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代军队的武器装备

秦代军队的武器装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80 更新时间:2024/1/18 13:16:19

统一后秦代军队的武器装备,最主要的变化是由原来的以铜兵器为主的时代,加速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的过渡。早在战国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铁兵器即已登上历史舞台,中原各主要诸侯国的部队已较多地使用铁戟、铁矛、铁刀、铁剑、铁杖、铁甲、铁匕首等新式武器装备,开始逐渐取代青铜武器。当时相比之下,秦军的铁兵器则远不如关东各国发达。统一之后,既缴获丁关东大量铁兵器,又接收了中原冶铁技术,因而加快了向铁兵器的过渡。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就在完成统一六国的当年,秦始里下了一道销毁兵器的命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干石”。这是我国历史上大规模销毁武器的空前记录。这次销毁的都是铜兵器。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的青铜兵器销毁呢?其直接目的就是禁止民间私藏武器,防止人民和六国残势力起来造反,同时也表明,已有较多的铁制武器装备部队,所以才有可能把多余的铜制兵器销毁。但是,从青铜武器向铁兵器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在秦代仅仅是加速,而不是完成。因此,秦军武器装备显示了新旧结合、新旧交替的历史持点,并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装备有大量先进的远射武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情况表明,不论步兵、骑兵或车兵,都装备有大量的弓、弩、箭。规模宏大的一号俑坑,每个步兵都“背负矢箙,手持弓努”;二号俑坑还专门有一个弩兵队列。骑兵的武器不是刀、剑、矛,而是“一手牵马疆,一手作提弓状”,“配备的都是弓箭”。战车上的甲士,既持子、戈,同时“亦备有弓箭”。这些情况说明,弓、弩、箭是秦军最主要的武器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弓弩分大小两种,小者射程为150米,大者可达900米,比战国时著名的韩弩六百步抑或过之。大等的弓干长176.1厘米,径4.5厘米,弦长140厘米,比《考工记》中的有关规定(上、中、下三种弓的弓干长分别合今152.5、145,5、138.6厘米)有很大突破和发展,比战国末楚弓的弓干长(160厘米)也有提高。出土的秦弩机与战国中期的楚弩机相比,弩臂由51.8厘米增至肋厘米,悬刀有所增长,望山与弦牙距也有所加宽。出土的数以万计的铜镞,除有一支双翼镞外,其余都是三棱镞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化的三出刃镞。这是战国末最盛行的类型,其特点是飞行中稳定,方向性和瞄准性较好。还有一种特大的镞,长达4l厘米,重约100克,是专门用于强弩的。经过化验分析,秦骸的含铅量高达7.71%,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毒“弹头”。由此可知,秦军所装备的弓、管、箭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远射武器,是构成秦军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2、装备有大量铜制的近战武器。从秦诵坑的出土情况看,秦军的近战武器有长柄的戈、矛、戟、短柄的弯刀和剑,还有某些过了时的镖、钺等等。其中戈、矛、戟、剑是当时流行的武器,铍,弯刀是历史上新近发现。铍的首和剑相似,长约30厘米,装有长约3米的柄,是一种锐利的刺杀兵器。弯刀形如弯月,齐头无锋,两面有刃,是一种砍、钩两用的兵器。上述兵器虽然都是铜制的,但在形制上有很大创新,表现了青铜武器的高度发展。例如,殷周以来的矛头多为柳叶形或长三角形,有较长的简形附以环纽,而出土的秦矛则刃体趋向宽而直,变短并附孔以固胶,通体长度稳定在15厘米左右。据《考工记》所载,最长的夷矛不过三寻,约合今5.54米,而出土的步兵秦矛有的长达6.3米,这是因为步兵用矛远比车兵便利,所以出现了特殊的长矛。春秋时代的剑,一般长30厘米左右,战国时发展到六七十厘米,而出土的三把秦剑,分别为81、89、91.3厘米,可见剑己由卫体武器和表示身份的象征物发展为近战格斗的重要武器之一。

3、装备有坚实精密的金属盔甲。在春秋以前战士的护体设备主要是皮甲,战国时虽然出现了铁甲,但皮甲仍是重要的装备。《荀子·议兵》中就有“楚人鲛革,犀皮以为甲”的说法,表明战国末朗楚军仍以皮甲为主。相比之下,秦军的装备则有进一步的发展,从秦捅坑出土的陶质模拟品看,全部都是金属札叶制成的合甲,品类完备,制作精密。甲衣由前甲(护胸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并因兵种、身份、战斗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步兵的前胸、后背和肩部易受伤害,其甲衣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骑兵必须便于骑射,其甲衣比较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的臂、手、颈易受攻击,其甲衣不仅有前甲、后甲,还有臂甲、手甲甚至盆领。将、佐的甲衣则十分讲究,是革、札结合的花甲,其胸、背、肩部分为皮革;腹及后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属小札叶;前甲呈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甲平直齐腰。秦捅坑没有出土盔、盾,但据古献的记载,秦军早就有盔、盾装备。

推荐阅读:

前仆后继的意思是什么?

【脆生生】的意思是什么?【脆生生】是什么意思?

标签: 秦代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陵墓9大谜团震惊亿万国人!秦始皇陵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9大谜团震惊亿万国人!秦始皇陵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陵墓9大谜团: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就开始给自己修陵墓。陵墓选在骊山脚下,因为这里是秦的都城。秦始皇陵墓从公元前247年开始修建,到公元前208年秦末农民起义,秦王朝危在旦夕时,才由他的儿子秦二世草草完工,前后修了39年。

  • 泾阳君嬴芾简介 宣太后儿子公子芾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泾阳

    泾阳君嬴芾简介宣太后儿子公子芾生平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泾阳君嬴芾简介宣太后儿子公子芾生平介绍本名嬴芾,秦宣太后之子,秦昭襄王的弟弟。封地在今陕西泾阳,故称泾阳君。秦惠文王的小老婆芈八子有个能力出众的同母异父的大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只有他最有势力,这时挺身而出,拥

  • 赵姬和庇惺裁垂叵担课何说赵姬是淫荡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淫荡

    赵姬和庇惺裁垂叵担课何说赵姬是淫荡女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姬和北怀莆奸夫淫妇,妖娆貌美的赵姬,因为生性淫荡让她名噪千古。为什么这样说赵姬?在《资治通鉴》这样描写:初,王即位,年少,太后时与文信侯私通。王益壮,文信侯恐事觉,祸及己,乃诈以舍人蔽宦者,进于太后。太后幸之,生二子,封蔽长信侯。

  • 秦始皇殉葬者数量惊人!揭秘古代女性殉葬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惊人

    秦始皇殉葬者数量惊人!揭秘古代女性殉葬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女性曾经遭受诸多不公正待遇。尤其是在荒蛮的奴隶社会,“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总是作为一种生育和服务工具,被男性随意玩弄践踏,生死不由命,也不由己,更别说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古代惨无人寰的女性殉葬制

  • 刘秀、石勒与柏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秀

    刘秀、石勒与柏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在他们的创业过程中都曾到过柏人。柏人,古县,今河北省隆尧县西部。今河北省隆尧县西24里,有柏人城残垣遗迹。刘秀是在与王朗的斗争中经过柏人的。王郎(?24),一作“王昌”。新莽末邯

  • 揭秘虞姬为何宁死不入刘邦汉宫?虞姬自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虞姬

    揭秘虞姬为何宁死不入刘邦汉宫?虞姬自刎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虞姬自刎之谜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虞姬在自刎殉情前吟诵的一首五言诗,也成为这位秦末汉初绝代佳人的千古绝唱。那么,虞姬为何要在那时那刻拔剑自刎?这首短短二十个字的五言诗反映了虞姬当时怎样的复杂感情?她是

  • 秦始皇焚书坑儒,孔子后裔将书籍藏夹壁中,免于一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

    秦始皇焚书坑儒,孔子后裔将书籍藏夹壁中,免于一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虽然朝廷在焚烧儒家书籍,但孔鲋却能将它们藏在家中的夹壁里,说明秦朝的搜寻不够严密,不够用心,因为觉得它无用。焚书坑儒资料图本文:中新网,作者:佚名,原题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孔子后裔将书籍藏家中夹壁》魏人陈馀谓孔鲋曰:秦将灭先王

  • 陈胜吴广起义:天下苦秦久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天下苦秦久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09年7月,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胡亥下令征调大批贫民去戍边。其中分到“闾左”即河南一带的名额是900人。陈胜和吴广在这900人当中,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起义事件,这两个人就像无数小人物一样,不会走到历史的前沿而被人记住。陈胜吴广起义走了好几日

  • 秦朝之后,是否有个楚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有个

    秦朝之后,是否有个楚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之后,是否有个楚朝?中国历史朝代是这样排序的: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这是我们从小就背熟了的。其实,秦之后,汉之前,应该是有一个"楚朝"的,只是人们一直没有承认它的存在。我们看一下秦灭亡到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

  • 秦始皇因一个梦 动用了整个帝国陪葬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陵

    秦始皇因一个梦动用了整个帝国陪葬皇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话说秦始皇一日案牍劳神之后恍惚睡去,竟梦到了女娲娘娘。在梦中女娲娘娘对秦始皇说:“为表彰你一统天下的功绩,可以帮助你实现一个愿望。”秦始皇比他统一六国还要高兴几分,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对女娲娘娘说:“我是开国始皇帝,我希望大秦帝国能够历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