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节 吴王带头来造反

第一节 吴王带头来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20 更新时间:2024/1/15 12:26:07

第一节吴王带头来造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权利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用的不好,就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害。只有能收回的权利才是可靠的,争天下的时候需要放权,重用人才,治天下则需要收权,使自己处在有利地位。

>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吴国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诸侯发动了一次大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

>汉王朝实行的同姓分封制度是产生七国之乱的根源。刘邦登上皇位以后,封同姓,先后立兄刘喜为代王、弟刘交为楚王、子刘肥为齐王、从父弟刘贾为荆王、子刘长为淮南王、子刘如意为赵王、子刘盈为代王,刘友先为淮阳王后为赵王,刘恢先为梁王后为赵王,子刘建为燕王,从祖昆弟刘泽为琅琊王(文帝时徙为燕王),刘喜之二产刘濞为吴王,旧时燕、赵、齐、魏、楚等国的全部疆土几乎全被这些封国占去。

>

>诸侯王在封国内就是国君,拥有很大的权力。王国的政权机构大致按照中央的政权机构设置,除了由中央任命太傅和丞相外,诸侯王可以任命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有在国内征收赋税的权力。王国在政治上处于半独立状态。王国拥有众多疆土和人口,多数王国很富庶,如齐王刘肥有六郡,计七十三县;吴王刘濞有三郡,计五十三县。

>

>刘邦在世时,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凋敝,同姓诸侯王又大都年少。惠帝和吕后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各诸侯王长大成人,国家力量与日俱增,他们就都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与中央的矛盾越来越大,有的甚至觊觎帝王之位,西汉政治由此开始动荡,正是在此背景下发生了“七国之乱”。

>

>吴王刘濞是“七国之乱”祸首。刘濞被封王时年方二十,体壮有气力,刘邦担心吴、会稽一带社会风气不好,难于治理,需要一个年轻力壮的封王来镇抚,于是就封刘濞为吴王。受封仪式后,刘邦召刘濞来给他相面,说:“你的样子有反相。”刘邦心中很是后悔,然而封王仪式已经完毕,再难更改,便抚着刘濞的后背说:“汉家今后五十年内东南方有叛乱者,希望不会是你。天下同姓是一家,你要谨慎,不要造反!”刘濞叩首说:“不敢。”以后刘濞自食其言。

>

>当初,孝文帝在位时,吴国太子奉诏进京陪伴皇太子饮酒、博戏。吴太子在博戏过程中与太子争棋路,行为不恭。皇太子就拿起棋盘猛击吴太子,将他打死。那时的刘濞已经生了反叛之心,再加上晁错的削藩策,最终找到了理由。

>

>晁错多次上书奏陈削减吴王的封地,汉文帝宽厚,不忍心对他实施惩罚,所以吴王日益骄横。等到汉景帝即位,晁错再次将此事上书景帝,景帝将他的建议交于公卿、列侯、宗室讨论,没有人敢与其辩驳,表示坚决反对的只有窦婴一人,从此两人结怨。等到楚王刘戊来京朝见,晁错借机说:“去年为薄太后服丧,刘戊在服丧的居室里私下奸淫,请求处死他。”景帝虽然免去刘戊的死罪,但下令收回了原楚圈的封地东海郡。另外,朝廷以赵王犯罪为由削夺了他的常山郡;胶西王刘印因在卖爵事上有不法行为,他封地中的六个县被朝廷削夺了。

>

>吴王刘濞担心朝廷不断地削夺诸侯的封地,就打算举兵叛乱。听说胶西王刘印勇武,对兵法研究极深,诸侯都畏惧他,于是,吴王派中大夫应高去游说胶西王刘印,说:“现在,奸邪之臣把持朝政,天子听信谗言恶语,侵夺削弱诸侯国,对诸侯王的惩罚很重,而且愈加变本加厉。胶西国和吴国,都是有名的诸侯王国,是朝廷的眼中之钉,肉中之刺。吴王身体患有暗疾,不能朝见已有二十多年了,时常担心受到朝廷怀疑,无法表白自己,只能自我约束,朝廷仍然不宽容他。我私下听说大王因出卖爵位的过失而受朝廷处置。其他诸侯封地被削夺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他们都不应该受到如此严重的惩罚。朝廷的用意,恐怕不仅仅是要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吧!”胶西王说:“我确实有被削夺的事。你认为如何是好?”应高说:“吴王自认为与大王面临着同样的忧患,希望大王顺应时势,遵循情理,为天下冒死消除祸患,我想您不会反对吧?”胶西王大吃一惊,说:“这样的事我怎么敢做!天子待诸侯虽然很严苛,我只有以死尽为臣之道,怎能起意反叛呢?”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蛊惑蒙骗天子,侵夺诸侯封地,诸侯王都有背叛之心,从人事来看,已势在必行了。彗星出现,蝗灾发生,这是不容错过的好时机;而且愁恼困苦的局势,应该是圣人挺身而出的时候。吴王准备对朝廷提出要求清除晁错,在战场上则跟随大王打遍天下,兵到之处,没有人胆敢不服。大王若真能许诺一句话,吴王就率领楚王兵锋直逼函谷关,搪守袭阳、敖仓的粮库,阻挡汉军,把驻扎之地整治好,恭候大王到来。大王一旦起兵,就可以吞并天下,大王和吴王平分江山,不也很好吗!”胶西王考虑之后,答应此事。应高返归吴国,向吴王汇报了结交的事情,吴王亲自到胶西国与刘印当面约定。胶西国群臣中,有人得知胶西王的图谋,谏租说:“诸侯王的封地与汉朝廷相此,十之才二,发动叛乱而使太后担忧,这不是高明的计策。现在侍奉一个天子,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假设吴与胶西起兵成功,两位君主并立相争,更大的祸患就会来到。”胶西王不听,于是派使者与齐王、淄川玉、胶东王、济南王约定共同举事,诸侯王们都答应出兵反叛。

推荐阅读:

刮目相看的意思|成语大全

【耿耿于怀】的意思是什么?【耿耿于怀】是什么意思?

严肃的近义词是什么

标签: 吴王

更多文章

  • 汉代体系化赋税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赋税

    汉代体系化赋税制度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代的赋税制度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它是自春秋晚期以来至秦代出现的封建性赋税制度的延续和发展,在制订赋税制度时,既吸收了以前的赋税制度的基本内容,又顾及了汉代初期的现状。制订了具有新内容和新特点的赋税制度,为恢复和发展生产,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朝廷政权

  • 建安七子之首是谁?建安七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建安

    建安七子之首是谁?建安七子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建安七子之首是谁?建安七子简介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

  • 汉灵帝:我是被人用刀架着脖子上贼船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我是

    汉灵帝:我是被人用刀架着脖子上贼船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你还别说,我虽有无能、怕死之嫌,但那年头还就有不爱命不怕死的。他们刀架在我脖子上我能不听他们的嘛!否则我还有命在么,历史上还有汉灵帝这一说么。不牛逼的可能还就是我这个做皇帝的。有人说我是个无能残暴又荒淫的皇帝,是历史上一个大烂人。应该打

  • 汉成帝刘骜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他是

    汉成帝刘骜生平简介他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成帝刘骜生平简介他是怎么死的?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讲真的太重要了。汉成帝刘骜就是封建悲剧婚姻的结晶,从小爸爸不爱,要不是丞相史丹在汉元帝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他差点就当不上皇帝。汉元帝刘奭是个文艺青年,多才多艺,性格柔懦,放在

  • 汉朝时期的中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

    汉朝时期的中朝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时期的中朝是什么?汉武帝时,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汉朝时期的中朝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立中朝?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

  • 汉朝有没有科举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

    汉朝有没有科举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代选拔人才实行的制度不同。汉朝实行察举制度。西汉以举荐贤良为盛,东汉以举荐孝廉为盛。被举荐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照等级高下授官。到了汉末,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举荐的秀才,居然不认字;举荐的孝子,竟然不和父亲同

  • 东汉名将寇恂的故事:夺印攀龙守土转输,谦抑容人刚果慑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刚果

    东汉名将寇恂的故事:夺印攀龙守土转输,谦抑容人刚果慑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寇恂(?~36),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属北京)人。他德行高尚,威望素著,守土尽责,转输有方,屈己为国,顾全大局,时人认为不仅有良将之智勇,亦有良相之器识。一、夺印攀龙守土转输寇恂出身世家

  • 彭越的故事:草泽起事归汉拜相,功成被诬惨遭酷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草泽

    彭越的故事:草泽起事归汉拜相,功成被诬惨遭酷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彭越(?~前196),汉初著名将领。字仲。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他起于草泽,归汉拜相,因助汉灭楚有功,又被封为梁王。后被诬谋反,身遭俎醢。一、草泽起事归汉拜相彭越少年时代在巨野泽(今山东巨野北)以捕鱼为生。他很有号召力,许

  • 东汉的“十常侍”分别都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都是

    东汉的“十常侍”分别都是哪些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的“十常侍”分别都是哪些人?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东汉的“十常

  • 蔡伦造纸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简介

    蔡伦造纸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龙亭蔡伦造纸的故事传说是流传在蔡伦的封地、葬地和造纸实验地洋县龙亭及周边地区的故事传说,它是最优秀的民间文学之一。龙章蔡伦造纸的故事传说有13种之多,其分别为《龙亭猪拱鸡鹃(qian)的传说》、《蔡伦舂纸浆的传说》、《龙亭母猪滩的传说》、《古龙亭观音老母说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