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二章 汉文帝前二年 公元前178年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二章 汉文帝前二年 公元前178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77 更新时间:2024/1/13 15:15:22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文帝承前>第二章汉文帝前二年公元前178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二章汉文帝前二年公元前178年”/>

>第三节基本国策

>

>文帝即位不久,就定下了两大国策,都很值得称赞。

>

>第一个是废除连坐。

>

>连坐制度的推广是变法的一大杰作,是建立在“编户齐民”制度基础之上的一种刑罚方式。具体的做法就是将所有治下的民众都分成组,具体的单位有“伍”“里”之类的,也就不详细讨论了。在统一编制内的平民们一旦一个人有罪,很有可能会连累整个组的成员一起被罚。有关具体的法令细节不多说,这个法律最霸道的一点是,你很有可能被你的邻居连累而导致杀头,这可比后来的“诛九族”要狠。毕竟九族之内都还是亲戚,而邻居就真难说是什么关系了。

>

>我曾经想过一个笑话:在之前真的要注意好邻里关系,万一闹崩了,你的邻居只要去随便杀个人然后逃跑异乡,就能害的你一家人都被连坐,而那个杀人的邻居要是运气好能逃过追捕等到哪天皇帝高兴了来个大赦,反而能够继续过正常人的日子,毕竟杀个不相干的人不在不能赦免的范围内。(其实汉代整个不能赦免的范围非常小,也就只有谋反或者杀父母之类的大罪,比后世“十恶不赦”的范围要小的多。)

>

>文帝不但废除了邻里间的连坐制度,连亲戚间的连坐也都减缓了不少。电视剧里有时候会出现“诛九族”这种刑罚方式,这个方式在汉代并不存在,汉代所谓的“族”仅仅是“诛三族”而已,牵连的比九族要小的多。三族的范围是指“父母妻儿及同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犯了要“族”的大罪,只会连累他的父母、妻子、儿女及亲生的兄弟姐妹,像叔叔姨姨侄女侄子舅舅外甥之类的不会被罪及。

>

>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诛三族”也还是比较残酷的,但在古代来说已经非常不错,比很多王朝的“诛九族”要好的多,何况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永乐大帝所做下的灭绝人性的“诛十族”。

>

>第二个是轻徭薄赋,重农抑商。

>

>在“薄赋”方面,文帝把汉初定下的“十五税一”的政策改为了“三十税一”。

>

>这个税有多轻,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着名的大儒、主张“仁政”的老师提过“什一而税”是王者之政,可见令他不满的战国时期其一般税率是远远高于十分之一的,汉初的“十五税一”本已是减轻了民众的负担,而要恢复国力的文帝定下“三十税一”的税率绝对是旷古未有。

>

>其实文帝做的可能还不止如此,有的史料中,比如荀悦的《前汉纪》中说,文帝时期曾经有过“百一之税”,甚至还进行了十一年的田税全免。抛开这个史料的真实性不去讨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文帝绝对是我国历史上正式废除农业税之前,绝无仅有的一例。

>

>在“轻徭”方面,文帝主张“偃武兴文”,将成年男子的徭役从每年一次减为了三年一次。

>

>“轻徭薄赋”是个大家很容易理解的“好词”,“重农抑商”估计就有很多争议了。

>

>在文帝初年,国家最缺的就是粮食,连年的战争让田地荒芜,如何尽快的恢复生产至关重要,重农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商业的发达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经济的保障,为什么要抑制他们呢?

>

>抑商,用现在的话说,我觉得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贫富差距,增加社会公平。

>

>战国和秦末的乱世造就了一大批发战争财的暴发户,《汉书》的《货殖传》中记载了很多这样的人,这些人在商人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却仍然享有不凡的待遇,因为他们真的是钱太多了,太有能力左右一些事情了。是一代暴君,但他对待当时的大商人也礼遇有加(比如着名的资源商人巴寡妇清)。

>

>到了汉代,有的商人是靠资源发财,掌握了重要的资源,比如蜀中卓氏(司马相如的老婆卓文君家)就是靠铸铁发家;也有靠投机倒把发财的,比如曲宣的任氏,秦国刚刚灭亡的时候,大家都抢金银,而他们唯独藏粮食,到了楚汉时期刘邦和项王在敖仓一代僵持,人民因为战争不能耕种,当时的米价暴涨,而任氏在这个时候以天价卖粮,一夜暴富。

>

>这些商人给社会带来了不安,文帝对他们进行打压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劫富济贫”。

>

>汉代的户籍制度就像现在的户口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一样,区分成市籍(商人)和非市籍。要做商人就得把自己变成市籍,拥有市籍的人在汉代的地位非常低,不但赋税不同,而且经常会遇上各种征兵,其中“七科谪”(就是突发战争时临时征兵的七种对象,都是有一些有罪或者地位低的人)就包括市籍,甚至连三代以内有市籍的人(就是爸爸或者爷爷有市籍)都包含在里头。

>

>在汉代,几乎所有的罪行和赋税还有入伍的任务都是可以用钱来赎的,汉代区分市籍之后又对市籍进行更高的税赋,就是逼这些人把钱拿出来给国家,以此买个清静。

>

>“抑商”就是汉初一个增加社会公平的措施。

>

>当然,文帝的基本国策里也有受后世批评的,比如他把铸币权下放这件事。

>

>国家的铸币权向公众开放,这是在当今社会无法想象的,他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发行货币。当然这里头有一定的区别,现在的纸币只是货币符号,而汉代的金属货币是有自己实际价值的,滥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的危害没有现在这么厉害。

>

>当时的铸币以铜和锡混合,比例规定很严格,但由于每个人都可以自己铸币,所以这质量就无法保障了,很多人在里头混杂了便宜的铅和铁,以此来获利。虽然汉朝的法令严酷,发现有人在铸币中做手脚之后的惩罚非常重,但铸币中间的巨额利润还是让投机取巧的人屡禁不绝。

>

>后面我们要重点讲的大人物贾谊就认为货币是国家的“重器”,一定要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不能下放,如果不统一管理的话一定会造成市场的混乱。

>

>对于现代人来说,统一铸币是一条很容易理解的合理建议,只两千年前即使如文帝一般的贤君也不能理解贾谊的苦心,最后没有采纳统一收回铸币权的建议。

>

>当然,文帝不接受贾谊的建议可能也有私心,当时除了中央以外的两大铜币铸造地的掌管者,一个是吴王刘濞,另外一个是文帝的男宠邓通。这两个人一个是文帝不敢动的人,一个是文帝不想动的人。

>

>刘濞后面再说,这里先讲讲邓通。

>

>汉朝皇帝有喜欢男宠的传统早不是什么秘密了,即使恭俭如文帝也不能戒掉这个毛病。

>

>一代明君文帝不会给他喜欢的邓通很大的权力让他来干扰朝政,但却毫不吝惜送他钱。文帝时期宫廷的用度是历代最为节俭的,甚至宠妃都不穿带花的衣服,但文帝却把当时铸铜币的权力给了邓通,让他想有多少钱就有多少钱,可谓是恩宠有加。

>

>《水浒传》中西门庆想勾搭潘金莲向王婆问计,王婆说自古男人只要具备五个条件,勾搭女子没有不成功的,这五个条件分别是“潘驴邓小闲”。

>

>“潘驴邓小闲”中的“邓”是指“邓通的富”,就是说要像邓通一样有钱。而这个后世被捧为有钱人代表的邓通就是汉文帝的这个男宠。

>

>顺便带一句其他四个条件:潘安的貌(要长的帅),驴大的货(不解释),呵护(要细心体贴),有闲功夫(耗得起时间)。

>

>五者齐备,攻无不克,这是不是比现在流行的“高帅富”要更加全面?

>

>一笑。

>

>还有一个有关邓通的传说,就是汉初着名的看相老太婆许负曾经给邓通看过相,说他会穷死。文帝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就把铜山赏给了邓通,让他随便铸钱。结果天命难违,文帝驾崩之后,非常痛恨邓通的景帝把他所有钱都给抄了,最后还是让他穷死。

>

>命中注定神马的,最给力了。

>

>大家注意这个老太婆许负,后面的故事中还会多次出现她,而且她每次相面都巨准无比,是一个汉初的一朵奇葩。

推荐阅读:

因地制宜的意思及近义词|成语大全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走马观花的意思_成语“走马观花”是什么意思?走马观花的反义词?走马观花的近义词

标签: 第二章

更多文章

  • 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东西两大帝国“第一次亲密接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帝国

    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东西两大帝国“第一次亲密接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作为东西方的两大文明古国且经济文化大国——中华帝国(东汉)与罗马帝国,有着各自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明。罗马在汉代被称为“大秦”,意即泰西(极西)之国,又称“海西国”。那么,这两个大国是何时开始进行接触的呢?其中经历着曲折的道

  • 汉成帝宠后赵飞燕的身世:赵飞燕是谁的私生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后赵

    在中国历史的美女排行榜上,赵飞燕是有名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王昭君、赵飞燕、杨玉环)。可能是赵飞燕口碑不佳的原故,不知从何时开始,亦不知是何人所为,将谜一样的赵飞燕改成了同样像谜一样的貂婵,这实在有点冤枉。有句成语叫“环肥燕瘦”。“环”,是指唐玄宗

  • 关于张良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故事

    关于张良的故事张良,字子房,是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东南一带)人。据说他相貌俊秀,学识丰富,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大家都知道张良为汉朝打天下的事,但张良一生当中最富传奇的却是他与黄石老人之间的一段故事。黄石老人考验张良年少时,有一天下着大雪,他独自漫步来到下邳的沂水桥,在那儿,坐着一个奇怪的老人。这老人

  • 汉高后吕雉为什么要杀韩信 解析吕后杀死韩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

    如果碰到感情困难,你们便类似两个断了线的风筝,各自飞得不知所终,虽然双鱼一直想要依赖,但是柔顺的性格使得形势比你强。刘邦就是汉高祖,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想要统一南北。一千年前地球这个世界,准确点来说叫地球村,各种高科技产品,基本上没有到不了的地方,而那时人们都在探索外太空,因为地球已经容不下这么多

  • 秦汉服饰文化特色 秦汉服饰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汉

    秦汉服饰文化特色秦汉服饰什么样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汉时期的服装面料比时期更为丰富,同时深衣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逐步确立,服饰上的官阶等级区分也更为严格。秦汉的服饰面料仍重锦绣。西汉的男女服装都沿袭深衣的形式,不论单、棉,大都是上衣与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的,上下

  • 刘红夫与馆陶长公主 馆陶公主的丈夫是谁有孩子吗 馆陶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馆陶

    刘红夫与馆陶长公主馆陶公主的丈夫是谁有孩子吗馆陶公主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馆陶公主叫刘嫖,她是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的唯一女儿,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同时也是汉武帝的姑母兼岳母。馆陶是个地名,刘嫖的封邑在馆陶县,因此叫她馆陶公主,前177年也就是汉文帝三年,刘嫖嫁给世袭堂邑侯陈午为妻,故《

  • 王莽复古改制遭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莽

    王莽复古改制遭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通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到公元8年,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国号叫新,都城仍在长安。从汉高祖称帝开始的西汉王朝,统治了210年,到这时候就结束了。王莽做了皇帝,打着复古改制的幌子,下令变法。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王田,奴婢”政策。这项政策是王莽改制中

  • 汉成帝刘骜简介 汉成帝刘骜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的人

    汉成帝刘骜简介汉成帝刘骜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凤凰锦缎软塌上半卧着雍容华贵的皇太后,一旁的两个宫女在为她扇风,下面一个宫女跪在那里为她槌脚。新中国第一位真正的国母今日惊闻王光美逝世,感到心情特别沉重.她的音容笑貌不停的跳跃在我的脑海之中.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听说过国家主席刘少奇

  • 汉成帝时的贵族公卿――淳于长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公卿

    汉成帝时的贵族公卿――淳于长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综观西汉的宫廷政治,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几乎贯穿始终。他们轮流把持或影响着西汉的政权,有时甚至成为主宰的力量。西汉初年,“外戚干政”已经开始了,吕后专政及诸吕专权就是其中的例子。后来景帝时的窦婴,武帝时的、,昭帝时的霍光,均是因为身为外戚而位

  • 第三节 政治之下的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三节

    第三节政治之下的悲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刘盈加冠。加冠是成年礼仪,意思说年龄到了二十,可以结婚了;说得更深一点,就是成年了,一切都该自己做主了;说得再深一点,就是长成大丈夫了,整个国家都应该听他的。可是刘盈虽然已经二十岁了,但什么事都由吕雉包办,他只会终日饮酒淫