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秦二世而亡的悲剧:扶苏才是罪魁祸首?

揭秘秦二世而亡的悲剧:扶苏才是罪魁祸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1/17 21:34:45

揭秘秦二世而亡的悲剧:扶苏才是罪魁祸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后世一直有个说法,如果扶苏不死,说不定国家真的会千秋万代,但是二世而亡的悲剧,难道不同样也怪扶苏嘛?

秦始皇长子(?―前210),嬴姓,赵氏,名扶苏。{也就说赢扶苏也叫赵扶苏和赵国王族一个祖先,赢是周天子赐的}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而嬴政也的确是把扶苏当作子的继承人来培养的,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心怀仁慈,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秦王雄才大略,自然不希望自己的长子过于妇人之仁,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而扶苏也确实没让秦王失望,在名将蒙恬的指点下,扶苏的军事才能逐渐显现。他经常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不过我估计也有蒙恬军的将领们不想和他争功的原因},因此在蒙恬军中逐渐有了威信。估计这也是秦王让扶苏去军队的原因,在秦国军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有军功,小兵也能当君侯{比如秦国的白起},扶苏有了军功,在军队里的威信也就树立了,而且他也有了一支支持他的精锐――蒙恬军{从这就能看出秦王对扶苏有多大期望了把}。

扶苏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陈涉世家》里就有提过“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乃公子扶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当时不过一个服徭役的人,他说假借扶苏的名义能得到更多人支持这也说明扶苏在百姓心中的确是受爱戴的{不过我没查到扶苏给百姓做过什么好事不清楚他没爱戴的原因,难道抵御匈奴也算?}。他对六国士子.遗民的主见是安抚,化解与秦国直接的仇恨,以此来收服他们的心,就算他们有的人还不会真正臣服秦国但也没办法掀起什么浪来,由此可见扶苏也是很有政治远见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接到一封赐死的诏书然后自杀了?!“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於阳周。”《史记》。扶苏傻么?不傻,而且很聪明,但这封明显有问题的诏书他不听蒙恬的话去复请而直接自杀了,这是为什么?太史公没有给我们详细描写{估计他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只能靠猜测。

秦王和扶苏的关系一直扑朔迷离因为他们的政见完全相反,特别是秦王“焚书坑儒”扶苏数次直谏后把扶苏赶到蒙恬军做监军,难道真的只是生气?其中原因我没找到,但还是知道秦王是不会因为这中事情杀自己的儿子的,而且还是扶苏到蒙恬军几年后才下诏。至于说扶苏到蒙恬军后没什么建树,反而损兵折将更是屁话,有蒙恬带着想不立功都难。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嬴政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时不幸病逝。秦始皇临终以前,曾为玺书召令扶苏至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由此可见,秦王嬴政心中的太子一直是扶苏,尽管他一直没立太子,没立王后,尽管他很喜欢小儿子胡亥,但秦王还是知道把王位交给谁好的。

关于扶苏的死有个人必须要提,那就是李斯。李斯与扶苏一直有矛盾,二十六年,丞相绾提出仿周制分封子弟,嬴政和扶苏是赞同的,当时是廷尉的李斯以周朝的没落反驳,当时秦王想想觉得李斯说的不错。从那时候起扶苏对李斯没什么好映像,李斯的人品也确实不怎么样,后来在李斯的推动下,嬴政“焚书坑儒”,扶苏对李斯的映像更恶劣,这也是赵高能说动李斯立假诏书的原因。赵高说的不错,如果扶苏上位,那他一辈子也没机会了,如果胡亥上位,他就有从龙之功,从此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李斯是个势利的人,他知道怎么选。于是扶苏自杀,蒙恬没害死…虽然扶苏知道自己要想称帝很简单,以他在军队和民间的威望只要他振臂一呼“清君侧”皇位觉对是他的,或许扶苏真的是太善良了,怕战火一起,刚太平几年的百姓又要遭殃,或许是扶苏不想手足相残。不管怎么样扶苏还是死了,尽管他的死有太多的疑点。扶苏的离去断绝了秦王朝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就这样结束在战火硝烟中。

如果扶苏知道胡亥比他父亲还暴政,断送了几辈人的心血,他还会自杀逃避么?

如果扶苏选择挥军咸阳,陈胜还会起义么,刘邦还有机会和项羽争霸么?

推荐阅读:

大发雷霆的意思|成语大全

柔和的近义词

准确的反义词是什么?准确的近义词是什么?

标签: 才是

更多文章

  • 秦朝与古罗马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罗马

    秦朝与古罗马谁更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与古罗马谁更强公元4世纪欧洲军队使用的投石机,从中可以看出早期罗马投石机的一些痕迹。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群是“车千乘、骑万匹、带甲百余万”的真实秦军的缩影。兵马俑的发现也为历史学界、军事界揭示

  • 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在哪里?爆发地点是现今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在哪里?爆发地点是现今哪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吴广起义地点说起陈胜吴广起义,大家可能都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也叫大泽乡起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那么陈胜吴广起义的地

  • 秦朝统一天下的“四大强大军团”最后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

    秦朝统一天下的“四大强大军团”最后归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央军主要有四大主力,其中关中军团以旧秦国军队为基础,是帝国军队真正的精英(也有学者认为正卒专指这只军队)。另外三支军队根据其特点,姑且分别命名为长城军团,骊山军团,岭南军团。这几只军团(尤其是关中军团)的命运决定着帝国的命运。一、岭

  • 陈胜的历史影响与评价――敢为天下倡义的反暴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敢为

    陈胜的历史影响与评价――敢为天下倡义的反暴英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传略】陈胜(?~208),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传见《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和《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藉传》。陈胜出身雇农,少怀壮志,常有鸿鹄之思。秦末赋役繁重,刑政苛暴。秦二世元年(前209

  • 赵高为什么要灭秦?历史上的赵高真实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形象

    赵高为什么要灭秦?历史上的赵高真实形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的赵高赵高,可谓是秦朝不长的历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人,他算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赵高像他生于隐宫——秦朝专门用来收容刑满释放的犯人的场所。秦始皇不知怎么听说他勤奋的名头,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专门管理帝王的车架,并教导始皇的次子公子胡

  • 秦朝楚汉之争的性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

    秦朝楚汉之争的性质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楚汉之争的性质是什么?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秦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逐步转化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项羽,登上了西汉统一王朝的皇帝宝座。秦始皇自命“

  • 揭秘:秦始皇陵的九大未解之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到底是什么

    揭秘:秦始皇陵的九大未解之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

  • 刘邦是怎样利用项伯说服项羽不在攻打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

    刘邦是怎样利用项伯说服项羽不在攻打他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邦很得意地进入了咸阳城,以关中王自居。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有些留恋起来,准备就此住下,享受享受。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刘邦将军队撤

  • 范增是项羽的干爹,得之可安天下,为何被扫地出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

    范增是项羽的干爹,得之可安天下,为何被扫地出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核心提示:要说范增,是个很厉害的角色,连司马迁都说:范增,虽然70岁了,平时在家,好奇计。而且,此人见识不凡,很有谋略。不求回报项羽是由项梁养大,范增与项梁关系极好。因此,项羽叫范增“亚父”,亚父是指仅次于自己的父亲,有养育

  • 鸿门宴上项伯为什么帮刘邦?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

    鸿门宴上项伯为什么帮刘邦?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伯为什么帮刘邦鸿门宴素来便成为了不怀好意的代名词,然而当时的刘邦却能有惊无险地平安赴宴,最终在天罗地网中成功解围逃脱将此宴会作为一个转折点,至此反败为胜,与项伯私自暗助刘邦是脱不了关系的。项伯夜访剧照那么项伯作为项羽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