

    汉顺帝刘保的皇后儿子死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保——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生于元初二年(115年),是汉安帝刘祜的儿子,,母宫人李氏(被汉安帝皇后阎姬毒杀,后追封恭愍皇后)。永宁元年(120年),被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124年),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和中常侍樊丰诬陷太子刘保的乳

  • 4.灵帝憾事:后宫三丽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憾事

    4.灵帝憾事:后宫三丽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后宫诸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乃至家族的利益,不惜采取极端手段,你争我夺,因此如何对待后宫之事也是皇帝能力的一种表现,但灵帝在处理中却留下了遗憾。灵帝于建宁四年(171年)立宋贵人为皇后。宋皇后是扶风平陵人,出身不算特别显贵,却也够得上是皇亲国戚。汉章

  • 第二节 冒顿千里求吕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千里

    第二节冒顿千里求吕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邦死了,朝中能征善战的大将也死了不少,大汉只剩一位女人辅助一位懦弱的皇帝,显得有点疲惫。然而,匈奴在冒顿的铁骑驰骋和强弓硬弩之下,却一日比一日强盛。大汉衰弱,匈奴强盛,这一弱一强的对比增进了匈奴的骄傲蛮横。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汉朝又送一位女子

  • 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合葬的陵园里面的有着这样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陵园

    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合葬的陵园里面的有着这样的秘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合葬的陵园里面的有着这样的秘密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合葬的陵园是阳陵,阳陵在咸阳塬的东面,它是咸阳塬上九座西汉帝陵中最东面的一座。那个时候的汉景帝和王皇后两个人虽然葬在同一个陵园里,但是他们并没有葬在一个墓室里

  • 楚汉相争 鸿沟为界故事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楚汉相争

    楚汉相争鸿沟为界故事的由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荣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公元前204年楚军包围了荥阳,刘邦感到形势危急,向项羽求和。项羽听从谋士范增的计策,拒绝汉军的讲和要求,并决定乘胜追击。刘邦势单兵弱,

  • 昆阳大战:刘秀带领三千敢死队袭破王莽百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莽

    昆阳大战:刘秀带领三千敢死队袭破王莽百万大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昆阳大战:刘秀带领三千敢死队袭破王莽百万大军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

  • 汉朝黄老之学术理论学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

    汉朝黄老之学术理论学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汉开国之初,满目疮痍,城乡破碎,土地荒芜,民生凋敝,饿殍载道,整个国家挣扎在死亡线上。广大人民群众亟需和平安定,休养生息。要想巩固统治,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必须安定民心,休养民力。秦因横征暴敛、严刑峻法而导致灭亡的教训也给新的统治者以深刻的教育,促

  • 孺子刘婴 西汉的这位皇帝六年一大变:三岁封王,九岁当皇帝,十五岁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

    孺子刘婴西汉的这位皇帝六年一大变:三岁封王,九岁当皇帝,十五岁被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汉王朝从公元前206年建国,到公元25年灭亡,一共231年。在段时间里,西汉共有11位皇帝(不含吕后、孺子刘婴、王莽和刘玄)。这是一位皇帝的年龄和在位情况具体如下:汉高祖刘邦,享年62岁(一说53岁,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