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节 沙丘之变――篡诏夺嫡埋下灭亡之根

第一节 沙丘之变――篡诏夺嫡埋下灭亡之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81 更新时间:2024/1/16 13:40:23

第一节沙丘之变――篡诏夺嫡埋下灭亡之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谈及秦亡于二世,史家多以具有仁爱之心的扶苏未能继承帝位为憾。如果扶苏能够继承帝位,那么扶苏就会对秦始皇的暴政作出修正,虽然秦王朝也会发生政治动荡,但凭扶苏的朝野威望及其政策的调整,秦王朝极有可能渡过几十年的动荡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规律的淘汰,那些被灭国的王公贵族的复国情绪都会自然消解,秦王朝的统治将日益巩固,即便是出现些许动荡,帝国大厦也不会轰然倾覆,秦王朝统治延续三世五世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善良美好的理想假设,这个假设不是没有道理,然而,历史是由不得假设的,扶苏两次被发送到北方守边,就已经决定了秦王朝倾覆的命运不可逆转。沙丘之变固然有种种变数,比如,如果这次巡游胡亥没有跟随秦始皇而留在咸阳;如果蒙毅赶在秦始皇死亡之前回到秦始皇身边;如果秦始皇颁发的让扶苏继位的诏书,在秦始皇咽气之前发出;还有,如果李斯坚决不同意赵高的夺嫡阴谋,等等,只要有一条成为现实,赵高篡改诏书的阴谋就不可能得逞。但这些都只能是假设,而历史就是这样诡谲(jué)无情,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的一个大胆冒险而又十分缜密的夺嫡计划,竟然断送了声威赫赫的大秦帝国。

>

>如前所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秦始皇巡行出游到会稽山,沿海北上,到达琅邪山,然后从琅邪北上到达成山,辗转来到芝罘。在芝罘,秦始皇射杀一条大鱼,这才取道临淄西归。然而,车队到达平原津的时候,秦始皇患了重病。这时,一贯怕死、忌讳说死的秦始皇终于明白,他也是肉身凡胎,死亡已在眼前。于是,他让中车府令赵高写诏书给公子扶苏,让他赶回咸阳,参加葬礼。然而,这封书信还没有发出,秦始皇就撒手西去了。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正式确立太子,贸然发布皇帝去世的消息,会引起天下动荡,所以就保守秘密,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一辆既能保温又能通风凉爽的车子中,让百官还像往常一样奏事及进献饮食。

>

>秦始皇的车驾昼夜兼程向咸阳进发,行进途中,赵高趁机发动和实施废嫡立幼的阴谋。根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和李斯最初都没有夺嫡立幼的想法,只有赵高担心扶苏即位后蒙氏一族得势于己不利,又因为自己是胡亥的老师,胡亥即位自己必然大富大贵,所以,就扣留了秦始皇赐给扶苏的诏书,继而怂恿公子胡亥说:“皇帝去世了,可并没有留下诏书封诸子为王,只是赐给长子扶苏一封诏书。扶苏到咸阳以后,就登位做皇帝,而你却连尺寸的封地也没有,这怎么办呢?”这时的胡亥还比较理性,并不像后来那样昏聩,他说:“本来就如此,我听说过,圣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圣明的父亲最了解儿子。父亲临终时既然未下命令分封诸子,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意思是说父亲认为自己不行,父亲不封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赵高却说:“事情并非如此。如今天下的大权,无论谁的生死存亡,都在你、我和李斯手里掌握着啊!希望你好好考虑考虑。更何况驾驭群臣和向人称臣,统治别人和被人统治,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胡亥说:“废除兄长而立弟弟,这是不义;不服从父亲的诏命而惧怕死亡,这是不孝;自己才能浅薄,依靠别人的帮助而勉强登基,这是无能;这三件事都是大逆不道的,天下人也不服从,我自身遭受祸殃,国家也会灭亡。”听听,这时的胡亥,还是很明白一些为臣为人子的道理的。

>

>然而,赵高要利用胡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也找出一大堆理由,引经据典地说:“我听说过商汤、周武杀死他们的君主,天下人都称赞他们的行为符合道义,不能算是不忠。卫君杀死他的父亲,而卫国人民称颂他的功德,孔子记载了这件事,不能算是不孝。更何况办大事不能拘于小节,行大德也用不着再三谦让,乡间的习俗各有所宜,百官的工作方式也各不一样。所以顾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后必生祸害;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将来一定要后悔。果断而大胆地去做,连鬼神都要回避,将来一定会成功。希望你按我说的去做。”赵高这番似乎很有道理的话,终于打动了胡亥。然而胡亥也明白,父亲尸骨未寒,自己就背叛父亲,很不道德,而且,废长立幼这件事,如果过不了丞相李斯这一关,也是做不到的。但是,赵高却不这么想,他一再提醒,实际上是催迫胡亥速速作出决定。赵高说:“时光啊时光,短暂得来不及谋划!我就像携带干粮赶着快马赶路一样,唯恐耽误了时机!”而且,他自告奋勇前去做丞相李斯的思想工作。

>

>那么,赵高是用什么办法说服李斯的呢?他用的是“威逼利诱”!赵高见到李斯,并没有拐弯抹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就说你我两人决定着谁当皇帝的问题。他说:“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诏书未送,皇帝去世,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你看这事该怎么办?”李斯虽然是一个“无特操”的人,但对秦始皇却是忠心耿耿的,所以一听赵高的话,大为吃惊,认为赵高的话是亡国的言论,作为一个臣子,是不应该说这样的话的。可是,赵高拿准了李斯的命脉。他说:“你自己估计一下,和蒙恬相比,谁有本事?谁的功劳更高?谁更谋略深远而不失误?天下百姓更拥戴谁?与长子扶苏的关系谁更好?”李斯估算了一下,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如蒙括。赵高说:“我本来就是一个宦官的奴仆,进入秦宫管事20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被秦王罢免的丞相功臣有封爵而又传给下一代的,结果都是以被杀告终。皇帝有20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刚毅而且勇武,信任人而又善于激励士人,他即位之后一定会用蒙恬担任丞相,很显然,你最终也是不能怀揣通侯之印退职还乡了。我受皇帝之命教育胡亥,让他学法律已经有好几年了,还没见过他有什么错误。他慈悲仁爱,诚实厚道,轻视钱财,尊重士人,心里聪明但不善言辞,竭尽礼节,尊重贤士,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没人能赶得上他,可以立为继承人。你是不是认真考虑一下再决定。”

>

>赵高的这番话点中了李斯的“软肋”,最会为自己打算的李斯当然在心里把利害得失权衡了好多遍。如果扶苏继位,蒙恬得势,自然没自己的好日子过,可废嫡立幼的事毕竟是改天换地的大事,一旦败露,自己那就得付出覆宗灭族死无葬身之地的代价。两害相较取其轻,在形势还不太明朗的时候,李斯表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他说:“你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我李斯只执行皇帝的遗诏,自己的命运听从上天的安排,有什么可考虑决定的呢?”赵高听了不以为然,暗示说:“有些事,看起来平安却可能是危险的,看起来危险又可能是平安的。在安危面前不早做决定,又怎么能算是圣明的人呢?”李斯当然不认同赵高的说法,他认为秦始皇对他恩重如山,自己不能做不忠不义之事。他说:“我李斯本是上蔡街巷里的平民百姓,承蒙皇帝提拔,让我担任丞相,封为通侯,子孙都得到尊贵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所以皇帝才把国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给了我,我又怎么能辜负了他的重托呢?忠臣不因怕死而苟且从事,孝子不因过分操劳而损害健康,做臣子的各守各的职分而已。请您不要再说了,不要让我李斯也跟着犯罪。”对于李斯的这番话,赵高并不急于反驳,而是顺时而变,因势利导,要李斯认清形势,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他说:“我听说圣人并不循规蹈矩,而是适应变化,顺从潮流,看到苗头就能预知根本,看到动向就能预知归宿。而事物本来就是如此,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呢?现如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赵高能猜出他的心志。更何况从外部来制服内部就是逆乱,从下面来制服上面就是反叛。所以秋霜一降花草随之凋落,冰消雪化就万物更生,这是自然界必然的结果。您怎么连这些都没看到呢?”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墙头草”雍齿简介,刘邦非但不杀他反而还被封了侯(张良之计)

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

用屿组词_屿组词大全(5-200个)

标签: 沙丘

更多文章

  • 吕不韦是嬴政的父亲吗?敢掌控秦始皇的男人竟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是他

    吕不韦是嬴政的父亲吗?在历史上对于秦始皇嬴政的出身一直都是一个谜,很多人都在猜测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和华阳夫人的孩子。都知道华阳夫人之所以能够当上太后都是因为嬴政的父亲,而嬴政能够成为秦国帝王则是因为吕不韦在暗中协助。那么吕不韦为何帮助嬴政登上皇位呢?吕不韦是谁?秦始皇的父亲子楚自小就被他的父王送到了

  • 章邯怎么死的?章邯为什么要自杀呢?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原因

    章邯怎么死的?章邯为什么要自杀呢?原因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章邯怎么死的?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章邯为什么要死,却很少人了解,作为秦国最后一名大将,章邯先被项羽招降,后又差点被韩信全灭,章邯的死可谓是以死谢罪了,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你介绍下章邯吧。章邯怎么死的历史上的章邯是秦国最后一个拿得

  • 秦始皇之母子楚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的人

    子楚夫人(姓薛,名称薛姬,秦始皇的生母)在秦朝具有重要的地位。她的身世经历,是历朝历代后妃宫闱历史的创始者。秦昭王四十二年(前265)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柱的儿,14岁的异人被送到赵国做人质。赵国都城邯郸当时是一座繁华的大城市。酒楼、妓馆,富商大楼和达官贵人,风流公子和市井无赖进进出出。在这些风

  • 子婴亡国:大秦帝国仅仅活了15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帝国

    子婴亡国:大秦帝国仅仅活了15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子婴设计杀死赵高,夷灭了赵高三族,除掉了乱秦、亡秦的元凶。按照常理,秦帝国此时完成了最高权力的正确交接,秦国的政坛开始走向稳定,帝国的命运应当得到扭转了。但是,山东六国如火如茶的反秦战争已经使秦帝国彻底丧失了重整山河的良机,历史没有再给大

  • 评价秦始皇:妄议秦始皇的千秋大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始皇

    评价秦始皇:妄议秦始皇的千秋大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人类社会,正常人都是有梦想的。星爷教导我们说: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普通人的梦想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境界低的就是衣食无忧、大富大贵之类;境界高的就是“为中华之崛起”、“实现共产主义”。那么,中国古代的皇帝们,比如秦始皇,他们

  • 秦宣太后是谁?为什么说宣太后才是兵马俑的主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后

    秦宣太后是谁?为什么说宣太后才是兵马俑的主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74年2月,一群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博物馆被挖掘出来。至今,兵马俑已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

  • 指鹿为马的故事,赵高的炫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的故事,赵高的炫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指鹿为马的故事可能很多人从小就知道了,也有很多人知道为什么赵高要指鹿为马,指鹿为马的故事原因很简单,就是赵高向秦二世和群臣炫耀自己的权力和霸道。历史上,指鹿为马的故事通常被用来指睁眼说瞎话。赵高,可谓是众所周知,他最为别人鄙夷的是他的指鹿为马的

  • 商圣鼻祖吕不韦:以商谋权开创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开创者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

  • 吕不韦到底厉害在哪里?吕不韦上位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到底厉害在哪里?吕不韦上位秘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不韦到底厉害在哪里?吕不韦上位秘诀所谓无商不奸,但凡能做大生意,成为巨商的,无一不是心思活泛,聪明过人之辈。甚至有些大商人,可以说是人精中的人精。大商人必备的,肯定是长远的目光,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分析能力。这样的能力,能让他们看准时机

  • 王莽篡权后与秦始皇大不同:儒生待遇真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莽

    王莽篡权后与秦始皇大不同:儒生待遇真不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汉末年,借助于皇太后王政君的庇护,外戚王家的势力越来越大,几乎到了威胁皇权的地步。曾经,王氏家族有五人于同一天被封候,其权势之熏天,由此可见一斑。到了王政君的侄子王莽掌权后,王家的权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为了为自己篡汉做准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